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了来自6所知名幼儿园的园长给家长们推荐好书。
作为本省名园长工作室的领衔人以及当地的学科带头人,6位园长数十年于一日致力于幼儿教育工作,对幼儿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今天她们专门为家长朋友们精选了一些关于自我成长和育儿类的好书,让我们跟随这些名园长们,一起在书中找寻自己,追寻教育的真谛!
一、《自驱型成长》
作者: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
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荐书人:陈彩霞
江苏省泰兴市育红幼儿园园长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自我驱动,就像给人生安装了一台永动机。想知道如何让孩子更自律、更有学习主动性吗?这是一本讲原理、讲方法、干货满满的育儿好书,一本能减轻父母焦虑感的育儿书。
长期生活在父母控制之下的孩子,承受着严重或是慢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正是抑郁和焦虑的重要来源。
家长要学会退一步,让孩子自己听自己的话,自己守自己的规矩,从而让孩子根据自己抉择的结果进行自我评定,不断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扮演顾问的角色。这种模式的父母,不会逼迫孩子,而是支持孩子,尊重孩子,并允许孩子犯错。
家长要认清事实,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长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压力问题,焦虑是会传染的,然而安心也会传染。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本书还针对游戏上瘾、不爱写作业等一些常见的问题,给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每一部分的最后,都会有“今晚怎么做”的练习。
最后,送给所有父母共勉:父母最成功的是,成为让孩子安心的父母,并让孩子努力活出她自己!
二、《正面管教》
作者:简·尼尔森 (Jane Nelsen)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荐书人:陈果
广东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幼儿园园长
接触到这本《正面管教》是因为“樊登读书”栏目的推荐,在其推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当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误的。
比如说孩子不守时,孩子喜欢吃零食,孩子跟父母对着干,爱玩手机等等。每一件事让父母都觉得没法解决,无比痛苦,这个时候你的方法就一定错了。
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用丰富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积极向上的能力。
教育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爱有方,方有爱,所有的爱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去表达,所有的教育沟通也要以爱为出发点,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三、《完整的成长》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荐书人:李佳
与其说这是一本为儿童写的书,不如说是写给成人的。
读这本书,你会明白完整的成长不是简单的身体的完整,完整成长的核心点在精神胚胎和自我。在自我精神胚胎的引领下,通过生命年龄的不同阶段,创造出完整的自我。
读这本书,你会明白身体的自由是走向人的起始。禁锢一个人,禁锢一个人的身体,也将意味着剥夺了他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发展。
读这本书,你会明白感觉不可能被人代替完成,也不可能被人教出来或是被人灌输进去,它是自己内在世界发生的生命体验。
读罢此书,你会惊叹,原本自己曾经认为的对孩子的“无私”给予,只不过是自己的自以为是罢了,甚至成了对孩子发展的桎梏。
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预言文化会成为一个监狱。
读罢此书,你会叩问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是不是成了禁锢孩子的牢笼?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身体的主人,他自己心理的主人,他自己认知的主人,他自己精神的主人,让他成为完整的自己,而你也将在其中获得不一样的新生。
四、《如何给孩子读绘本》
作者:松居直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荐书人:刘雯
我们大人带孩子读绘本,经常只读文字,往往忽视了绘本中的插图,但作为阅读绘本的重要部分,我们一定要学会读图,松居直通过对《在森林里》《小黑鱼》《狼和七只小羊》等经典名作的画面分析,将绘本的精彩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真正掌握读图的要诀。
在给孩子读绘本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朗诵时的声音和表情,用身体和心灵去感知绘本,让孩子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当孩子沉醉其中时,大人只需好好讲述故事,不要干扰他们的想象活动。
此外,这本书还非常专业地介绍了优秀绘本的创作过程和构成要素,并且通俗易懂地传达了童书中的“儿童本位”理念,让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读绘本。
这本书能唤醒我们的内在小孩,它让我们明白:读童书既是读给孩子,也是读给自己。
五、《谁最高》
作者:梅子涵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荐书人:杨俊梅
安徽安庆市墨子巷幼儿园园长
当你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是不是被充满童趣而又温馨的画面设计所吸引。如果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置身其中,细细品读,就能够在童趣中读出梅子涵老师想表达的一些儿童哲学。
本书的画面主题突出,色彩明朗,在一次次比高矮中,传递出儿童对高矮探究的兴趣,将抽象化的数概念融入到有趣的情节中,“比高矮”的现象和方法可见、可操作。
常态化的比高矮因为小猫而打破,最矮的小猫跳上椅子、桌子、柜子变成了最高的;而“我”也因为像小树一样在不断长高。
这样的画面符合儿童的奇思妙想,也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思维之窗:万物既有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跳出规律的固有思维模式,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惊喜,“相对高度”会在我们阅读过程中有所发现。
因此,阅读一定不仅仅读图中可见的画面语言,还应该陪伴儿童用他们的视角、他们的心思去探究画面隐藏的很多小秘密,用文学作品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呈现更多“小猫”的惊喜。
六、《童年的秘密》
作者:蒙台梭利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荐书人:曾春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沙龙会上,童年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现在的孩子,却好像和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活动。很多时候都不被理解,被嗤之以鼻。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缺爱、亲密恐惧、暴力倾向、抑郁症,现代精神问题的根源,都能追溯到我们的童年。
书中详尽地讲述到儿童的成长有其内心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有意识、自主地、独立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来获得。
成人要做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尽量少的限制和指导他们,儿童会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成长起来。
以上这些书籍
您想最先看哪一本呢
若您也有相关的好书推荐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分享哦
亿童父母学园
科学育儿助成长·亲子互动共发展
<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