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棉妈
昨天带孩子去村边的小广场玩儿,偶遇叔叔家的堂弟。
表弟毕业后在村里一家企业上班,工资刚好够自己开销,去年冬天买了一辆代步车,晚上下班后有时候会跟朋友出去聚餐。
跟堂弟聊天时问到结婚的话题,堂弟说:我先不结婚,结婚太难了,我一同事,比我小两岁已经是俩孩子的爹了,现在我那个同事每天就是上班回家、回家上班,也不能出去玩儿!相比这种生活,我宁愿过不结婚不上班的生活。
堂弟接着又说:你知道那个新闻里面40岁不工作不结婚的男子吗?靠父母每个月给的800块钱零花钱过日子,这男人就是我的梦想,要不是怕我爹揍我,我也想这么过!
听完堂弟这么说,真的是大吃一惊,想起来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新闻,说是虽然现在农村很多男性娶不上媳妇,我们都以为现在是男多女少,剩男很多,但调查显示大龄剩女的数据也很多,博主给出的解释是:很多女性要求男人全款买房,结婚后需要男人既能赚钱养家,又能做家务带娃,还得将父母贡献出来给媳妇用,男人又不是傻的,他又不缺祖宗,所以很多大龄女性也剩下来。
现在想想或许也是这个道理,所以那个40岁不上班不结婚天天啃老打游戏的男子活成了现在中年男子羡慕的对象。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同学家里三个男孩儿,只有同学学习最好,当年考大学考上了省重点,父母本以为将来小儿子能够“出人头地”,不曾想同学毕业后也走上了不工作、不结婚、打游戏啃老的日子。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为什么我们千辛万苦养大的孩子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呢?
-
最应该反思的是父母
有些想法应该有所改变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很多人都对这句的理解有所偏差,这句话本意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决心,本意是国家再困再难也不能减少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而当下很多家长把这句话理解成要创造一切条件富养孩子。
尤其是那些本身家境一般的家庭,为了富养孩子,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努力工作,想尽办法让孩子们追求时尚,跟上时代,于是有的父母靠捡废品、卖废品省吃俭用给孩子买苹果手机、苹果电脑,也有的孩子为了攀比偷偷卖肾、借网络贷款为自己买奢侈品。
当然也有一种孩子选择毕业即躺平,不顾世俗的眼光而选择啃老。
-
教育孩子切莫“本末倒置”
在学历至上的年代,很多家长都把学习看在第一位,只要学习好,哪怕其他方面什么都不会也可以。
小区有个孩子,学习特别好,经常考年级第一,但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残废”,并不是身体有残疾,而是因为这个孩子除了学习好以外,其他什么都不会,连鞋带开了也不会自己系鞋带,而那个时候这个孩子已经上初三了。中考但时候孩子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因为没有生活能力,妈妈只好放下工作选择陪读。
大学期间有个校友也是如此,大学开学后,校友的母亲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读,期间有事儿回家一趟,校友迟迟无法适应校园生活,总是打电话哭着找母亲,无奈之下母亲又过来陪读。
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毕业之后是否会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谋生呢?
很欣赏高考状元杨晨煜妈妈说的话:一定要在孩子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前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监督的过程很难,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所以学习这件事情,一定是先有好习惯、好性格,才有好成绩的,如果一味追求好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那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
真正的教育是舍得用孩子
宠大的孩子是废物,用大的孩子是人物,我们越舍得用孩子,孩子能力越强。
高考结束了,很多孩子过上了“吃饭、玩手机、睡觉、挨骂”的生活,网络上也很多这样的段子,但娱乐之后我们也应该反思,高考结束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们已然成年,在父母那个年代可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了,而现在的孩子依旧处于象牙塔中。
很多父母一边责备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一边又心疼孩子,什么都舍不得让孩子做。
有个邻居,每天天不亮起床去别人的田里帮工,忙活半天只能赚30元左右,孩子今年高考结束就开启了吹着空调玩儿手机的生活。
真的很想劝她:富养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做到的。学会用孩子,舍得让孩子吃苦才是有远见的家长该做的事情。
孩子总有一天会自己走上社会,自己去面对自己的道路,父母无法永远陪伴孩子,我们现在越舍得用孩子,孩子的阅历就会越多,将来走上社会才会游刃有余。
《触龙说赵太后》里面说: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如果真的爱孩子,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心里插着把刀看孩子吃苦的父母,而是不是想尽办法为孩子建立温室,毕竟我们普通父母是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无菌的温室环境的。
一分钟认识我:
我是棉妈,高级家庭亲子教育指导师、育儿博主,全网50w+粉丝
全平台50w+粉丝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