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班级家长会的形式 (一)全班家长参与的班级家长会 召开班级全体家长参与的班级家长会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最常运用的一种家长工作方法,它具有参与人数多、信息传播量大、效果明显等特点。对象一般是班级教师和班级全体幼儿家长,时间一般在开学初、学期末或班级重大活动开展之前,内容一般是由班级教师事先准备、策划好的。 (二)非全班家长参与的班级家长会1.家长沙龙、小型研讨会或座谈会 这种类型的家长会针对部分家长、幼儿存在的困感、问题及需要,不是教师提前确定好的内容。教师和家长共同商定家园共育策略,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参加这种家长会的对象不是固定的,一般人数不多,不超过10位家长。 2.妈妈或爸爸家长会、祖父辈家长会等 针对特定的人群,妈妈、爸爸或者爷爷、奶奶等,因为大家在家庭中的角色一致,在交流、讨论中更容易放开,不太会一言不发,致使讨论氛围僵化、冷场。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操作,气氛相对活跃。 由于家庭角色一致,妈妈、爸爸或者爷爷、奶奶等人在家庭教育中碰到的问题或者困难也会相对集中,召开这样的交流会,容易引起共鸣。 二、班级家长会的流程 (一)全班家长参与的班级家长会 1. 会议的准备 (1)思想方面的准备。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开好家长会的信心和勇气。明确《纲要》提出的“家庭是幼儿园重要伙伴”的真正含义,清晰自己该表现出的教师形象和精神状态,让家长感觉到一种尊重、平等的氛围,了解到需要合作的事项。只有教师在思想上理清活动的目标、流程、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面面俱到。 (2)发言稿的准备。在确定主题后,教师要针对本班确定的主题搜集、准备大量的素材,拟定自己的讲话内容。如教育文献资料、本班幼儿实例、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以及共同关注的问题。班内教师应共同探讨、交流并拟定讲话内容,多方面丰富发言稿内容,要条理清楚、分析透彻、去粗取精、言简意赅。 (3)物质材料的准备。为丰富家长会内容,让家长更为直观地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物质材料的准备必不可少。教师可根据需要准备教学照片、宣传录像、纸杯茶水、主题墙、手工制作以及活动中的互动游戏等等。 (4)人员准备。班级保教人员应根据自己承担的保教任务参与到家长会之中,一方面便于家长全方位地了解班级情况,了解每位教师,另一方面也便于保教人员更好地展现自己,展现班级团结协作的管理状态,让家长感受到彼此信任、彼此合作的氛围。同时,建议让幼儿参与家长会,有了孩子的参与,气氛会比较轻松,家长也更愿意投入其中,效果自然也会更好。对于家长,他们是家长会的主角,教师应提前把会议时间和内容流程告知家长,使他们有备而来。 2.会议的流程 (1)召开班级家长会前向家长发布“班级家长会通知”。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幼儿园公众号等媒体新形式发布通知,这样可以保证信息发布的迅速、快捷、准确。通知内要告知家长班级家长会的预设内容,便于家长有准备地参加。 (2)家长签到。 (3)先到的个别家长可进行个别交流。 (4)会议内容的确定。 (5)与个别家长进行交谈,交谈对象的选择依据是: ①上学期有特殊情况(如有问题的、沟通少的)的幼儿家长。 ②本学期的插班生家长。 (6)做好家长会的反馈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为以后的家长会召开做准备。 温馨贴士:QQ群和微信群的普及,使家园沟通更加便捷。通过“群空间”功能,教师将幼儿园的动态、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家园活动的通知等信息同步发到空间,让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些信息并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家长既可以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又可以自由转载、阅读有价值的资源、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家园协同教育的目的。 3.会议的组织策略 (1)调查了解、精心准备——满足家长需求 ①多种途径,了解家长的需求。 ②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需求。 ③精心准备,满足家长的需求。 (2)营造氛围、关注细节——拉近家园沟通距离 ①提前告知、期待而至,吸引家长按时到会。 ②导入新颖、过渡自然,引导家长尽快融入其中。 ③态度亲切、面向全体,注重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3)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提升家园沟通效果 ①内容丰富、眼见为实,向家长传递全方位信息。 ②主题贯穿、环节清晰,给家长留下深刻的印象。 (4)形式多样、科学引导——提高家长参会兴趣 ①家长亲身体验在前、教师专业指导在后,让家长感同身受。 ②选择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与家长一同分享经验,为家长解答疑惑。 ③巧设颁奖环节,激励更多家长积极参与。 (5)加强交流、巩固成果——提高家园合作水平 一次集中的家长会,不可能解决所有要求家长配合的问题或解答所有家长提出的疑惑。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应对家长会上提出的要求认真落实,适时地与家长交换意见、会后同访或跟进,有针对性地坚持开展个别教育,不断巩固家长会的成果,从而提高家长整体的家庭教育水平。另外,班主任还要对本次家长会的效果及时进行反思,思考下一步要开展哪些工作等。 温馨贴士:召开班级家长会的注意事项:(1)提前3天左右通知家长召开家长会的时间、地点及准备;(2)会场座位摆放要便于相互交流;(3)教师要提前熟悉会议的流程及发言内容,尽量脱稿,避免“照本宣科”,使会议正式而又亲切、轻松;(4)避免教师“一言堂”,鼓励家长交流育儿困惑、介绍育儿心得等增加一些互动性,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如“击鼓传花”等激发家长发言的热情。 (二)非全班家长参与的座谈会 1.确立座谈会话题 座谈会的话题既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或者幼儿发展情况等方面来确定,又可以提前向家长发放问卷,获取家长最想了解的问题,并选取其中较有集体讨论价值的问题作为主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1)家长共同困惑的育儿问题。当某位家长或某几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问题比较担忧,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解决时,一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育儿理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请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家长到小型座谈会上进行经验介绍,让小型座谈会真正成为家长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的平台。 (2)本年龄段应该引领的问题。各个年龄阶段的家长都有一些共同担忧的问题,希望得到教师的引领。因此,教师在幼儿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围绕家长担心的一些问题召开座谈会,起到解惑和引领的作用,如新生入园适应期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幼小衔接的准备等。 (3)即时生成的问题。教师平时要多留意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家长谈话时出现的问题,把孩子的问题和家长的问题进行分类删选,针对孩子或家长集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组织专题座谈会。 (4)连续跟踪的专题。幼儿园组织大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部分家长召开小型座谈会,了解这项活动的开展效果。 (5)向家长征集的问题。当教师不确定座谈会的话题时,可以在开学初或召开座谈会前,用征集话题和征集参与座谈人员的方式,来获得家长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问卷,也可以以网络、短信的方式向家长征集。由于是针对家长的需求,家长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很多个性化的话题。教师可以将家长的话题进行分析,相对归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或共性的问题,作为座谈会的话题。 (6)定期的家长经验分享。当代家长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积累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家长做主角来介绍个人的育儿经验,与其他家长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心得,对于其他家长来说,经验鲜活,方法具体,易于移植。 (7)培训式的座谈会。班级中常常会有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某一方面上缺乏经验,此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培训式的座谈会。 2.做好召开座谈会的准备工作 (1)按照问题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家长来参加活动。在一次座谈会中,选择的家长要是不同类型、不同观念、不同学历水平的,孩子在园的发展也处于不同水平阶段。因为不同层次的人员在一起讨论同一个话题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共享。 (2)重视日常对家长性格和各个方面信息的收集。教师在平日家长来接送孩子时、家访或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时、家长开放日时,注意观察每位家长的行为表现。幼儿入园前的登记表、平日里家长填写的问卷等都可以成为教师了解家长的信息来源。 (3)围绕话题专门收集有效信息。①幼儿信息的收集:有针对性地观察幼儿在园的表现,定时或连续地观察,并进行照相、摄像或文字记录,然后对此记录进行分析,对于不能解释的问题可以请教专家或对此有所研究的同伴。②话题内容的信息收集:广泛地收集和储备关于此话题的观点和策略,以备与家长谈话中能够更好地互动。③家长信息的收集:了解家长的性格和观点是怎样的,同时,要注意家长是否是同单位的,有否忌讳的。 (4)早发信息。事先将座谈会的主题告知家长,这样可以让家长准备得更加充分。 (5)人数的限制。人数的限制是为了保证每位参与的家长都有发言的机会。 3.掌握组织座谈会的技巧 (1)座谈会开始前的说明和交代很重要,一次座谈会围绕一个话题。教师在开始时,需简明扼要地交待话题,突出重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座谈会在开始时就聚焦在中心话题上。 (2)过程中的聚焦和结束时的总结很重要。教师在全程都要起到聚焦主题的作用。对于一些相对正确的观点,教师可以及时提纲挈领地总结一下,帮助大家获得一些聚焦性的认识。对于一些有异议的观点,教师也可以提出,引发大家讨论和质疑,从不同角度阐述,帮助大家达成一些认识。 (3)教师要树立自信。在交流中,教师一定要树立自信,用专业知识和幼儿情况的反馈说服家长,给予家长合适的教育策略,让家长感受到与教师交流是有收获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