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毕业季,朋友圈满是各个幼儿园的毕业典礼。
老师们夜以继日,
家长们紧张配合,
是啊,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典礼,
就算不完美,也必须是完整的。
我们期待这一场仪式,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期待这一场仪式,孩子能感悟到成长的意义;
我们或许还期待这一场仪式,
能让孩子们懂得友谊、感恩、独立、责任……
孩子、家长、老师,对这场神圣的仪式,无不充满期待……
可我却让自己的孩子,眼睁睁缺席了人生第一场毕业典礼。
天下没有父母会如此残酷。
前不久,正在读大一的儿子发了一条朋友圈。
↓↓↓
他从小学开始学习民乐演奏,五年级就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此后国际国内大小比赛获奖无数。
别误会,我不是炫娃狂魔。
只是这条朋友圈,恰逢毕业之际,
一下把我的思绪拉回了12年前。
12年前的此时,是他的幼儿园毕业演出,
也是他人生第一次正式演出的机会。
那一天,他穿着我提前熨烫整齐的演出服——一件小白衬衫,一条紫红色背带裤,一双小白鞋,帅气极了。
那一天,他穿着演出服,和我坐在台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学们在台上演出。
那一天,他像台上表演的同学们一样,哭了。
那一天,他的泪水中,除了跟同学们一样的不舍和感动,还有赌气,有委屈,有后悔,也有决心。
我就是那个“残酷”到不近人情的母亲,
人生的第一次演出,这一场神圣的成长仪式,
我,他的妈妈,没有允许他参加。
小果在家向来是个安静听话的孩子。我和他爸在家都爱看书学习,儿子也就习惯了自己安静看书。在家有我陪伴的游戏多数也是玩乐高、看绘本,所以我一直觉得小果是个不用太操心的懂事孩子,很少跟他的班级老师交流。
可是临近幼儿园毕业的一段时间,老师几次跟我反映,小果在幼儿园非常调皮,坐不住,明显开始浮躁起来。
我当时没多想,我想孩子嘛,尤其是男孩子,顽皮是天性,家里无处发泄的剩余精力,在幼儿园发泄发泄也正常。
只是这样确实辛苦了老师,我连连道歉,回到家也会找小果聊天,但是貌似并不奏效。
他们班毕业典礼的节目是打击乐,老师排练得非常认真。
排练期间,老师又跟我反映,小果没有耐心,小朋友需要一组一组轮流练习,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坐在小椅子上等待和倾听。
班里的小朋友见到我也说:“阿姨,小果不听话,老是敲错!”
更严重的是,毕业典礼的前一天晚上,老师严肃地跟我说:“小果练节目太不认真,还捣乱,影响到了班级这个节目的质量”。
这时我才认真意识到,事情比想象的要严重。
那天晚上,我请他把节目在家练习一遍给我看,他做不出,也向我老实交代确实是自己没有在幼儿园认真练习,还在班里捣乱。
我很平静地起身,拿出我准备好的演出服和小白鞋。
我温柔而坚定地看着小果的眼睛,拉着他小手说:
“明天的乐器表演你不能参加了,这是妈妈的决定!”
小果一听就懵了:
“为什么呀?小果的衣服都准备好了!”
“是的,都准备好了,可是你不是合格的演员,你不能上台表演。”
“妈妈,那我去哪里?”
“小朋友表演,你坐在下面欣赏。”
小果一听,扑到我的怀里哭了。
我搂着他,想要强忍住眼泪,最终也忍不住,眼泪扑簌簌掉下来。
“妈妈知道你想表演,可是你没有认真练习,这样上台是对观众不负责任,对班集体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妈妈,小果错了,小果不表演,小果和妈妈坐着看表演……”
他边说边哭,哭音里带着赌气!
那一晚,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我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这会不会给他带来永远的遗憾?
会不会从此让他更加抵触练习?
会不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留下心理阴影?
要不就警告吓唬一下,明天还是让他上台?
不行,这样的警告,反而会加重他的侥幸心理,毕业演出是开心参与了,留下一张“完美”的成长纪念照,可他并没有成长。
可一想到明天他要和我坐在台下的遗憾,一想到他难过失望的眼神,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往下流。
纠结……
我最终咬牙,做了一个“残酷”的妈妈。
他必须要明白,排练不认真,不付出,是没有机会上台演出的。
比起一次“圆满”的毕业仪式,我更希望他获得真实的成长:学会面对和承担自己的过错,懂得为自己为团队负责,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如果我现在维护他,力争让他上台演出,
也许老师会包容他的调皮捣蛋,
也许观众会因为他的不合拍而哈哈一笑,觉得他很可爱,
也许他同样能得到掌声,老师的,观众的,我的,
因为太多的鼓励式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鼓励,要包容,孩子还小嘛,何必非要这么较真,伤了孩子的自信心,留下永远的遗憾?
于是我们无不小心翼翼地,为孩子打造着一个无限宽容的粉红色世界。
可是如果说毕业是一场走向独立的仪式,那么我想,掀掉这层保护罩,让他面对和接受真实的世界,就是最好的仪式。
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不努力不认真,就是没有回报的,不刻苦不练习,就是没有上台机会的,不能够团队协作,就是不被团体认可的,这就是他即将要面对的真实。
而这一次毕业演出的遗憾,
反而让他与演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小果上小学以后,他选学了喜欢的乐器,加入了清华附小金帆民乐团,练习乐器非常刻苦,一直都是乐团的小首席,赢得了很多的演出机会,12岁获得北京市最佳艺术之星称号,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独奏表演,随小学和附中乐团出访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最让我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对于团队意识,对于集体荣誉,对于责任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担当。
记得是三年级那年夏天,北京市的艺术展演节,参赛曲目是《秦王点兵》,孩子们表演的服装是夹棉的“铠甲”,演出结束,孩子脱下演出服,全身都是小红点,衣服能拧出“水”原来不是耸人听闻。真心佩服,他在台上没有一丁点儿多余的小动作。
拿到他的演出照片,我问:“哎呀,你们的衣服都一样,妈妈找不到你站在哪里呢?”
“妈妈,你看腿就能找到,那个腿绷得最直的,站的最端正的就是你儿子!”
我的眼泪又一次喷涌而出,这一次是为他骄傲。
此后,我都是根据舞台上或者照片中的站姿来找到他表演的小身影。
一路走来,不论比赛和演出规模大小,小果都会非常认真地准备,胸有成竹去迎战。
也许最开始的努力,是因为那场遗憾而不甘心,
但现在,认真对待演出已经是他深入骨子里的自律。
正是靠着这自律,让他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现在的小果
距缺席的那场幼儿园毕业表演,时隔12年。
儿子早已原谅了妈妈的“狠心”和“不留情面”。我也渐渐释怀因我造成的他童年这次不算小的遗憾。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爱子心切的妈妈。爸爸妈妈们,有感于毕业季,我想对你们说:
我们永远爱孩子,却不能永远守护。
爱,也有原则,否则可能会收获一个巨婴或妈宝。
孩子每一次毕业,意味着与我们的每一次分离,他要独自去走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毕业的意义。
更新预告
25
星期二
2019年6月
幼儿园7月工作重点更新啦!
夏季水游戏、护理工作、
毕业相册创意方案……
全部打包,等待查收!
6月25日重磅上线,
跟“萌娃们”一起迎毕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