温馨提示:优师教研不主张给孩子用手机,所有的文章都是给大人看的,里面的歌曲请学会了唱给孩子听,视频不要用手机播给孩子看,大人看手机请避开孩子。故事的意义是讲给大人的,给孩子只能讲故事,不可以说意义。
接上篇:
看这一篇结尾,讲到如何爱上一个人的秘密:
—笔记都烧脑了,原文烧成啥样了?反正我花了整整十二个小时-《自由的哲学》“思想”
《自由的哲学》
第一部分:自由的科学
第四章:作为感知的世界
当人看到一棵树,便产生了关于树的概念,当树不存在的时候,树的概念依然存在。
以同样的方式,人还产生了其他的概念,所有的概念连成了一个概念的地图。
当我们在自然界里听到了一个沙沙的声音,然后我们就循着声源去找沙沙的声音来自于哪儿的?然后发现声音来自于一只小鸟。
这个过程就是,结果的概念唤起了原因的概念。
也如上例所表明的,观察激发了思想,而思想向我们指明了道路。
人的意识是一个舞台,在上面概念和观察彼此相遇并且相互结合。
当人思考,人将思想指向观察,因此就具有了关于物件的意识,当人将思想指向自身,就有了关于自身的意识。
人在思想的恩泽下活着,思想是一个元素,它引导人超越了自己,并与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也使人与客观世界分离开,作为一个主体。
现在来看看,在意识中除了思想之外的其他东西。
当人只在观察,而没有开始思想时,(假设有这个时刻),世界向这个生命展示了色,声,力,温暖,味道,气味,愉悦或者不愉悦。这些都是没有思想参与的部分。
是感知,听到了沙沙声和看到了那只鸟。
是思考在这两者之间画出了线索,将其联系到一起。
人在感知的最初是相信。相信事物就如他感知的一样。
对于距离没有经验的孩子,会伸手去抓月亮,抓不到,他才会修正自己的感知。
电线杆是一样高的,但我们的感知感觉到,靠近我们的电线杆高,而距离我们远的电线杆矮。
空气中有一些振动,如果我们拥有人的正常耳朵,就会把这些振动感知为声音,如果没有这样的耳朵,整个世界对我们而言就处于静默之中。
我们感知到什么,第一依赖于我们观察的地点,第二依赖于我们有机组织的品质。
由于这两种依赖,不断修正自己的感知是必然的。
如果我们去除掉一切,仅仅是我的感知的东西,比方说我们去除掉一张桌子的形态外延,颜色等等,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东西留下来。
是不是除了我的感知,我无从知道任何物件呢?
这不对,因为我感知的不仅仅是其他事物,而是感知自身,相对于不断产生和消失的感知图像,我是一个持存者。
我先感知到一棵树,然后我对于自我的感知添加上去。
此时我不仅仅看到一棵树,我还知道,我是那个看到树的人,我还认识到,当我观察这棵树时,在我的内在有某些东西发生了。
当这棵树从我的视野中消失的时候,一幅关于树的图像仍然停留在我的意识中,这幅图像是与我的自我联系在一起的,我的自我已经被丰富了,它吸收了一个新的元素,我将这个元素称为我对这棵树的表象。
关于感知有一些观点,
有人认为感知到的不是物件而是表象,
有人认为感知到的不是物件,而是我自己心的变化,
贝克莱认为感知到的不是物件,而是上帝。
康德认为感知到的是我的主观印象。
比起小孩认为感知到的就是真的,这些学者们认为,人对物体的感知,受限于自己的身体。
现代物理学认为,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距离。而孩子们却以为他触摸到的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桌子。
就拿视觉器官来举例,一些波刺激了眼睛,眼睛把它感知为它能感知的,其实它已经修改了原有的波,之后眼睛把它传给了大脑,大脑又把它传给了心,但它们的工作都跟原来的波不是一回事儿,都给转码了。这一系列的转码最后有一个结果,心感受到眼睛看到了红色。
一把乐器小号出现在你的面前,传输给你的眼睛,耳朵想法,各种各样的信息,各种各样的感受,心把这些信息合成一个乐器小号的表象。
以上推论看上去无懈可击。
当我们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认为桌子是客观的,当我们变成一个学者,发现了自己感官的主观性,就认为大脑是主观的,心是主观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桌子也是个主观印象。
可是这个推论却漏掉了一个关键点,是我的心把各种感知到的表象编织在一起,表象自己却不能相互作用。
还有另外一个关键点,桌子通过感知被我认识到。
同样我的器官活动,神经过程和心的活动也是通过感知被我认识到的。
眼睛的确有它独特的构造,大脑与神经也有它独特的工作过程,但不能因此否认我对颜色的感知,否认感知这个功能。
此推论还有另一个可击破之处。
人认识外部世界(比如说桌子)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感知。然而认识内部世界是通过感受的方式感知。人从认识外部世界转向认识内部世界,产生了一次大的跳跃和形式上的断裂。
这个推论的矛盾之处在于,既然你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全是主观的,不可信的,那你对内部世界的感知也是主观的,不可信的,那你怎么就能宣布一种关于内部世界的理论?
再说的清楚一点,之前你认为桌子是客观的,现在认为有机体有种性能,使它把接触到的转化成主观的。那就是说你现在认为有机体是客观喽!这跟之前有什么区别?岂不是50步笑100步?如果桌子是非客观的,那有机体,怎么可能不是非客观的?
如你所见,上述推论是不成立的,那么“感知“这种功能就是客观的。
叔本华说,人并不认识太阳和大地,而是始终只能认识看到太阳的眼睛,只能认识触摸大地的手。
这句话的荒谬之处在于眼睛和手,跟太阳和大地,同样都是被人感知到的东西。
如果说人不认识太阳和大地,那也得说人不认识自己的眼睛和手。
所以这些推论都是伪命题。
在感知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感知被感知到之前,它自己本身的样子是什么?这些不能被混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违规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优师教研艺术手工
优师教研育儿疑难剖析
受用多年的优师教研课程–实践者语录之一
自然教育,我们与德国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
长按下方动图二维码关注优师教研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文末下方蓝色的““可以进入耘妮个人博客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