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妈妈的观点我大部分都同意,只是关于潜能开发的那一点,我想,孩子的潜能,犹如鸟的翅膀,教育者的工作,不是带着铲子去往煤矿,而是喂那鸟以食物,并打开一道又一道笼子的门。
作者:2月14阳阳妈
做全职妈妈以来,一直非常有空。由于最近在上海华德福之家上体验班,得到消息,很幸运地参加了周三晚上在二医大的澳大利亚华德福教师的讲座。现整理一些笔记,和大家分享和交流。
首先要声明,在此之前,我对于华德福教育并没有很多研究,只是偶然看到有体验班,出于一种开放的、学习的心态,带着孩子前去体验和观摩。
另外,我整体的笔记并没有得到讲课方的授权和确认,并且经过了我个人的提炼,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确保完全准确地表达了原意,提醒大家注意。
教师背景介绍
是澳大利亚一所华德福学校的老师,心理学背景,现主攻心理治疗。当年她为给两个经常生病的孩子找学校的事情发愁,接触到华德福以后,她才明白什么是华德福,就是刚开始是想把孩子放进来,结果把自己也搭进来了,先是三年培训和兼职,然后又干一年,又干一年,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实践。(个人认为华德福教育之所以被誉为是最好的教育,是因为它最接近教育的本质——自我教育。不管是国内外,很多把孩子送到华德福的母亲,最终会成为华德福的志愿者或者是教师,这种现象在其他任何一所学校是看不到,值得我们深思。华德福教育的本质就是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自我教育,所以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那么生活中没有找到激情的母亲充满激情地投身到自己着迷的教育事业中,是不足为奇的)
一、华德福的理论内核
华德福教育把人体分为四个层次,一个健康的、完整的人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物质体-矿物质组成
2.以太体-水组成
3.星芒体—空气组成
4.自我体-火焰组成(激情)
第一个层次是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加上第二个层次组成我们的生命体,加上第三个层次组成我们的生命活动和各种感观能力,最后一个层次使我们区别于动物。
个人体会:不同于物质和精神两种简单的分类,这样的分类很有哲学意义。可以看到很多人格不健全的人,他们的自我体并没有发展得很好,虽然他们也能运动,能思考和感觉。
华德福教育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特点,把人类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0-7岁:主要是发展WILL(意志)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模仿,在这个阶段应着重让他们DOING(做事情),而不能给他们有太多的思考和情感训练。
7-14岁:主要是发展FEELING(情感),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想象,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情感传递知识,激发他们的想象,而不是着眼于具体的知识。
14-21:主要发展THINKING(思考),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是直觉,这个阶段是学习知识、吸收和消化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见解的重要阶段
华德福教育认为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去发展,就会造成上述四个层次的四体发展不平衡。例如,如果在第一个学习阶段不让孩子多动手,而是去多动脑,就会造成身体发展与大脑的发展不匹配;如果在第一阶段孩子自己的意志没有发展好(在中国经常会是服从家长的意志和老师的意志,个人看法),孩子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控制学习的意志(所以会有那么多学习障碍的孩子,因为他们还没有意志准备去学习);如果在第二个阶段大量向孩子灌输知识和思考,会造成他们情感发展不平衡;如果前两个阶段没有发展好,第三个阶段恐怕也容易落空了(这是个人意见)。总之,四体发展不平衡的后果,有的会在短期内体现,有的会在成年后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才体现出来。例如,童年时期进食太多,会影响将来一些疾病,童年时候承受太大的灌输知识的压力,成年后加重了心脏病的发病率。
三、问题解答
1.华德福与蒙台梭利的区别
相同点在于都很重视孩子的意志和情感,不同点在于游戏的方式。蒙氏更注重游戏的组织性和秩序性。
2.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时,经常中途放弃,该如何鼓励他继续
重要的是去做,而不是做成功。举例,收玩具,通过大人收玩具的行动鼓励他们模仿我们的行为,但是只要他们在做收玩具这件事情,收一件就算成功,而不是一定要全部归位正确。
3.两个孩子发生争抢,如何解决(这个爸爸有两个孩子,呵呵,羡慕哪)
在这个阶段不要用语言要求他,他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可以用其他的东西转换注意力
4.反对知识灌输,但是怎么解决潜能开发这个矛盾呢?
举例,进食。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吃,吃超过他们需要的。但是后果会怎样呢?华德福教育主张在各个恰当的阶段,给孩子提供适当的东西,不多也不少,以确保孩子能够很好地吸收和消化。这就是华德福学校的孩子回家后,父母问你今天学了什么?孩子会回答,什么也没有学啊,因为他全部吸收和消化掉了。(个人感觉这个即兴的比喻和例子非常精辟)
我们当然可以教给孩子更多,但是同样对身体无益,它会硬化我们身体的某些部分,这些结果可能会在三十年后反映出来,例如,心脏病。
在发展想象力的阶段(7-14岁),学硬化的知识,不利于身体的自然呼吸。(天哪,我们是在0-6岁就开始学习知识了呢,将来不知道身体会硬化到什么程度了)
家长在给孩子教育的时候,要想:是希望孩子聪明,还是希望孩子健康?做个健康的学习者。
举自己为例,曾有过13年不愉快的学习经历,生下来两个不停生病的孩子,医生也没法提供解决方案,所以只有把孩子送到华德福来,第一个孩子直到第三个阶段才完全发展好,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
5. 我们说3岁让孩子自主,那么是早一点好,还是晚一点好?
现在让孩子自主意识发展得早了,牙齿脱落也早了(从之前的6-7岁变成了4-5岁),说明发展自主意识的力量和控制脱牙的力量,是同一股力量。
不要鼓励孩子过早思考,直到他们能独立思考。
6.那我们让孩子想得多(个人意见,开发智力),但是也给他们更多的活动,是否就可以平衡?
这就象过早唤醒一朵沉睡的花,一旦花儿开放,你不可能让它收回去,只能让它慢慢开启,否则会很快枯萎。
我们知道人的12种感觉(太快了,没记住),是要循序渐进的发展,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如果提前发展高级感觉,会影响低级感觉的发展。(有道理的,很多太聪明的孩子身体不好,或者运动和协调性差,因为他们小时候更多的时间是在桌子前度过,而不是在游戏和生活中长大)
7.0-3岁毕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总得学点什么呀?
可以学,但是不可以什么都教。可以学习语言、诗歌和讲述性的东西。例如,可以学习外语,因为0-7岁的模仿能力最强,但要注意要通过模仿人声,而不是从机器中学习,另外,不要给概念和思考,仅仅是模仿。
8.应该看电视吗?
不应该让孩子看电视,第一,孩子坐在那里,缺少运动,第二,看电视是静止的,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第三,看完电视后,身体需要弥补失去的这一小时的运动,否则就不平衡。第四,不能通过看电视来让孩子学习语言和说话,这样对语言发展不利。
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6岁孩子看三组节目,嘴唇和发音错位的,可是孩子们竟然发觉不出来。而孩子早期学习语言,是通过模仿嘴唇的动作来发音的,看电视就会影响他们这种读唇语的能力。
9.让孩子读书识字有什么不好吗?
让孩子过早阅读,会激发他们的思考,例如,睡前如果读一个兴奋的故事,孩子就会很难入睡。
如果孩子自发要求阅读,可以采取不禁止,不鼓励的方式,而不是买更多的书来迎合他的需求(这个和蒙氏的敏感期的概念相对噢,个人更加倾向于在孩子的识字敏感期来临时迎合她的阅读需求,呵呵,感觉事半功倍啊。)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正是这句话,开始吸引我关注华德福。应该说,直到现在,我仍是主张合理的潜能开发的。
很多家长常常将早期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智力开发,把智力开发摆在首位。在择业和求学等压力下,“越早学越好”,孩子越早学会阅读、写作、算术及使用电脑,对日后的发展越有帮助。
另一些家长,即使不认同这种观点,迫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压力,也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早早识字、数数、念英文。
在准备要教育孩子时,我也曾经为这个问题困惑过。刚开始,我想当然地认为智力开发是早期教育的首要任务,0-6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啊,孩子有无限的潜能可以开发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慢慢地,随着对各种幼儿教育理论的深入了解,我的观念转变了,但我同样很苦恼,这毕竟是在上海,其他的家长都给孩子学得多,不教她点东西将来太吃亏了。一转眼她就已经三岁了,到底教不教?真是头痛欲裂。
我开始更广泛地读书,我深入到早教中心、蒙台梭利幼儿园、上海华德福教育之家去参观体验。从一个教育界的旁观者和一个母亲的角度,我发现对于早期教育的理解,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 灌输知识的层面
受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人对于早期教育的认识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强调及早学习知识,致力于提高孩子识字数数、背唐诗和儿歌的数量。这似乎是一个“常识”:孩子刚生下来就象一张白纸一样,等待我们去涂抹,越早学习知识,就越有可能赢在起跑线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也就能最快到达终点——考进名牌大学。这种认识,不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小孩看作是成人的缩影,是学习机器,大人能学、能做的事情,小孩子一样做得来。这种认识,也无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的社会,早就不是注重知识量、注重智商的社会,而是注重能力、注重情商的社会。
二、 培养能力的层面
幸运的是,随着近百年来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和传播,尊重幼儿的独特个性和发展特点,培养幼儿的能力,替代了灌输知识,成为幼教专业人士的共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孩子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比单纯地灌输知识来得重要。
三、 心灵教育的层面
其实心灵教育最接近于教育的本质,因而成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心灵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等东西方的先哲们就是采用对话、启发、暗示、点拨等方式施行心灵教育,激发学生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教育绝不是灌输,而是人的自我教育,是发现人、唤醒人、激励人、发展人、完善人,是灵与智的融合,是心智合一。通俗来说,只有使孩子产生渴望学习的想法,才有可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所成就。只有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才能获得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孟母、岳母、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母亲,她们都是伟大的女性,也是领先她们那个时代的真正的教育家。她们注重孩子的心灵教育,塑造孩子的崇高人格和品行,所以能培养出杰出的后代。卢梭、杜威、皮亚杰、蒙台梭利、尼尔等近现代教育改革家也认为,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和尊重,激发藏于人类心中的理想和智慧,保护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励他们自我学习的意愿,是孩子一生幸福和成功的源泉。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全球推广华德福教育,认为它是一种“适宜性”的教育。华德福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独立性格、有道德观念而且是快乐的人类。它是很多人理想中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在我看来,其创始人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自成一体的“人智学”教育,其实是一种心灵教育。有意思的是,华德福学校几十年前就开始推行的灵智体系,终于得到了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发展的证实。
华德福教育的成功,恰恰是右脑教育的成功。
左脑是语言脑、学术脑,逻辑和思考脑;右脑是想象脑、创造脑、直觉和情感脑。长久以来,人们主要使用负责语言的左脑,不了解右脑的能力,只能以成人的能力(左脑的能力)来衡量儿童的能力。用来测定智能的智商(IQ),主要就是衡量左脑主管的语言和逻辑的能力。
以左脑功能判定人的能力,限制了人类能力的发展。颇为讽刺的是,对于被传统学校教育(典型的左脑教育)判为“低能儿”的爱迪生、爱因斯坦、毕加索、达尔文等人,人们却用“天才”来解释他们的成就。其实这些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的“天才人物”,往往是拥有强大右脑能力的人。
右脑能力和左脑能力不在一个层面上,它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能力,是超能力。对于右脑潜能的认识和开发,将是人类潜能开发的巨大革命。
人在刚出生时,右脑处于优势的地位,刚出生的孩子似乎具有百分之百的潜能。可是在左脑式的教育和培养下,那百分之百的潜能不断受到限制。特别是进入学校、坐在桌子前学习书本知识以后,潜能巨大的右脑被利用的机会日趋减小,左脑取代右脑成为主宰。最终只有不超过3%的脑潜能得以应用。
左脑式的教育,把儿童的学习能力作为中心,注重语言和数学逻辑等智能的运用,抑制了右脑的感觉和情感智能;右脑式的教育法,则是通过心灵教育,爱的教育,激活右脑的沉默区域,开发右脑潜能,使儿童呈现完全不同的生长和发育态势。
在我看来,不管是华德福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所推行的适性发展教育,还是日本早期教育专家七田真、中国零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等人所推崇的“天才教育”,都是右脑教育的成功。
他们既是在顺其自然(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又在有意无意间进行了右脑潜能开发。他们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竟然又殊途同归。一个在童年期右脑潜能开发较好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入学后当然要比普通孩子学得轻松容易,学业表现更佳。即使是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如果能够通过音乐、韵律、运动、感觉、想象等多种方式使用右脑进行学习,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也会显著强于传统的左脑学习。
七田学校提倡心灵式幼儿教育法。 “七田式”就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孩子施行平衡式的作用,把孩子天生具有的无限潜能开发出来,同时更进一步地培育孩子的体谅他人和同情心,使孩子们得到平衡式成长的教育。在七田学校,运用冥想、呼吸、想象训练、睡眠暗示法、ESP(心灵感应、透视力、预见力和触知力)游戏等,提高孩子的想象力,采用“右脑记忆游戏法”,提高孩子的右脑记忆力。
零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总结出中国式早期教育的六大成功要领:1.正确的亲子关系;2.良好的环境影响;3.丰富的生活情趣;4.群体的快乐游戏;5.高大的楷模影响;6.愉快的学习活动。这六大要领中,学习是放在最后面的。而且他强调,教学活动必须是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