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某幼儿园陈老师招惹了麻烦。因为班上有位女孩经常打同学,陈老师将她单独安排座位的决定误发到了家长群里,招来了女孩家长的强烈不满。由于女孩爸爸是某市副书记,女孩妈妈竟逼迫幼儿园辞退陈老师……
身为幼师的你, 是否已觉得幼师越来越难当?只是对女孩的一个小惩戒,竟然招来了被炒鱿鱼的风险。虽然有关方面一再声称陈老师没被辞退,但这或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此后,难免陈老师会被穿小鞋,毕竟她招惹的是权贵。整治她比碾死蚂蚁都容易。
诚心的说一句,做老师真是不容易。即使陈老师的惩戒措施有不当之处,也不至于如此苦苦相逼,斤斤计较到让陈老师失去赖以谋生的职业。
而2017年11月27日,辉县两名家长仅仅因为怀疑孩子被打,就强行闯入幼儿园,在课堂上公然当着孩子们的面抡起椅子殴打老师,最后老师被打倒在地,因击中头部而抽搐不止。在这之前,这两名家长查过幼儿园的监控,并未发现任何幼师打孩子的画面。
在家长越来越强横、对幼师越来越不信任的情况下,幼师请学会自保。
情绪把控最重要:多一点克制,学会冷静以待
无论幼儿怎样的违规违纪、家长怎样的寻衅滋事,幼师都一定要注意把控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不要和孩子发脾气,更不要和家长硬碰硬。
教师不是让幼师忍气吞声,是为了让幼师更好地保护自己。毕竟,相对于某些强势的家长,幼师太软弱可欺了。因此,请学会尝试自我调节心态、自我调节情绪,努力在复杂的情绪氛围内,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避免矛盾的激化。
遵规守纪,不越雷池半步
幼师请把握好两个线:法律的红线不触碰、道德的底线不突破。对幼儿牢记三个不:不体罚、不歧视、不辱骂,凡是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都不为。
将心比心,用法律说话
学会将心比心,从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家长对孩子受到伤害的心情,表示同情和心疼。同时要善于察言观色,分析家长可能采取的行为。对过激的行为不直接对抗,但要摆明一个态度:对侵犯了我合法权益的,我一定会依法维权。
《教师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您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点赞和分享转发!
有任何想法和建议,欢迎在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