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读书读到的好东西,喜欢记下来。有时翻着再读,发现比之前更懂其中的含义了。下面这些,分享给你。
01
《爱的艺术》
作者/埃利希·弗洛姆
尊重,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
尊重,是要努力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他自己。
我希望有一个被我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
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只有当我自己达到独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想去控制和利用别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尊重才成为可能。
爱的要素之一是了解,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
我只有以他人的眼光看待对方,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才能了解对方。譬如:我可以知道这个人在生气,即使他自己不表露出来。但我还可以进一步去了解他,然后就知道,他很害怕和不安,他感到孤独和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样我就明白他的生气只是他内部更深东西的反映,这时我眼中的他不再是一个发怒的人,而是一个处在恐惧和惶恐不安之中受苦的人。
02
弟弟说:“刚才上坡的地方,一只老鼠跳到筛子里,吃了一块,跑了。”
03
作者/芭芭拉·帕特森
如果我们是给孩子一些建议,告诉他们怎么去玩某个玩具,就可以让游戏不中断地继续下去。
把“不可以”留到孩子做危险的事情或毁坏他人物品的时候说,因为这才是真正需要说“不”的时候。
04
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
尊重孩子,并不是做什么不同寻常的事啊。
05
大人和孩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总在不断犯错误。
这和我们懂多少知识没有关系。当我们接受这个现实,就可以把这些看成生命中必经的过程,也是一个有趣的学习机会。
06
作者/李跃儿
只要有人群活动就必须有原则。
原则是为了让人不再付出太多心力和时间去互相冲击和沟通,所以在群体生活中必须有供不同思想、不同性情的人能协同行动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原则。
实际上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需要原则,有了原则才会感到安心,否则不知道自己可以离开安全边界多远,可以使自己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与群体不一致也不会被群体遗弃。
李跃儿老师著作
便捷购买
▼
《直击育儿痛点》
42问 解答学龄前家长常见育儿困惑
▼
《直击育儿痛点》购课须知
1. 课程形式:线上视频课程
共42节,有效期365天,可反复播放观看。
2. 上线时间:2020年6月18日开始
3. 适合人群:0-12岁孩子的家长、幼教同行以及所有对儿童教育感兴趣的人
4. 课程定价:原价398元 现价198元
5. 报名通道:请直接登录「跃儿学堂」APP购买
6. 听课地址:登录「跃儿学堂」APP –「成长」板块-「贾博士对话马老师直击育儿痛点」,随时随地学习。
下载「跃儿学堂」APP,可在您的手机应用商店搜索「跃儿学堂」或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
7. 购课须知: 购课成功即开通课程,不支持退费。
8. 咨询: 微信添加「跃儿学堂小助手」:yueerxuetang1
咨询时间:工作日9点-18点
● 延展阅读,点标题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