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语言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武进区卜弋中心幼儿园 刘侃 【内容摘要】 《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在本文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营造幼儿创造的氛围,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引发幼儿创造动机。 【关键词】 教师语言 幼儿 美术活动 指导 【正文】 美术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教育活动,美术教育也被公认为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发的运用线、色表现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往往不受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束缚,也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说幼儿是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进行着创造。学龄前期的幼儿虽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及理解能力,然而这时的幼儿,尚不能完全自如地运用和理解成人的语言符号,但对于与他们生活相关、与他们理解水平相近的语言,持有较高的兴趣,并能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所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用具体、形象富有启发、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更加清楚明白地理解创造的意图,再加以为幼儿营造适合其创造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信心,引发幼儿创造的动机,教师再从旁点拨幼儿的创造困惑,这样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1、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营造幼儿创造的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情感上特别的依恋,对环境特别敏感,尤其是小班的幼儿,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幼儿情绪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则教室的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使用亲切、平等、幽默的语言,让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情绪上轻松愉快,心理上如沐春风,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表达上做到流畅自如。 如何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为幼儿营造创造的氛围呢?我们首先给幼儿正确定位:“幼儿是完整的人,有权享受与成人相等的尊重与权力,并因为生理上的弱小理应得到更多的爱护。”同时给自己正确定位:“教师并非高大完美指令者而是幼儿的协作者、帮助者、然后才是指导者。”我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讨论时、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与美术创造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例如指导幼儿开展手工活动《撕贴瓶花》时,我和幼儿一起布置花店,共同讨论:“你觉得什么 花最美,为什么美?”画房子时我让幼儿先搭建各种房子,再对幼儿说:“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房子的画法?”讨论中我不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幼儿,听到他们的不同意见时,我不急于指正或轻易反驳,而是用平等探讨的口吻让幼儿自己寻找正确答案,这样他们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创作思路源源不断。 2、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 ,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活动,是具有指向性的创造活动,这个指向性实际上是教师设计的创造意图,如何将这个创造意图传导给幼儿,语言传达是其中难度最高,最直接、便捷的方法,幼儿对成人化的、干涩的语言符号缺少耐心,不易理解,教师必须使用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通俗易懂的、形象具体的语言让幼儿直截了当地明白活动的创造意图。 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幼儿的生活世界与大人相比是较为浅显简单的,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使幼儿的创造活动基于教材之上,又发散于无限的想象空间之中。当幼儿对人物的表情创造不尽人意时,我开展了一次“下雨的时候”的活动,假设在下大雨的时候,小动物们出现了许多困难,大家焦虑踌躇,解决困难时又获得了快意。设想具体的一个一个情节,并观察面部的表情变化,启发他们边讲边表现出来。再者,在他们幼稚的心里,世上的一切物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在语言中经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幼儿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幼儿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当我把蜜蜂比作“蜜蜂宝宝”时,幼儿会让它们害羞、哭泣,和蝴蝶、蜜蜂做游戏等。当我把花儿比作“花姐姐”时,幼儿会把它们比作花房子,给“蜜蜂宝宝”遮风挡雨。 在想幼儿讲述创造意图时,将讲述的语言精简成以动词、名词为主的句子,并将动词、名词以象声词、叠声词的形式出现,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创造意图,更有助幼儿浮想联翩。 3、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的思想行为,鼓励能给予幼儿一种肯定的信心,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都得到信心的激励。孩子有天资差异的存在,老师在活动中要找出不易为常人所发现的创造金点,并肆意夸张:“真不错,你的这一处和别人都不一样,很有创造性。”这样的语言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他会在创造活动中竭尽全力。有的孩子天生爱创造,善于创造,然而他超一般人的奇特想象创造往往不受同伴和老师的接纳,有时甚至排斥,老师用语言对他的大胆无忌给予支持、鼓励,这不但增强此类幼儿的创造反应,而且会影响到全体幼儿,使他们也敢于创造、敢于表达,形成创造氛围。 创造性活动具有探索性、尝试性的特点,因此,与他伴随的经常是失败。我给孩子经常性的鼓励是:“没关系,你做得很好,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 4.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引发幼儿创造动机。 人类与生俱来潜伏着创造的动机,如同播有种子的土地一样,一旦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水分充沛,种子便会生根、开花结果。如何使创造的种子萌动,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创造活动。 示范讲解中教师对现有的知识应有开放的态度,对已有定义的知识不作封闭性陈述,而是在陈述知识的同时要有一种质疑和探究的态度。我在指导幼儿画鱼时,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鱼,要求幼儿回家观察家里的观赏鱼,或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到菜市场观察鱼,到 公园观看各种各样的鱼,在电视录像里观看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海鱼,然后在班上交流心得。幼儿有了鱼的知识也学会了画鱼,于是我以“神奇的鱼”为题,创造出与真实的鱼既相似又有别的鱼及完全超越真实鱼的“想象鱼”。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常常会处于一种创造的兴奋之中,随着手部描画的深入,创造的兴奋会渐渐褪色,随之会产生创造的困惑踌躇, 教师应该始终是幼儿创造的鼓动者、导引者。这时应注意观察幼儿作品,从中寻找创造的火星以燃起新的创造火花,可以说幼儿是天生的创造者,创造从他们的作品中可随处可取,只是幼儿不能常明确地意识到。如一位幼儿画太阳时,将太阳涂成紫色,无论幼儿是出于什么动机,教师都应该无忌的夸奖和鼓励他:“你的太阳变成了紫色,肯定是有什么原因,你能告诉大家吗?这里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神奇的故事,你画出来好不好?”幼儿立刻产生了新的创作动机,如此循环,收益不浅。教师适时的提醒鼓励能激起他们新的创造热情。 通过自己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摸索和实践,我真切的感到教师优美富有创意、童趣的语言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根点燃创造的导火线,是创造融入幼儿行为的媒介,是创造不断优化的阶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多注意运用自己优美、有创意的语言,来不断提高幼儿作画的热情和兴趣,让每一个孩子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七彩的童年! 武进区卜弋中心幼儿园 刘侃 【内容摘要】 《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在本文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营造幼儿创造的氛围,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引发幼儿创造动机。 【关键词】 教师语言 幼儿 美术活动 指导 【正文】 美术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教育活动,美术教育也被公认为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发的运用线、色表现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往往不受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束缚,也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说幼儿是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进行着创造。学龄前期的幼儿虽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及理解能力,然而这时的幼儿,尚不能完全自如地运用和理解成人的语言符号,但对于与他们生活相关、与他们理解水平相近的语言,持有较高的兴趣,并能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所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用具体、形象富有启发、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更加清楚明白地理解创造的意图,再加以为幼儿营造适合其创造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信心,引发幼儿创造的动机,教师再从旁点拨幼儿的创造困惑,这样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1、用和蔼可亲的语言,营造幼儿创造的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情感上特别的依恋,对环境特别敏感,尤其是小班的幼儿,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幼儿情绪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则教室的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使用亲切、平等、幽默的语言,让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情绪上轻松愉快,心理上如沐春风,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表达上做到流畅自如。 如何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为幼儿营造创造的氛围呢?我们首先给 幼儿正确定位:“幼儿是完整的人,有权享受与成人相等的尊重与权力,并因为生理上的弱小理应得到更多的爱护。”同时给自己正确定位:“教师并非高大完美指令者而是幼儿的协作者、帮助者、然后才是指导者。”我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讨论时、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与美术创造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例如指导幼儿开展手工活动《撕贴瓶花》时,我和幼儿一起布置花店,共同讨论:“你觉得什么花最美,为什么美?”画房子时我让幼儿先搭建各种房子,再对幼儿说:“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房子的画法?”讨论中我不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幼儿,听到他们的不同意见时,我不急于指正或轻易反驳,而是用平等探讨的口吻让幼儿自己寻找正确答案,这样他们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创作思路源源不断。 2、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 ,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活动,是具有指向性的创造活动,这个指向性实际上是教师设计的创造意图,如何将这个创造意图传导给幼儿,语言传达是其中难度最高,最直接、便捷的方法,幼儿对成人化的、干涩的语言符号缺少耐心,不易理解,教师必须使用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通俗易懂的、形象具体的语言让幼儿直截了当地明白活动的创造意图。 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幼儿的生活世界与大人相比是较为浅显简单的,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使幼儿的创造活动基于教材之上,又发散于无限的想象空间之中。当幼儿对人物的表情创造不尽人意时,我开展了一次“下雨的时候”的活动,假设在下大雨的时候,小动物们出现了许多困难,大家焦虑踌躇,解决困难时又获得了快意。设想具体的一个一个情节,并观察面部的表情变化,启发他们边讲边表现出来。再者,在他们幼稚的心里,世上的一切物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在语言中经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幼儿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幼儿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当我把蜜蜂比作“蜜蜂宝宝”时,幼儿会让它们害羞、哭泣,和蝴蝶、蜜蜂做游戏等。当我把花儿比作“花姐姐”时,幼儿会把它们比作花房子,给“蜜蜂宝宝”遮风挡雨。 在想幼儿讲述创造意图时,将讲述的语言精简成以动词、名词为主的句子,并将动词、名词以象声词、叠声词的形式出现,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创造意图,更有助幼儿浮想联翩。 3、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的思想行为,鼓励能给予幼儿一种肯定的信心,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都得到信心的激励。孩子有天资差异的存在,老师在活动中要找出不易为常人所发现的创造金点,并肆意夸张:“真不错,你的这一处和别人都不一样,很有创造性。”这样的语言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他会在创造活动中竭尽全力。有的孩子天生爱创造,善于创造,然而他超一般人的奇特想象创造往往不受同伴和老师的接纳,有时甚至排斥,老师用语言对他的大胆无忌给予支持、鼓励,这不但增强此类幼儿的创造反应,而且会影响到全体幼儿,使他们也敢于创造、敢于表达,形成创造氛围。 创造性活动具有探索性、尝试性的特点,因此,与他伴随的经常是失败。我给孩子经常性的鼓励是:“没关系,你做得很好,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 4.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引发幼儿创造动机。 人类与生俱来潜伏着创造的动机,如同播有种子的土地一样,一旦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水分充沛,种子便会生根、开花结果。如何使创造的种子萌动,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 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创造活动。 示范讲解中教师对现有的知识应有开放的态度,对已有定义的知识不作封闭性陈述,而是在陈述知识的同时要有一种质疑和探究的态度。我在指导幼儿画鱼时,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鱼,要求幼儿回家观察家里的观赏鱼,或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到菜市场观察鱼,到公园观看各种各样的鱼,在电视录像里观看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海鱼,然后在班上交流心得。幼儿有了鱼的知识也学会了画鱼,于是我以“神奇的鱼”为题,创造出与真实的鱼既相似又有别的鱼及完全超越真实鱼的“想象鱼”。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常常会处于一种创造的兴奋之中,随着手部描画的深入,创造的兴奋会渐渐褪色,随之会产生创造的困惑踌躇, 教师应该始终是幼儿创造的鼓动者、导引者。这时应注意观察幼儿作品,从中寻找创造的火星以燃起新的创造火花,可以说幼儿是天生的创造者,创造从他们的作品中可随处可取,只是幼儿不能常明确地意识到。如一位幼儿画太阳时,将太阳涂成紫色,无论幼儿是出于什么动机,教师都应该无忌的夸奖和鼓励他:“你的太阳变成了紫色,肯定是有什么原因,你能告诉大家吗?这里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神奇的故事,你画出来好不好?”幼儿立刻产生了新的创作动机,如此循环,收益不浅。教师适时的提醒鼓励能激起他们新的创造热情。 通过自己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摸索和实践,我真切的感到教师优美富有创意、童趣的语言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根点燃创造的导火线,是创造融入幼儿行为的媒介,是创造不断优化的阶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多注意运用自己优美、有创意的语言,来不断提高幼儿作画的热情和兴趣,让每一个孩子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七彩的童年!
【浅谈教师语言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