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教研互助会7月12日成人记录
读书会内容《地球上的天堂》户外游戏一章
偶剧表演《三只小猪》
对偶剧的反馈
阿峰妈: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好。故事人有创意地使用了蜗牛卷,把它立起来,围成一圈,当小猪的房子,还能够用蜗牛卷做开门、关门的动作。如果能够用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房子,可能会更好。现在都是用毛线织出的蜗牛卷当做房子。
么么妈:讲故事就比不讲故事更好。故事人用手表示大灰狼的做法很好,给孩子留出了想象的空间。如果故事人手更稳一些就更好了。手的抖动要少、故事人的心神要稳定。比如,讲到小猪盖房子时,可以慢慢地、稳稳地,拿着小猪,让它走两步,表现出小猪盖房子的意思就可以了。有时候,可以静止不动。比如,讲到,“从此,小猪过着快乐的生活。”这时,手可以不动。动来动去会破坏想象和画面感。用毛线织道具已经很好了,不用追求道具的材质与故事一致。
大宝妈:我觉得故事的结尾说,大灰狼被烧焦了,比较残忍。这有点像“喜洋洋与灰太狼”里的烧小羊。这可能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我想改编故事的结尾,不要伤害大灰狼。
么么妈:悲剧是有力量的。比如小红帽的故事里,大灰狼代表了恶的力量。有的人们为了保护孩子,修改了结局。但是,这样一来,故事还剩下什么?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来决定是否讲代表恶力量的故事。在混龄的情况下,有大孩子在也有小孩子在场,故事会被大孩子缓冲,而不成为唤醒。小孩子接收的是经过大孩子缓冲的内容。
阿峰妈:成人修改故事,可能是因为成人恐惧死亡。其实可以自然看待死亡。
么么妈:九岁之前的孩子处于梦幻状态。“死”对于他们只是描述一种状态。有的孩子会反复提到“死了,死了”,好像很有意思。九岁以后才明白,死了是死了。如果家里有人去世,孩子可能会比较清醒。有的孩子可以接受,逝者变成星星的说法。
小强妈:我家养的金鱼死了,孩子就扔到垃圾桶。我有点想埋葬金鱼。
阿峰妈:我也想埋死去的金鱼。
么么妈:我们要帮助孩子以后与死亡更好的相处。过去传统的做法可能是宠物死了就扔了。我有个朋友住的院子里,有人每天杀鸡,孩子在上学路上就会看见。时间长了可能比较麻木了。我们要保留死亡打动心灵的东西。可以埋葬死去的宠物,但是要考虑自己能否做到有头有尾。比如我们幼儿园的小兔子死了,孩子们对它的感情很深,我告诉孩子们小兔子去医院了。要保护孩子、保留力量,到以后孩子遇见死亡事件时,帮助孩子理解死亡。有的幼儿园不当着孩子的面打苍蝇,因为这很唤醒孩子的死亡意识。要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去保护孩子。
分享和讨论户外活动后半章
小强妈:
在户外玩耍的时候,小强姐姐会数发现了几种生物。比如,有时她会说:“第一种,蚂蚁;第二种,蝴蝶……”。最后会说,“发现了六种动物”。有时见到花朵,孩子会摘花玩。书上提到了“滚滚乐”时间,我想试试在草地、沙子上打滚玩。有一次,小强用矿泉水瓶装着水玩。我们坐在大理石台子上,水瓶倒了,小强姐姐把水抹在大理石上。小强看见了,就故意往大理石台子上浇水。我们三个开始用手沾水,在大理石上印手印。手印很快就风干了。后来小强就倒很多水上去。我觉得小强玩游戏不能够玩很长时间。书上提到沙盘游戏,我不知道是什么?
大宝妈:我带大宝做过一次沙盘。就是让孩子在沙盘里摆放一些人偶、动物、植物、建筑等,孩子会讲故事。从孩子的沙盘游戏中能观察到孩子的状态。比如,大宝把一些人偶和动物用沙子遮盖起来了。咨询师表示,孩子可能有一些不表达的东西。
么么妈:咨询师也会讲个故事,帮助孩子调整状态。
小强妈:哦,我知道了。有时候小强听到声音时,会问,“这是什么声音?”。大人回答以后,小强说,“不对,不对。”大人会感到很累。我家的野餐比较简单。有时去爬山,会准备火腿等食物。小强现在喜爱烧烤。有一次,邻居七八个人在烤羊肉串。小强站着看,还问,“那是什么?”。后来邻居邀请小强,他就真的坐下来,吃起了肉串、大虾。到八点多,要回家睡觉了,叔叔说,“下次再来啊。”。结果有一天小强发现楼下又烧烤了!小强说,“冒烟了!”。于是我俩带着啤酒去,参加烧烤。现在小强爸会给孩子烤土豆片、肉串。小强会玩酱油等调料。小强经常要求烧烤。他吃的不多,很喜欢烧烤的过程。我家的户外活动花样很少。我家也没有吊床。我想试试户外露营。书上提到,冬天在户外多穿衣服。小强冬天会说,“妈妈,我勇敢,不怕冷,不用穿羽绒服。”。只有天气很冷他才穿羽绒服,没刮风他就不穿。
么么妈:小孩是不知道冷热的,他们的生命体还不成熟。小孩也没有预见性,屋子里不冷,孩子就不能预见外面冷。等到上小学,孩子会知道冷热。小小孩主要是模仿。如果别人坚持穿羽绒服,孩子会学别人,也穿。
阿峰妈:书里提到的户外环境太美好了,我感觉难以实现。我家孩子常在小区的大沙坑玩。有一次,阿峰的“宝石”丢了。我说,可以找找看。想象着可能是小精灵拿走了宝石,可能在灌木丛里呢。可是灌木丛太扎人了,阿峰进不去,他就说,“下次再来吧”。我感到孩子的想象受到了现实的限制。我们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时,有一处有台阶延伸到水里。阿峰很喜欢脱光了,爬在被水淹没的台阶,在水里玩。别的孩子看见了,也会脱光了在水里玩。我们有时带着帐篷去露营。但是没有打滚玩过,没有想到这个玩法。我们一般是,先架帐篷,然后吃点东西,接着玩水,再散散步,然后休息一会儿,就回家了。我想发展新的活动内容。可能我家的预先计划性太强了,孩子的自由空间比较少。我发现,去小树林玩的时候,虽然只带了小铲子等简单的工具,孩子自己会去发现可以玩什么,而不是由大人主导。以往大人主导的太多。像羽毛球、飞盘这样的玩具,在家里或家门口也能玩。
么么妈:流星花园三区北门的小树林,是一个比较自然的环境,没有过多的人工修饰痕迹。么么更喜欢滑滑梯、玩滑板车。到了小树林,么么不知道能玩什么。我自己小时候去海边,也不知道要玩什么。在海边,我爸爸走得很快,也不等我。我感觉去海边没有什么可玩的,就是走路,走不动了,还得一直走。这就是大人不引导孩子,不为孩子创造的情况。带孩子去自然的环境,孩子会有所发现的。有时么么说,“我不去小树林”。我就说,“我们大人都去”。么么就说,“那好吧”。孩子会有很多的异议,表示不同意,但是孩子不会坚持。在户外,大人要有计划。比如,有一次,傍晚散步时,孩子们在土地上玩得很开心,但是他们已经在同一个地方玩了一上午。我就带领孩子们向前走。结果,孩子们又发现了更多与自然有关的东西。有毛毛草、绿松果、夕阳……小树林会根据自然而产生变化,有时工人除草之后,树林也有变化。下雨后,小树林也会变了样子。每次去小树林,你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有一天,不知为什么,小树林的地上落着很多蝴蝶,多到用手就能捉到蝴蝶。弯弯的小路上落满了蝴蝶,太美了!有一次,孩子们挖洞,挖出了蟾蜍。蟾蜍在前面跳,孩子们在后面跟着爬。么么小时候,会掐花草。人掐花草涉及到一种道德感、道德价值,就是人可以利用植物,植物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没有用处,却掐花草,就不道德了。我会要求孩子不进苗圃、不踩、不踢苗,就跟不踢人一样。可以采野花,不随意掐花草。
阿峰妈:孩子不可以对着人扔泥巴块,可以对着树扔。但是,这样会伤害植物吗?
么么妈:男孩都喜爱瞄准、击中目标。即使只是扔土块,他们也爱瞄准,会做出“瞄”的动作。土块不会伤害大树。阿峰特别喜欢大人讲“小时候妈妈离开我”的故事。通过这种故事,阿峰能够修复自己小时候曾经离开妈妈的经历。在《倾听孩子》一书里,讲到了户外的倾听游戏。举的例子是,在户外,玩秋千的时候,大人扮演弱者。孩子在荡秋千,大人狼狈又害怕地喊:“哎呦,踢到我了!”但不能让孩子真的打和踢。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有力量。能够修复孩子平时总是感觉弱小的情况。最近在户外的小操场,孩子们有了新游戏。孩子还是要去真实的生活,有一天一个孩子看到别的人拿着知了居然问别人:“从哪买的?”可见她的生活充斥着购买。
小强妈:小强不要拿知了,他怕小虫子。可能是受姐姐怕虫子的影响。
么么妈:么么拿着小虫子吓唬小强玩。这样不好,不可以这么做。
有时大孩子抢小孩子手里的瓶盖,不可以让他这样做。小孩子打大孩子的脸,也不可以。
阿峰妈:阿峰有时会说,“打妈妈、踢妈妈是让妈妈开心的事。”
么么妈:阿峰会使用的心理学词汇多,与他的年龄不相称。这时候要拉着他的手,去做动手的工作。我们这些成人,从传统教育觉醒了,批判传统教育,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当孩子回老家的时候,其他的长辈、亲戚带孩子时,可能会用传统的方法。比如,告诉孩子,“你不能喊,再喊,警察就来抓你!”或者告诉孩子,“你不能哭,再哭,老虎就来吃你!”这时候,我们就得再做一些工作。告诉孩子,没有老虎来,警察不抓你。我们最好陪着孩子回老家,以保护他们免受传统教育里某些不当方式的伤害。
小强妈:小强姥爷会说,“不听话,就打屁股。”小强就学会了捂着屁股跑。
么么妈:传统方法里不好的地方包括,用恐惧控制孩子、看不到孩子在工作,可能打扰孩子的工作、逗弄孩子玩,比如让小孩给大人拿拖鞋,为此高度赞扬孩子,使孩子过度注意成人的反应等等。
小强妈:在参加优师教研座谈会后,小强爸开始向别人推荐华德福教育。他让表妹给她的孩子转园。小强爸说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对华德福教育很狂热。有的人甚至全家为了孩子转换生活方式,住在乡村,很少进城。
么么妈、阿峰妈:华德福在中国发展太快了。
小强妈:苏珊的讲座爆满。天气不好,还换了地点,竟然有一千多人参加。内容已经是全新的,与以前不同。
大宝妈:我也想给孩子上华德福小学,但是我对有的小学周边的居住环境不满意。
小强妈:一至八年级的主班老师要教很多科目,不好带。家长选小学比较难。
阿峰妈:有经验的老师很好。年轻老师也很有热情。
么么妈:传统学校的好老师所做的与华德福教育的家长的想法相反。如果上传统学校,可以选传统意义上“不太好”的老师。
小强妈:小强姥姥评价幼儿园时,会考虑双语教学、教知识。如果上华德福小学,我想选熟悉的老师主班。小强姐姐上了传统学校,现在小学二年级。孩子的状态是老师说一不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她发愁写作业、爱上舞蹈课。让她转到新教育学校,老师早已给她“洗脑”了,她拒绝转学。
么么妈:传统学校培养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在于孩子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写作业。但孩子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并不是传统学校的缺点,7至14岁的孩子需要有权威人物,老师就是说一不二的。对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就是神。他们崇拜老师。孩子是从模仿学习到权威学习,再到转移到外部世界,向所有人类学习。但9岁又会不同,9岁是一个小青春期,孩子反感世界、反感一切,开始独立。
大宝妈:我有个疑问。野花也是花,也要保护野花吗?
么么妈:要看孩子的状态。如果采花是有用处的就可以,如果是漫无目的,就不行。
么么妈:在户外活动也要有规则。园里新来了小朋友,入园的第一周,孩子们在户外玩医院游戏。新来的孩子很想加入游戏。老师让新来的孩子当护士,给其他孩子打针。其他孩子不接受。老师说,“我们医院就是护士打针。”孩子们说,“不行。”老师说,“那你们去别的医院吧。”后来孩子们就同意让新来的孩子给打针了,还排着队打针,玩得很好。
大宝妈:我觉得自己不会引导孩子加入游戏。有一次,么么和大宝在我家玩小房子的游戏,她俩不让二宝进入小房子。二宝特别想进去。我就说,“二宝是送快递的”。刚说完,我就感到这招没有用。果然,么么和大宝说,“好的”。二宝走过去,她俩马上说,“二宝把东西放下就走吧!”结果二宝还是没能进入小房子。最后二宝放弃了,自己玩去了。
么么妈:帮助孩子融入群体时,让他以服务的角色融入比检查或命令式的更好。比如不到两岁的二宝,可以扮演小狗的角色。制定的规则要针对所有人,规则要公平。如果不能大家一起玩某个东西,就谁都不能玩。
小强妈:小强和姐姐玩的时候,小强会破坏姐姐搭建的场景,姐姐就哭。小强妈会引导姐姐玩其他游戏。小强姥姥、姥爷会把两个孩子分开,或者让大孩子让着小孩子。
么么妈:也要引导小强做出一些让步,可以带领小强修整被破坏的姐姐的作品,作为弥补。要帮助小强找到恰当的方式加入姐姐的游戏。取得主导游戏的孩子的同意后,才可以加入游戏。
结束前,每个人的三句话总结:
么么妈:上周我想生豆芽,滋养自己。结果没成功,豆芽臭了。今天的收获是我更了解到场的妈妈们了。我今天练习了倾听,发现大概有50%的信息没听到。下周可以有2-3天请小朋友来我家串门。
阿峰妈:上周我参加了很多活动,体会自己的感受、需求。今天我发现讨论跑题了,在想,要不要把话题拉回来?今天收获了协调两个孩子游戏的技巧,制定的规则要适用于所有孩子。下周要实践如何体会自己的感受。
小强妈:上周入睡前,孩子要求很多。会用去半小时的时间,入睡困难。今天收获了调整两个孩子一起游戏的规则。我也发现讨论跑题了,没管。下周要调整睡觉的节奏。现在我对故事、手工偶戏感兴趣。
么么妈:可以做手工,陪伴孩子入睡。当大人安定下来,孩子就能安然入睡。对孩子睡前提出的各种要求,要制定规则。比如,只能喝一次水。
大宝妈:自从上次听了读书会的小蜗牛的故事,感到与我的经历很相像。到今天,才发现这个故事对我发生了疗愈作用。转变了我对故事的态度。今天锻炼了倾听。下周想让家里更整洁。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优师教研幼儿之家
地址:北京昌平回龙观
电话18610206462
微信号:18610206462
Qq号:2078245659
点击右上角的小人标志,可以查看历史消息
回复“故事”可了解华德福故事
回复“父母”可了解育儿知识
回复:“书”可了解华德福书籍
回复:“理念”可了解华德福教育理念
回复:“原创”可了解教师原创
回复:“座谈”可了解座谈提纲
回复:“简章”可了解招生情况
回复:“活动”可了解正在进行的活动
活动详情也可见耘妮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unniboke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幼儿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