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小(1)班的三位老师精心布置了几个区角,有娃娃家、图书角、建构区、美工区。可是一到区角活动时间,娃娃家就人满为患。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在娃娃家玩耍,这样就造成了区域人数不均。 又到了区角时间,娃娃家一下子进去了七个小朋友,很是拥挤。森森和洋洋在“厨房”区域“做饭”,妞妞和妮妮在“客厅”“看电视”,小宇、鑫鑫和彤彤在“卫生间”给洋娃娃洗澡,好不热闹。可是小小的区域被小朋友们塞得满满的,活动起来很不方便。 不一会儿,就有争吵声传了出来。原来是洋洋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后退了一步,把在“卫生间”给洋娃娃洗澡的小宇给碰倒了,小宇很生气,和洋洋吵了起来。 这已经是本周发生的第二起娃娃家踩踏事件了,王老师决定重新调整区角常规和区域划分。 一、区角活动的意义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角游戏活动有着相对开放的环境,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的缺憾,是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作用,使幼儿的潜能和个性在区角活动中得以发展。 二、对幼儿的要求 (一)小班幼儿 (1)知道各区角的名称,明确区角的空间方位,能说出自己在什么活动区做什么工作。 (2)学习并理解简单的区角规则,活动时爱护玩具、材料,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取放材料,不把区角材料随意带到其他区角,玩完后放回原处,学习按区角材料的标志归放材料。 (3)会自选活动区的材料及选择游戏伙伴、游戏内容。 (4)学习并能掌握各活动区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中班幼儿 (1)知道班级各区角的名称及玩具、活动材料的名称。 (2)能遵守区角规则,玩具、学具能轻拿轻放,爱护和正确使用材料。 (3)学习有目地的参与区角活动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自选活动区的材料及伙伴,能按自己的意愿操作材料和工具。 (4)能基本掌握各活动区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5)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与准备。 (三)大班幼儿 (1)能与教师、同伴协商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按规则开展活动;能与同伴合作、协商、交流、谦让,分享游戏材料和经验。 (2)能按自己的兴趣、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角、游戏内容、材料、同伴、角色、场地等,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有始有终地在活动区完成某一项工作。 (3)参与幼儿园区角的设置,材料的收集、投放、修补等活动。 (4)能创造性的开展区角活动,自发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自己制作玩具用于游戏,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5)能听从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各活动区材料归放整齐。 三、区角活动的常规管理 (一)区角活动的准备工作 (1)为幼儿的区角活动创设条件,提供区角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充足的玩具材料。 (2)和幼儿一起制订区角活动规则,并引导幼儿遵守规则。 温馨贴士:区角的创设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尽可能以动、静区分活动区,将较为安静的区角安排在教室里面的位置,较吵闹的区角 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位置。 (二)区角活动的指导工作 (1)指导幼儿爱护游戏室内的物品,不要损坏区角材料,因游戏需要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加工后的边角料需要及时进行清理。 (2)认真观察幼儿区角情况,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并根据情况组织幼儿共同收集游戏所需要的材料,丰富区角的百宝箱。 (3)充分挖掘和利用区角活动中的教育契机,组织幼儿在游戏后进行交流分享,组织形式和分享话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三)区角活动的整理工作 (1)指导幼儿游戏后有序整理,所有材料物归原处。 (2)做好活动情况登记,检查物品归位情况,及时切断电源。 (3)对区角内的可水洗玩具和材料进行清洗消毒,对无法水洗的玩具和材料进行擦拭消毒,保持室内卫生。 四、区角活动的安全管理 (一)常见的安全隐患 (1)活动区地点设置比较分散,通常不在同一空间。教师在巡回指导或正在指导个别幼儿游戏时,其他区角里的幼儿有可能会因为嬉戏、争抢、打闹等发生危险。 (2)幼儿在某个区角进行一段游戏后,开始更换区角进行其他游戏(年龄小或者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幼儿,更换得更频繁),在更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绊倒、摔伤等事故。 (3)幼儿在自由活动时,精神状态比较放松,他们对新奇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往往使他们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幼儿对物体上的一些大洞、小洞都比较感兴趣,看到了都会用手指去抠、挖,由于幼儿的手指比较纤细,很容易伸进这些洞洞里。但是,当幼儿玩了一会儿想要将手指拔出时,由于手部充血发生肿胀,他们很难再从洞里将手指拔出了。 (4)教师为了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经常会提供多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成辅助材料进行操作。如教师用橡皮泥、纸粘土等制作一些惟妙惟肖的香肠、小包子、饺子、饼干、巧克力等食物模型,幼儿往往会以为是真的而放到嘴里吃。 (5)美工区的材料多样化、操作性强,幼儿在使用一些尖锐的材料时比较容易发生危险,如幼儿在使用牙签、十字绣的针、麻辣烫的串签、剪刀等尖利的物品过程中,嬉戏、打闹可能会划伤对方或自己。 (6)教师在科学区经常会投放各种镜子、万花筒、玻璃等易碎材料,幼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打碎玻璃制品、洒落圆形小物品等,引发危险。 (7)积木区中体积较大的一些实体木质积木比较重,棱角分明,幼儿在拼摆的时候可能会被误伤。 (二)安全管理要点 (1)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不断地在每个活动区巡回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随时为幼儿解疑答惑。活动区分动、静区域,教师要心中有数,知道哪个区域比较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对在这些区域中游戏的幼儿多加关注。 (2)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在每个区域之间应留出足够幼儿进出的通道,保证幼儿更换区域时的通畅。在区域窄小的地方或者通道,不要放置容易磕绊的物体或者有棱角的桌椅。另外,在日常区域互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习惯,更换活动区时不到处跑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教师要经常检查班级中幼儿能够触碰到的物品,如玩具、柜子、桌椅等是否有损坏,对于损坏的地方及时修理,避免幼儿去碰触、探究。对于活动区中幼儿能够看到、摸到的电源插头,教师要巧妙地遮盖、固定,尽量不让幼儿看到或抠开,坚持进行定期检查。 (4)角色区内投放的成品材料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辅助材料要保证安全、无毒、卫生。教师在角色区游戏前指导幼儿使用玩具并特别说明使用玩具的注意事项,对食品类玩具特别说明避免幼儿误食。在实际游戏中适时地加入到幼儿游戏中,关注个别现象并加以指导。定期检查是否有损坏的玩具,及时清理更换,避免幼儿被划伤。 (5)用穿糖葫芦用的竹棍,剪纸用的剪刀,绣花用的针线,牙签、胶带等进行游戏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安静地进行。在座位的安排上,幼儿与同伴间要留有一定距离,避免碰伤。在收放材料时,要重点检查危险材料是否归位或短缺,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6)科学区投放各种镜子、万花筒、玻璃等易碎材料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拿取时轻拿轻放,如果摔到了地上,不要用手捡。科学区的创设尽量与相对安静的区域相邻,以免幼儿由于分散注意力而导致操作失控。另外,科学区要留有足够幼儿操作、走动的空间,如果地方有限,要控制活动人数,避免因拥挤导致碰撞而发生安全事故。 (7)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投放安全、无毒的积木进行搭建。此外,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要及时予以关注,避免幼儿间发生攻击性行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