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童
心
戏
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水墨画是众多艺术形式的一种,指用纯水墨所作之画。有着不可言语的意境美,并且还隐含了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是非常值得幼儿欣赏和创作的一种绘画题材。
课程缘起
开学当天,幼儿们发现了欢迎牌上的字很特别,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个字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呀?
我爷爷写过这样的字。
我知道它需要用毛笔和墨来写。
因此,基于幼儿探究的兴趣,立足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大三班创设了水墨区,开启了一场水墨探索之旅。
寻“墨”迹
在剧院的长廊上发现有水墨的作品
爷爷在家带我用墨写字
“墨”的好朋友
幼儿在探索墨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很多疑问:
为什么毛笔需要用毛做呀?
毛笔的毛是什么动物的毛?
为什么写毛笔字的纸会晕开?
根据幼儿想了解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01
了解毛笔
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观察到毛笔的毛是不同长度的,有些毛笔的毛硬一些,有些软一些。于是幼儿开始大胆的猜想毛笔是什么动物的毛做的。
幼儿猜想后,再回家和爸爸妈妈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了解了毛笔的制作材料,而且增强了亲子关系。
02
感受宣纸的特性
看,墨在这个纸上会散开
看,墨在这个纸上会散开
幼儿通过摸一摸感受宣纸和其他的绘画纸的不同;在滴墨的过程中,发现墨印变得越来越大,通过动手操作去感受宣纸的渗透性。
水墨游戏
01
墨汁初体验
孩子们拿到墨汁东摸摸西看看,有的孩子还打开瓶盖闻了起来。
子城:“这个墨闻起来有点臭臭的”
凯凯:“我怎么觉得还有点香”
02
会跳舞的墨汁
看到“墨融入水”的一瞬间,墨在水里慢慢散开,孩子们一起静静欣赏,一边不禁感叹:“哇!太神奇了。”“好漂亮啊!”······孩子们对这个有趣的现象真得无限惊讶啊!
散开,像火山爆发一样
像下黑色的雨一样
墨散开了,把水变得一片黑暗,像黑黑的大森林
我们的思考
墨汁是大部分孩子不曾接触过的物品,对于陌生的事物,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很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亲身体验、直接感知,于是我们创设条件,提供材料,让幼儿从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做做小实验中,感知墨汁的特性。
有了前期对“墨融入水”的科学现象的仔细观察以及对现象的语言表达经验,那么,如何来扮演“一滴墨”融入水里的过程呢?
我可以用黑色的卡纸
我穿了黑色的衣服
可以拿黑色的垃圾袋
我们的思考
如何扮演一滴“墨”融入水里的变化呢?孩子们寻找道具将角色带入,我们发现游戏中的孩子表达表现真实而投入。同时我们也激发孩子深度创想“墨”融入水里的变化,孩子们将“墨”晕染的美、流淌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获得了美好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03
水墨拓印
墨在水里变化无穷,用宣纸覆盖在水面上,轻轻取下,水墨的自然纹理出现,神奇的墨迹图出炉啦!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你来滴我来画,分工合作
我们看到了墨迹中因墨迹浓淡变化而来的神奇意境,水墨的深、浅、浓、淡让孩子们创想连篇,思绪万千······这也是水墨所表达出来的独特而神奇的韵味吧!
浪花的纹路 这个花纹像凤凰
我们的思考
墨迹添画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孩子们拿着自己创作出来的墨迹图转动着方向,浮想联翩,创造性地给墨迹添画。孩子们感慨中国水墨文化的神奇,同时也感受着水墨意境的唯美。
绘“墨”
01
我认识的名画家
通过亲子问卷的形式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解水墨的名画家,丰富幼儿的经验。
我喜欢吴冠中爷爷画的江南。
齐白石爷爷他画的虾很生动。
我喜欢齐白石爷爷,他画的虾就像真的一样。
02
欣赏名人作品
吴冠中
吴冠中《狮林》
你们在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毛笔的毛是什么动物的毛?我看到了线条和点
看到了一个眼睛
里面还有树木的倒影
看到这幅画给你们什么感受?
我感觉很凄凉
觉得很深奥
让人很好奇
像大师一样画画
欣赏了吴冠中爷爷的作品,开始自己的创作。
03
水墨创意画
集合小朋友的创作,将不同的想法融合在一起。
04
绘制书签
这次读书月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来绘制书签,把书签做成吊饰装饰在教室。
05
新年装饰
06
水墨作品
07
亲子看展
参观二十四史书院
观看《花时花事-悦读故宫文化》创意展
看展时的我
参观完把我看到的画下来
我们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欣赏是一种感受,是更深入的感受,而创造也是一种表现,是更独特的表现。”我们一起欣赏大师的水墨作品,又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大胆创作,最后又提升幼儿的审美和创造的能力。
我们尝试用儿童化的方式
开启着水墨的全新世界
我们用兴趣浇灌,我们用探索施肥
孩子的学习体验变得积极而主动
水墨传情,文化润心
我们更期待为孩子们
播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某一天,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它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来源|荔园外国语小学东校区附属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