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至少必须经过六个星期的适应期,六个星期后,如果孩子依然哭闹不愿意上学,老师就必须针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找出原因,甚至约谈家长商讨,以便了解是家里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
孩子进入新环境,如同我们成人穿新鞋子一样,怎么才能穿得合脚、舒适是很重要的。当孩子进入学校时,我们一定要热情的招呼,如此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安全感。例如,莎拉小朋友不愿意进入教室,紧抓着妈妈不肯放手,这时,老师可以面露微笑的注视着莎拉说:“早安,我可以和你握握手吗?”试着和孩子做身体的接触,并以眼神传达你的欢迎。当我们和孩子握手时,让孩子感受到爱的触动。如果孩子不肯伸手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的热情招呼,一定能让孩子对我们产生信赖。所以,当孩子第一次来到学校,我们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招呼,透过眼神传达我们的欢迎。
每天持续如此热情的招呼,让孩子一天天的感受到他是受欢迎的、被爱的,那么,终有一天,孩子一定会愿意踏入学校。也许,他还是会哭,不过时间会缩短许多,他会慢慢的对学校产生安全感,对老师产生信任。这时,不仅在早上入园时热情的招呼孩子,入园后也要持续关心,回家时,也不要忘记和孩子说再见。当我们和孩子热情的说再见,孩子就能带着这份热情回家。
当我们握着孩子的手,引导孩子入园时,就等于开启了一扇门,让孩子亲近我们。透过和孩子的互动,我们传达了爱与关怀,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孩子接收了这样的感觉后,他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他人。对老师来说,你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接触孩子,但这些孩子将来会以同样的方式接触世界。那么,蒙特梭利教育的精神也就能透过这样的方式,经由孩子散播到世界各地。
在教室里,不论是示范工作,或是邀请孩子工作,都必须以婉转的语气、温柔的眼神和适当的手势和孩子交谈。例如,我要示范五指抓的工作时,我会把教具放到桌面,然后一边拉开椅子,一边对孩子说:“请把椅子拉开。”结束工作,一边把椅子推进去,一边对孩子说:“请把椅子推进去。”当孩子弄翻了工作,也要和颜悦色表示没关系,邀请孩子一起处理。当我们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孩子就能感受到如何从错误中学习。
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无法用愉悦的语气和孩子交谈,孩子将无法获得正确的操作方式,同时也无法正确的进行其它区域的工作。因此,在日常生活练习里,不论是铺卷地毯、拿取工作,我们都要使用正确的语言提示,让孩子以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工作。当孩子具备这些基本能力后,才能进入其它领域的学习。例如,孩子想做百格板的工作,但是却不会正确的拿地毯、铺地毯时,我们必须告诉孩子:“对不起,你没有正确的铺好地毯,因此不能工作。”我们要用婉转的语气,确实要求孩子做好日常生活的各种基本动作。
其次,我们在教室交谈的音量,也是必须留意的。如果老师之间的交谈声音太大,孩子如何安静工作呢?在蒙特梭利教室里,孩子必须安静工作、小声说话,这样的基础来自日常生活教育的奠基。因此,如果孩子说话很大声,老师必须轻轻走过去,在他的身旁告诉他,请他小声说话,如果孩子在数学区域工作,发出了很大的声响,就表示孩子的日常生活练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引导孩子回到日常生活区。
孩子如何才能具备小声说话、安静工作的特质?这是必须经过“内化”的历程,亦即是在日常生活区,透过不断的重复练习而产生内化。如果孩子大声说话,老师一直在旁边“嘘-嘘-”禁止孩子说话,只能收到短期的效用。唯有不断透过重复工作,才能让孩子产生内在纪律,控制自己的行动,如此,小声说话、安静工作才有可能达成。
对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安静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与其在他们身旁喊着安静、安静,不如提供他们有兴趣的工作。比如,水的工作是三岁孩子的最爱,但许多老师为了避免麻烦而不提供。其实,孩子透过观察水的特性、反复倒水的动作,就能产生专注力和内在纪律,藉此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音量。
当孩子吸收了老师愉悦的语气,并透过重复工作产生内在的专注力和纪律时,就能带着这种自发性的纪律,进入其它领域的学习。如果孩子无法安静下来,无法专注,当然就无法进入其它更复杂的工作。所以,老师务必以愉悦的语气、优雅的动作,引导孩子进入工作,让孩子透过反复练习,发展内在专注力和纪律。
对一间教室来说,生活礼仪、老师说话的态度、交谈的音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孩子进入园后,就必须建立的生活常规。
音乐很重要,每间教室一定要提供孩子律动的机会,不仅是上午的走线时间,而是在一天的活动中,尽可能安排有节奏的生活、有律动的环境,以满足孩子动的需求。
· THE END ·
· 感谢阅读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