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幼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然而,当家长面对年轻的班组,往往产生疑虑,我们的孩子交给她们,行吗?
幼师得不到家长的信任,更难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家长工作很难开展。
今天我们就和您分享一些取得家长信任的小秘籍。
01
家长和老师,合作的基石是信任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既要以纯真的姿态面对浑身散发着奶香的孩子,同时也应该以挚诚的心态,走向伴随孩子一同到来的家长们。
“家园共育”,从字义上理解,注定了家长和园所之间,应当是亲密的合作者。
既然是合作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取得家长的信任。
彼此之间没有信任的合作,必定无法取得应有的结果。
新主班老师对此尤其感到束手无策。
做主班老师的头一两年,由于缺乏经验,难免遭受家长的质疑。
快速建立家长对主班老师的信任,以下几个方法只要坚持做,一定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为了让家长相信我们的专业素养,平时就要多和家长聊聊孩子;
为了让家长相信我们的理性成熟,可以把孩子在园内的活动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送达到家长手中;
为了让家长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可以在开学的首月组织各类亲子活动……
不出一个月,家长一定会点头认可:
我们的主班老师很专业!
只要主动靠近,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
02
信任的前提是尊重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对“尊重”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
既然是一种高级需求,当它被满足的时候,就会获得高层次的满足感,而这个满足感,是其他需求无法赋予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
因为特殊,所以回报一定很大。
但是,这种高层次的需求,给予的时候会很难吗?
不会,尊重,有时候很表象,也很简单。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家长曾经说,他在孩子入园前,分别在两所幼儿园报了名,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在新生家访后,她最终选择了B园。
家长给出的理由是:A园所的老师家访的时候,穿着随意,B园所的老师家访的时候穿着得体的裙装园服,头发整齐,化着淡妆。
“我最终选择了B园所,我认为这所幼儿园的老师,更懂得礼貌!”
尊重,有时候在内心,当它成为你素质的时候,就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带着尊重主动走近家长,不仅能获得家长的信任,更能获得家长的尊重。
这样的信任,有了“保险”,轻易之下,坚不可摧!
03
过犹不及的亲近,适得其反
既然走近家长,可以获得信任;
尊重家长,可以获得尊重。
那么,如果过了度呢?
和家长相处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是家园共育的“至高典范”吗?
恰恰相反。
如果我们和班里其中一位孩子的母亲相处非常投缘,也一定要注意距离,不要发展为无话不谈的闺蜜。
即便我们和家长成为纯粹的友谊,没有任何利益企图,但是,人非圣贤,如此一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难不流露出对这个孩子的“特殊照顾”,这个孩子就会在这种不自觉的“呵护”和“包办”下成长,对班级其他的孩子亦是非常不公平。
所以,过于亲密的家园关系,即便是真诚的,也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
不经意间的“特殊照顾”,会让孩子在看似更为优越的环境中,以“不公平”的方式,丧失了幼儿园原本应当拥有的“集体生活”。
家园关系的智慧,浅显又深奥,
任何事情的好坏,其实就在于对“度”的把控。
而智慧往往就体现在,对“度”的认知。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失败中寻求正确的方案,
这难道不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终于有一天,我们找到了那个“度”,
方才顿悟豁然,融会贯通。
END
我们没有暑假,只有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