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e师通,教育特轻松 【关注有礼】 发消息告知[你的邮箱]即可获赠虞永平、许卓娅、顾荣芳、王小英、侯莉敏以及国外专家等的完整版讲座ppt课件(10个以上)。 |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随意性强,往往随看随记,只记录观察结果,不清楚为什么孩子会发生这种状况,目前孩子的能力发展到哪一阶段,下一步孩子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哪些是幼儿能力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大部分的教师只能简单描述孩子的兴趣、目标的达成度,不能很好地分析现象之原因,因而,提出的指导策略就不具科学确切性。
要使指导策略科学有效,教师需要随时变换观察方式,需要设计多样的观察记录表,以达到对幼儿多元观察的需要。
在追踪个案,观察细致的言语和行为时,教师可采用描述性的观察。设计选用留有大空白的表格,便于教师详细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积累幼儿过程性学习的资料,见表1。此表格可运用在新材料投入的初始阶段。
表1:小班语言区现场观察记录表 (部分)第10 周
活动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指导。为使指导确切科学,活动前教师最好能预测幼儿可能出现的发展线索,然后在活动中进行观察记录,及时针对性指导,见表2。这样的观察表可记录的空白可少些,重在指导,用在材料投放的中期。
表2 语言区现场观察记录表 内容:“手偶”讲述 年龄:托班
教师需要观察材料的适应性,需要观察幼儿的能力水平,此时的观察带有评价的特点,见表3。这个表格随时都用,贯穿在始末,但主要在后期完成详细完整的资料。
表3 大班语言讲述区的记录与评价表 材料内容:
表释:当幼儿的行为出现上述关键点时,教师记下相应的数字和补充文字
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表格,也可以自己设计表格,这样的做法能使教师明白看什么?!怎么看?!
幼教e师通,教育特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