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赋能高质量发展,幼儿园高品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这次大会的主题“新形势下民办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论坛”,我觉得当下这个会办的特别必要,这个主题中表达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新形势,另一个是高质量。新形势表达的是当下民办幼儿园所处的环境背景,高质量是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路径。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曾经的学前教育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新的时代下,作为民办的力量,我们都应该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这几年我们民办幼儿园陆续经历了几个大的挑战,当下最大的挑战就是出生人口的下降,这几乎让幼儿园之间的竞争走向了白热化。2020年到2022年近三年出生人口的数量分别是,2020年-1200万,2021年-1062万,2022年-956万,这三年的出生人口总和是3218万。当这三年的孩子都入园的时候,也就是在2026年,在园孩子的数量是3218万。而2021年在园孩子的数量是4800万,相比较下降了1600万,下降了1/3。这个数字表达了未来三年,幼儿园间竞争激烈的程度,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招生的压力和淘汰的压力是巨大的。
在这种形势下,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拼的是质量,是差异化,是师资和做家长工作的能力。对于我们民办幼儿园来讲,品质+市场能力才是未来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出路。
说到此,这和东方之星的定位有关,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东方之星。东方之星做幼儿园的课程和服务,已经有28年了,我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一下这么多年来东方之星做课程和服务的理念。
第一个关键词是专注,不求多,但求精,用前瞻的理念,追求把每一个课程做成精品。我们对前瞻的定义是,东方之星的课程不仅要能够反映出当下国内学前教育的水平,而且还要能够反映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二个关键词是价值,对幼儿园,对孩子,做有价值的课程和服务,用解决方案的逻辑思考幼儿园的使用需求,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落实课程的目标。
第三个关键词是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革新,不断的创新课程模式,创新服务模式,与时俱进。
这三个关键词就是东方之星28年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价值追求。也就是说东方之星的定位不是一家超市,不是应有尽有,而是这么多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幼儿园高品质教育内容的解决方案。
说到解决方案,我觉得这个词现在已经被泛化了,大家都在说做解决方案,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课程本身上。东方之星对解决方案的理解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而作为课程的解决方案,它应该是围绕着幼儿园使用课程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出发点的课程和服务的总和,是以课程为基础,是课程功能的延伸,而不仅仅是课程本身,还应该包括了围绕着课程的相关服务。
比如课程的教育目标怎样有保障的落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技能的提高、以及如何获得家长的认可与口碑建设的那些相关市场工作。课程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整合幼儿园使用课程所要解决的那些各种问题而形成的一个解决问题的集合,东方之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赋能幼儿园的高品质发展。
当下,东方之星正在运营的解决方案有5个,分别是幼儿园前瞻性教育内容解决方案,幼儿园特色教育解决方案,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解决方案,幼儿园课后服务解决方案以及数字化课程解决方案。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一一详细分享,重点讲一下幼儿园特色教育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两个形态。第一个形态是围绕着幼儿园的教学特色,普惠以后,幼儿园同质化发展严重,同一个区域,收费差不多,课程内容也差不多,缺乏特色,缺乏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用系统的思维游戏课程作为载体,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为方向,帮助幼儿园进行教学特色的建设,增强品牌竞争力。
另外一个形态是课后服务解决方案,我发现很多幼儿园现在对这个板块比较关注,所以我重点说一下课后服务解决方案,它重点针对的问题。
1. 2021年双减之后,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各省基本上已落实,幼儿园的课后服务如何更高质量的解决5点—6点的问题。
2. 改变传统的兴趣班模式。传统的兴趣班概念已经被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很强的商业色彩。而国家所倡导的课后服务更应该有服务的理念,从家庭的需要出发,从孩子的综合发展出发。
3. 传统兴趣班的方式,往往是幼儿园开设很多个兴趣班,十几个甚至更多。但其实每一种参与的孩子数量都非常少,由此也可以看出幼儿园对课后的管理是比较薄弱的。
针对这些问题,东方之星的课后服务解决方案是一种幼儿园课后服务的新模式。我们叫做“幼儿园4+1课后服务解决方案”,它包括了3个组成部分,第一个是特色课程,第二个是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第三个是围绕着教师进行的教研培训。针对每一部分,方案都有要达到的目标效果。
首先是特色课程的部分,之所以叫4+1,是因为幼儿园每周有5天,4天我们侧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另外一天侧重于孩子兴趣爱好的养成,从这两个方面对孩子要实现的综合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幼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每个课程之间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不像兴趣班那样目标零散而孤立。
“4+1”课程体系的意义在于帮助幼儿园改变传统的模式,形成课内课后相结合系统化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内容。
第二部分是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指导与支持,要实现的目标效果是帮助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做到日常化,贯穿幼儿园整个学期,获得家长的认可,赢得好口碑。获得家长认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工作过程,我们主张家长工作要日常化,围绕着幼儿园的时间轴,学期初、学期过程以及学期末有侧重点的做好家长关心的工作。
学期初,要侧重于指导教师完成对家长的课程宣传以及怎样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后服务当中来。
学期过程中,指导教师完成对家长教学活动的沟通工作,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日常的教学活动反馈,另外一个是阶段的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围绕着这些工作,我们都有相应的内容和工具的支持。
学期末,我们要指导教师完成对家长的教学效果展示以及汇报工作。包括对家长的教学展示,各种特色的亲子活动,期末汇报册,亲子微视频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方案,以及配套的工具。
第三部分是对教师进行的教研培训,要实现的目标效果是帮助幼儿园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家长工作的能力。我们的教研形式是比较多样化的,通过一园一群、一园一案,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在两个维度上开展教研工作,一个是围绕着课程的实施,围绕着教师在学习初、学期过程和学期末,怎样把课程高质量的落地;另一个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围绕着教师成长也有很多活动来支撑,比如园际间的观摩和交流学习,打造示范园,专题研究,直播大讲堂,评估大赛等等。
以上阐释的“4+1”课后服务解决方案,它带给幼儿园的综合价值是帮助幼儿园实现创收,提高经济效果,提升运营能力。
同时,我们的4+1课后服务解决方案强调的是因园而异,是定制的理念,不是刻板的落实,是根据幼儿园的需求,收费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的安排课程内容和相关的服务。幼儿园可以完整使用4+1的课程内容,也可以在其中选择某一个课程内容。
东方之星的每个解决方案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是针对幼儿园不同的需要,但都是在这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时间关系不能一一给大家分享。总之,东方之星希望在擅长的方向上,也就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上,帮助幼儿园在教学特色的建设、招生、师资成长、家长工作与口碑建设等方面赋能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
感谢大家,我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