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育苗人”
温阅春:让孩子攀登自己的高峰
文/蒋艾莲 图/温阅春
温阅春,人如其名,有着温润的外表和春天般的温暖。她致力于蒙台梭利教育的探究和实践,她的教育方法基于对孩子天性的理解,追求让孩子在培养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同时,保持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她说:“只有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他们才能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并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变成自己的财富,才能去攀登属于自己的高峰。”
让理想照进现实
温阅春出身于乌蒙矿山的一个工人家庭,在儿时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非常注重对其独立性的培养,这为温阅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小时候,她每天都会观看新闻联播,耳濡目染标准的普通话,为日后成为老师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理想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感到迷茫。而在温阅春看来,理想承载着自己的教育情怀。谈及理想,她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那时我觉得谈理想太假,有点装,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理想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它就像成长路上的指向标。”
读高中时,有一次温阅春和同学就“原始人为什么会穿鞋”进行辩论,当时很多同学都不太明白,但温阅春就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原始人肯定觉得光着脚走在硬地板上会硌脚,走在柔软的草地上就非常舒服,于是就有了最初的草鞋。”面对问题,温阅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推断,同时能将其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温阅春说:“这是一件小事,但当时的同学就觉得我很适合当老师。”于是从那时起,温阅春心中便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后来有一次学校要求学生上台演讲,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温阅春就唐朝历史讲了十多分钟,当时的她不但不紧张,反而十分从容和享受。慢慢地,温阅春发现,教育本身就是理想主义的事业,它能将人类的文明代代传承,而社会也对老师这一职业给予了希望,因此她决定投身教育事业。
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就这样,怀着教书育人理想的温阅春在1992年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便走上讲台。她先是在职业学校教书,教育对象为15~16岁的学生。可是在教学中她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这样孩子长大后学习起来才会更轻松、更有动力,也更有方向,于是温阅春便开始关注学前教育。
一次偶然的机会,温阅春接触到蒙台梭利教育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后她便开始研究蒙台梭利教育。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温阅春发现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一位“匠人”,她注重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温阅春认为,好的教育是相通的,它会跨越民族、跨越国家、跨越时代。许多蒙台梭利幼儿园的文化墙上都张贴着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育主张“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温阅春认为,这不只是玛利亚·蒙台梭利的主张,也是很多教育家的观点,比如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荀子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都强调通过孩子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去探究事物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支持。”温阅春说,“在蒙台梭利幼儿园,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材料,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并尝试,经过反复地探索,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和功能。”
2012年,温阅春进入成都市新都区玉西幼儿园,开始正式从事蒙氏教育。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她致力于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努力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专业解答家长的问题
然而,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实践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刚开始的时候很曲折,有许多事情都需要向家长解释。”温阅春说。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去解答家长的疑问,帮助家长建构科学育儿的知识体系。
比如有家长提问:“蒙氏园有区角游戏吗?”温阅春回答:“在《幼儿园课程概论》中提到,区域活动是一种‘舶来品’,它发端于西方,由蒙台梭利首次提出,后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也许有人会对温阅春的答案感到疑惑,明明问的是“区角游戏”,学者说的却是区域活动。温阅春补充道:“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区角’这个概念。在幼儿园里,我们会把空间进行分割,以便放置不同的活动材料,例如会有一个阅读角,摆放了书架、书桌、图书,孩子们在这里安静地阅读。在离它较远的地方我们会安置几个架子,上面摆放积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建构活动。这样的空间称为‘区域’或‘区角’,这里进行的活动叫‘区域活动’或‘区角游戏’,两者本质上其实差别不大。其次,关于‘游戏’的概念,在蒙台梭利的环境中,孩子们的活动一般称为‘工作’而不是‘游戏’,但有的学者也把这些活动称为‘游戏’,游戏中必不可少的是游戏材料,而由美国詹姆斯·约翰森等人著作的《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一书中就提到,如今教育性材料最受欢迎的应是蒙台梭利课程所使用的游戏材料。所以蒙氏园有区角游戏吗?答案是有,且十分充实、真实,孩子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想象、尽情地创造。”
理解混龄教室的真正意义
温阅春提到:“十年前向家长解释我们是混龄编班,家长眼里满是疑惑,现在大家的神情更多的是理解。”不只是家长,温阅春还曾面对同行的质疑,不少同行用过来人的口气否定混龄教育。
然而在温阅春看来,混龄教育如何开展,归根到底要看怎样教学。如果骨子里持“知识本位”课程观,认为儿童是空的容器,等着成人来注满知识,那混龄的环境确实没办法开展教学活动,因为老师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化身,是教室所有人的中心,尽管有时老师会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游戏,使用视频、图片、演示教具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方式都是为了让孩子的目光锁定在老师身上。这样的活动就需要孩子同龄,因为同一个时段只能传递一份知识,而不同年龄孩子的兴趣点、理解力差异很大。
温阅春认为,在获取知识如此便捷的年代,教师应将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这就需要教育者放弃“教师中心”,尝试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发展动作、语言、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混龄教室就非常适合孩子去适应、去操作、去表达。温阅春介绍,在她所在的幼儿园,如果老师要讲一个科学实验,大孩子在自己尝试、练习后会掌握实验的知识和技巧,之后便向身边的弟弟妹妹展示这项成就。这样一来,大孩子通过示范增强自信心,弟弟妹妹也会在老师讲解之前对实验进行预习。和其他动物一样,人类天性也会照顾弱小,而混龄的环境为大孩子照顾年龄更小的同类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为了使自己更有能力承担责任、照顾弱小,大孩子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而这正是混龄教室真正的意义所在。
本文刊登于《世界儿童·儿童教育》202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