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小石头妈(李跃儿教育论坛版主)
1、压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管理它
正在修炼过程中的家长可能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就是遇事时本来想发火,但为了孩子,尽量压制住了。
可是事情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我们压制了半天,然后会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爆发了,而且更猛烈,更让孩子不明所以然。
后来才知道,原来情绪是要先认识再疏导再解决,一词概括之,就是管理。
再后来发现,这一对词真是适用于很多地方,比如对一个好动的孩子,你不能总是压制他不让他动,相反要帮助他管理好他的生活,才能做到动静相宜;再比如说孩子上了小学,玩耍和学习时间的安排,与其列个计划刻板地压制着孩子,不如帮助孩子学习管理它,这样时间应用起来会更灵活,更有效率。
所以,现在有人说教育别拧巴,咱别总想压制住自己,压制住孩子,放开心怀,找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时间、财务、身体的方法,才是正途。
2、认为孩子只要自信就行了
自信本来挺好一词,但现在好象越来越误用了。自信本意的确本义是自己相信自己。但凡事,真的是自己相信自己就行了吗?
象我,从小一只耳朵失聪,我爸妈告诉我要相信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于是硬生生地帮我先了英语这专业。但事实是当环境一嘈杂,我就听不出别人的声音,只能看到对方嘴在动。这时,再怎么相信自己也没有。于是每当我做翻译时,我就心惊胆战地。回避了多年后,终于转行。
儿子从小就坚信自己会游泳,直到有一次跳到游泳池里差点被淹着,才意识到自己不会游。朋友对她孩子有一阵最苦恼的是孩子真是太自信了。70分的水平,就敢号称90多分的水平。她费了好大的精力,让孩子明白了目前所处的位置,然后找到方向和目标,开始努力。
如果为了让孩子自信,而夸大孩子的能力,掩盖孩子的不足,那像是为孩子建筑了一个没有根基的大楼。
而自知就不一样了,在对自己有正确认知判断的情况下,要不扬长避短,要不提升所短,逐渐地改善自己。这时,或许孩子的起点很低,他也是自信的,因为他相信改进自己的能力。
所以,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的。如果自信是能力超强的发动机,那么自知则是能稳稳托住它的底座和能量供应系统。
3、想对孩子放手,却成了放任
有的教育理念认为,相信孩子内心有个强大的自我成长机制,可以自己随着现实和时间养成一切该有的习惯。比如说,小学生家长在孩子学习上面完全放手,不提醒。事实是,孩子并不能只靠自己,就成长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当孩子能力还达不到的情况下,就一味地放手,那就是放任了,就相当于把孩子扔到沙漠里,没有方向,没有工具,那么得到的只有失败和受挫。
儿子小学上到现在,早上时间是他叫我走,因为无论是生理发育还是此前的准备,他有能力去管理时间,所以我放手。但有人问,孩子两岁,可以在时间上放手吗?我们想象一下,这时放手的后果,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那会怎么样啊。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逐渐放手,而不是放任。
4、认为孩子一定要刻苦,享受是没出息的
从小到大,我们都这样被教育的:人要刻苦努力,不要贪图享受。你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内心中也这么认为,只有刻苦努力才会有出息,而享受总是和怕吃苦相联系的,是没出息的表现。
可是,随着内心越来越释放,我发现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好好地享受生活。享受于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享受和家人朋友有一段美好的时光,享受成长过后平和的感觉,享受在帮助他人以后的充实感、价值感……
当一个人知道有很多美好可以享受时,才会将梦想转化为奋斗目标。人是为了享受而努力的,而不是为了刻苦而努力的。当初那些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时,他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一幅大家能平和安宁享受生活的美好画面。
儿子会享受生活,他会不怕麻烦地认真地刷出浴缸,然后放上热水,自己美美地泡一个澡;他会自己在累的时候,去厨房给自己做一道小吃,为了这个,他会仔细听别人讲怎么做;他会在写作业时为自己端盘子水果,做几道题,奖励自己一下……
因为这样,我知道他以后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他会想很多办法来解决自己的不舒服,他也会为了更好的享受去付出努力。
5、把投射当作孩子的感受
记得在儿子还小的时候,我的心在很多时候还是被“正确”控制着,也就是很硬。慢慢地,我的心开始柔软,开始能感受到儿子的心情。
但也记得因为我小时候受父母管制特别多,所以,当爸爸一对儿子严厉时,我就会认为儿子会感觉非常压抑。但事实并非如此,儿子跟爸爸相处并没有多大的不愉快,相反,我的某些患得患失,却让孩子无所适从。
慢慢地,我知道了,我认为的出现在儿子身上的痛苦,其实是我的投射。我自认为我感受到了他。投射其实是我的感受,而并非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实,是我自己的感受的一种泛化。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去感受他的真实。
如果问我怎么样避免投射,面对真实的自己、解开心结,可能很难一下子做到,但我们觉察到,就是改变的开始。
⊙ 本文为李网论坛版主小石头妈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并注明转自李跃儿芭学园 和芭学园微信号lyrbaxue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