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对待孩子要温柔,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自由自在地玩耍,而虎妈蔡美儿为她的孩子制定了非常严苛的家规,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甚至不允许参加没有意义的聚会。
2011年虎妈蔡美儿的育儿回忆录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妈战歌》重磅上市,引发全美乃至全球东西方教育之争,她的教育方式被有些人认为“丧心病狂“,一转眼八年过去了,两个女儿长大了,她们成才了吗?
令人惊叹的是:两个女儿都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大女儿索菲娅在高中时期就一直成绩优异,顺利进入哈佛,大学毕业后在耶鲁法学院深造,读完了研究生,后来自己决定参加美国军队,为国家效力,现在是一名二级少尉。小女儿露露也从哈佛毕业,决定先实习一年再继续深造。
对于虎妈的教育方式,见仁见智,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教育方法不可能雷同,成才的道路方法千万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1、关于第一名的讨论
林清玄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发现很多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排名第7名到第17名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无独有偶,白岩松的儿子参加中考之前,白岩松跟他开玩笑说“你要是考了第一名,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儿子是众所周知的“学霸”,在英国就读名校。
虎妈大女儿索菲娅的童年时光可以说是非常忙碌的,18个月认字母表,3岁读《小妇人》并学钢琴,14岁在卡耐基音乐大厅演奏。她曾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输给韩国小朋友,屈居第二。当晚蔡美儿即命女儿每晚做试卷20张,张张100道速算,蔡美儿则在一旁掐秒表计时。经一周强化训练,Sophia次次考试稳拿第一。
虎妈这种想得第一的竞争意识非常强烈,也并不妨碍孩子成才,有的时候教育方式真的是要根据孩子个人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特别想争第一,性格比较要强上进,家长也可以鼓励,努力了得不到第一也要释然。
2、与时俱进
小女儿与大女儿索菲亚的性格不同,在青春期更加自我和叛逆,也会让虎妈头疼。在小女儿露露16岁的时候,有天在餐厅里积怨爆发,把玻璃杯摔地满地都是,虎妈没有生气,而是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要改进了,最终,小女儿露露也从哈弗毕业,决定先实习一年再继续深造。
教育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墨守成规解决不了孩子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青春期,孩子渴望独立自主,自感长大又未真正地成熟,更容易和父母产生摩擦,这个时候更要做个智慧的父母,见招拆招,软硬兼施,此时的孩子也特别善变,不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适当的危机感有时会让孩子努力改变,争取得到你的爱。
3、逼孩子一把
虎妈的大女儿在7岁时因一首钢琴曲没弹好,就被罚从晚饭后一直练琴到深夜,期间还不能喝水和上厕所。孩子学习某种特长可能因为劳累困顿,也可能碰到瓶颈无法提高不想学了,妈妈要顶住压力,力劝孩子要坚持,发挥家长的威力,甚至要逼孩子一把,让她猛醒。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听了刘星说的这一番话,妈妈无语。
孩子小时候还不知道坚持的重要性,当长大后没有出众的特长时,自己就会感到后悔,还会埋怨妈妈为什么没有逼着学。相反,如果孩子长大后有一门傲人的特长,自己陶冶其中,增加艺术修养,也能给孩子带来一种明星效应,孩子就会感激父母,幸亏妈妈当初坚持让我学下去。
4、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妈妈的耳濡目染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成长。虎妈在妈妈和事业的双重身份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两位哈佛女儿,自己也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多部畅销书作家。
虎妈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复制,我们也不能断章取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习精华,领会理念,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断摸索,找出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用爱和理解灌溉孩子的心灵,有深厚的爱做后盾,孩子就会自信满满,敢于挑战,不畏惧困难,先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再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我是胡萝卜妈妈,70后俩娃妈妈,大孩子小宝宝的育儿知识尽在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