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新的儿童观、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师观等,不断被宣传、 被接受并逐渐成为主流意识,一点一滴地渗透在幼教课程实践中。
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忘初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的理解是,不忘初心是要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们幼教课程改革中时时刻刻都要思考、要回答的问题。过去的改革历程中是这样,今后,我想,仍然会是这样。因此,需要我们回顾、 总结、反思、展望。
从分科走向综合
从分科教学走向综合课程,应该说不仅仅是一种 教育内容组织形式的变化,它的背后是一系列观念的 改变。这些观念反映在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中。
但《规程》中的新思想新观念从接受到落实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尽管《规程》的观念与综合课程改革的思想是有相通之处的,但实际的改革过程中,由于一开始大家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有一个外显的形式 上的抓手),所以,忽视幼儿认识的逻辑及其在学习过 程中的主体性的问题渐渐凸显出来。
集中表现为:
1.综合活动中教师中心现象仍然突出。从设计到实施基本 是依照“教师认为的儿童兴趣和儿童认知方式”来进行的,教师并没有真正把了解幼儿的有关已有经验、关注活动中儿童的反应和问题作为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2.综合活动中“拼盘”现象严重而且普遍存 在。围绕一个“主题”,要把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顾及到, 因此,强调了每一个具体活动与主题的关系,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前一个活动与后一个活动之间的联系,对幼儿的认知来说,各个活动之间往往是“跳跃”的,而不是自然流畅的。
3.幼儿在活动中仍然比较被动,被动地被教师设计活动时的逻辑牵着走。认识到这些问题后,开始探讨如何改变幼儿在课程中的地位。
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如何真正改变幼儿在课程中被动学习的局面?从实践的角度看,当时有几条线索在共同探讨和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1.创设活动区,将游戏纳入课程
应该说,游戏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游戏的最主要的特征,即游戏是自愿的,是事实上的自由”。([荷]胡伊青加,1998)虽然幼儿教育中一直强调游戏,但游戏往往又被忽视,原因之一是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发展功能。“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观点的提出、对不同游戏的学习与发展功能的探讨、活动区创设的利用研究以及国际上一些有关课程模式的引进(如认知主义的课程),改变了传统上把游戏与学习、游戏与课程割裂的看法。将游戏纳入课程,进而改变幼儿在课程中被动学习的局面,是一种重要途径。
2.增加课程的弹性与生成性,提倡师生共建课程
无论是综合课程还是广域课程,都在计划性上增 加了灵活性。而灵活性来源于对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研究”的过程,可以说明教师们如何从发现“集体教学中幼儿主动学习的表现”开始,发现影响其主动学习的要素,然后想办法一个一个地控制其中的不利因素,从课程内容要尽量符合孩子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理解并适当地回应这种反应,逐渐形成弹性课程、生成课程和师生共建课程的理念。当然,此时国际各种新课程理念和实践的引入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些理念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特别是得到贯彻落实,目前来看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例如,按照各种“教师指导用书”安排课程进行教育教学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这就难免使得幼儿的主体性难以发挥。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之一,是提倡教师把这些参考性的材料作为“用中学”的“案例式”“教材”,用中关注幼儿的反应,用后反思总结,直到自己理解设计原理,学会设计和灵活实施。
课程改革走到此时,变化很大,成就很明显。但用更高的标准来看,在综合活动热热闹闹、活动区材料琳琅满目、孩子们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大大增加的背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
从重课程形式走向重课程实效
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课程是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服务的,课程改革不是为了玩概念、变花样,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近几十年,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而迅速的变化,迅速到“人的想象力达不到的程度”(C·P·斯诺)。这些年我们还一直说我们进入了第三次科技(工业)革命时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可突然发现一种新说法:人类已经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时代——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号称 “绿色工业革命”的时代。2018夏季达沃斯专题报道 “看见·未来”中指出,“新兴技术正从各个层面改变 行业与社会,在金融、教育、农业、制造和服务等众多领域,催生以往无法想象的新机会”(中国经济周刊, 2018.9.24)。2016世界经济论坛预测2020年最关键的十大能力,分别是:1.解决复杂问题,2.批判性思维, 3.创造力,4.人际关系,5.协调能力,6.情商,7.判断和 决断力,8.服务导向,9.谈判,10.认知弹性。而排在第 3位的创造力在2015年认为的最关键的十大能力中仅 排在最后一位。
谈这些问题其实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是否真正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放在了首位?关注的重心是形式还是实质?当然,从国家的层面确实是有认真研究的,无论是《新纲要》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可以说都是把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奠定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基础作为基本目标的。从实践层面,也可以看到不少幼儿园在深入探讨如何落实《新纲要》《指南》的目标,提高教育的实效。如,如何创设带有问题情境的游戏环境?如何遵循幼儿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逻辑组织教育活动?如何支持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如何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自然地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说课程改革从关注内容整合开始,一步一步走向关注儿童的整体素质发展——而这个整体素质是适应当今时代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
最后想说的是,前面好像从某个角度总结了我国幼教课程改革的发展阶段,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反映了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并不一定代表我们的改革已经从最初走到了最后,这几个阶段可能是同时并存的,所以只用了“从……向……”,而不是“从…… 到……”。
课程改革没有终点,我们仍需要认准方向、扎扎实实地前进。
注:本文来源于《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在第三届首都学前教育论坛上的发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众号
华爱华教授:课程改革理念催生了幼儿园“活动区”活动,价值在那里?
别忘了点个在看哦!转发那就太好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