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王春燕: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核心观点
儿童立场是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基本立场。“立场”的本意是站立的场地、设定的基点、存在的境域,引申为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儿童立场,是指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待教育问题的立场。即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体验儿童内心世界,满足儿童兴趣和成长需求,引导儿童并达到发展儿童的目的。儿童立场是基于儿童的立场。力图从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真正想儿童之所想,为儿童之所为,最大化地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立场也是引领儿童发展的立场,即要引导儿童,并且达到发展儿童的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坚守儿童立场的起点是尊重儿童,但不能盲从儿童;坚守儿童立场的关键是理解儿童,尤其要理解儿童的文化;坚守儿童立场,根本上是要发展儿童,秉承儿童优先的原则。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是课程的主体,儿童立场成为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基本立场。那么,儿童立场的内涵是什么?儿童立场与成人立场是二元对立的吗?如何更好地理解儿童立场?如何更好地把儿童立场的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幼儿园课程变革中“儿童立场”的误区
非此即彼:儿童立场与成人立场的二元对立。在儿童立场的问题上,有些人把成人立场和儿童立场曲解为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这会导致在教育实践当中,教师一味地追随和迎合儿童的兴趣,缺乏专业的价值判断,缺乏指向儿童发展可能性的价值导向,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由放任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者明明是老师经过长时间的观察,预设出来符合现阶段孩子学习需求的活动,但老师不敢这么说,会故意编造出一些孩子没有说过的话作为引子和转折点,以此来佐证这个活动是由孩子引发和主导的,认为教师发起和主导就是不尊重儿童。
二、儿童立场的基本内涵
儿童立场,是指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待教育问题的立场,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站在儿童的角度,体验儿童内心的世界,满足儿童的兴趣和成长需求,同时又要引导儿童,并且达到发展儿童的目的。儿童立场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要基于儿童,强调从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发现问题,最大化地满足儿童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引领儿童和发展儿童。儿童立场既不是完全无原则地盲从儿童,也不是完全悬置成人的角色,而是走向基于儿童和为了儿童的整合。
三、落实“儿童立场”的实践路径
(一)坚守儿童立场的起点:尊重儿童,但不能盲从儿童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坚守儿童立场的起点所在,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尊重儿童的话语权,尊重儿童的兴趣、需求,这些是引导儿童主动学习的内在潜力和驱动力。但是这不是说要盲从儿童,对儿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儿童有人格尊严,有话语权,有兴趣,自主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完美无缺的;儿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自动发展。教育者创设环境、给予支持,才可以把儿童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如果教师听之任之,放任自流,那就是对儿童最大的不尊重。
(二)坚守儿童立场的关键:理解儿童,尤其要理解儿童的文化
理解儿童,意味着要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尤其是和成人不同的一些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这是孩子独特生命体所具有的内在发展逻辑。理解儿童,还要理解每一个具体鲜活的儿童,尤其要理解儿童之间不同的个性、需求、兴趣、经验和不同的个体的发展背景,通过规划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发儿童和情境互动,最终促进儿童个性化的学习,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儿童最大限度的发展。理解儿童,最核心的是要理解儿童的文化,能够破译儿童文化圈的一些特殊的语码,去发现儿童世界的秘密。
(三)坚守儿童立场的根本:发展儿童,但要秉承儿童优先的原则
坚守儿童立场,就是要把儿童的价值、儿童的利益、儿童的福祉放在第一位,把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作为教育根本的内涵。许多研究表明,离开了成人的正确理解、引导和支持,儿童的良好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坚守儿童立场,教师不能仅仅迎合儿童当下的即时性需要,而是要在尊重儿童、体悟儿童的前提下,把引领儿童、发展儿童作为重要的任务。基于儿童,同时又促进儿童的发展。当然,并不能单纯为了发展而违背儿童的意志,这就需要秉承“儿童优先”原则。
注:本文来源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公众号”,转载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