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第一幼教(ID:diyiyoujiao001)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更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今天上午9时,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时,总理用了一大段话来强调学前教育的发展,这么多年来实属头一次。
先来看看从2013年到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如何提到学前教育。
2017年——“加强民族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2016年——“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2015年——“加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民族地区各类教育。”
2014年——“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
2013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
此前的5年时间里,学前教育都只有一句话来表述。但在今年的两会上,总理却用一整段话来阐述学前教育,真是振奋人心!
那么,在这段话中,我们幼师能读出什么呢?幼教君先来分析分析。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儿童,提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幼职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习惯、趋向、态度多半可以在5岁前培养成功”。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事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更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学前教育供需矛盾更为尖锐,上园、上好园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家长朋友。如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直都在牵扯着国家和人民的心。
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想办法扩大幼儿园学位。今年首次提出,更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渠道来满足幼儿家长的需求:
第一个渠道,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特别是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优先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进行改建。加快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
第二个渠道,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扩大公办资源。
第三个渠道,则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尽管渠道多元,但是“普惠性幼儿园”要成为主流,还任重道远。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
2010年11月颁布的“国十条”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真正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
2017年,多次爆出幼儿园虐童事件,尤其是携程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不仅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也引发了家长的焦虑。
幼儿园足够安全、幼师们足够专业,孩子们才能在幼儿园里快快乐乐,家长才能够安心放心。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了幼儿托育监管问题,提出要用互联网监控等手段,来加强对幼儿托育过程的监管。
这既是总理对民心的回应,也表明了国家对规范学前教育办园、托育行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决心。
事实上,总理讲的“加强对托育过程的监管”,所指对象不单是幼儿园,更涉及到另一个庞大的市场,那就是0—3岁的早教、托幼市场。
这次讲话,意味着早期教育工作也会得到规范化的管理,各级政府不仅要关心和重视早期教育,还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同时,还应明确早期教育的监管主体,确定准入门槛。
例如,在探索过程中,杭州萧山区0—3 岁婴幼儿教育由原来的妇联管理转为教育局管理后,教育局加大了管理力度,把“托幼一体化”工程列入幼教工作的重点之一。区政府还出台了《萧山区 0—3 岁早期教育实施方案》,全面启动 0 岁教育工程,为实施“托幼一体化”教育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学前教育关系家庭和社会和谐。众多事实表明, 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 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一个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而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几个家庭,因此学前教育牵动了全社会,成为大家关注的民生问题。
教学质量更成为家长关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家长能否安心地工作。所以,只有学前教育及其质量有保障,家长才能放心安心,对人民群众的家庭生活,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来说,才能稳定。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普及学前教育,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封面及插图转自网络
本文作者| 静姝 林子 (均为多年学前教育专业媒体从业者)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