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假,总会有一些家长一声不响的就安排孩子转园了,这个问题让不少园长非常头疼,也让老师们感到非常失落。
今天,哈奇乐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孩子应不应该轻易转园?
SCHOOL LIFE
路途遥远
家长刚开始觉得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就是距离远。但抱着只要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大人费点事也无妨的心态,可是真正每天接送才知道,大人孩子都辛苦。
所以选园标准之一就是离家近。
理念分歧
幼儿园的办园思路和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设想不一致。
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得到自由的发展,在快乐中享受童年。但是幼儿园强调知识习得,这样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产生冲突,自然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的。
强烈逆反
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表现为极度逆反;或者在老师面前很乖,回到家里出奇地疯,说明孩子白天过得很压抑。时间长了有可能造成性格问题或心理疾病。
上述是一些硬性的难以逆转的问题,也有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些情况:
“问题孩子”影响班级
班级里会有一个爱尖叫、用打人、咬人解决问题的“问题孩子”。
家长担心时间长了,自己的孩子受欺负,被影响,所以想换幼儿园。但为什么要拿别的孩子的问题来为难自己的孩子?
解决方式:
家长要和班级老师积极沟通,反映自己的担忧,也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讨论遇到“问题孩子”的问题行为,如何合理应对,这也是为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上进行正确的示范。
有的家长不能接受班里的“特殊儿童”,尤其是有障碍、自闭症等的孩子,而选择换幼儿园。
这就更加没必要了,这样做会给孩子的心里埋下“远离特殊人士”的种子。当下国家大力扶持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出现也是教育进步的体现。
解决方式: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与这些“特殊儿童”平等、友好地共处,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善良心。
教师偏心
有些小班孩子在学校总是喊饿,或者经常尿裤子….
老师偏心,总是会和那几位家长聊天,不能很好地照顾其他能力比较好的孩子。
这里要替老师们“伸冤”一下,孩子年龄还小,有时候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特别是小班刚入园,孩子容易生病反复。老师肯定想照顾好每个孩子,但难免忙中有疏。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没有到要换幼儿园的地步。
解决方式:
家长一方面要教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多和班上老师保持及时的沟通交流哦~
和老师或其他家长有矛盾
这个原由就有些任性了,因为自己和老师或者其他家长产生了矛盾(误会)就将孩子转离幼儿园。出现矛盾很正常,重要的是沟通并化解,而不是逃避。化解矛盾的过程也是在给孩子树立榜样的过程,如果因为大人的矛盾连累孩子,完全没有必要。
教师师德问题
孩子回家说:老师“打”我,我不想上幼儿园。
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实际情况!不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教师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类似惩罚、虐待孩子的情况,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解决方式:
家长最好能把此事告知园方,有时候可能只是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有时候可能是对老师的动作有所曲解,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教师有师德问题,相信幼儿园会对这种事做出公正的处罚,更好地保护每个小朋友。
上面几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大多数所谓的“问题”都没有到要孩子转幼儿园地步,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
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孩子需要重新熟悉不同的老师、小朋友、环境,也需要慢慢适应不同幼儿园的差异,这无疑加大了孩子的压力。严重的话,会让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
不利于身心发展
无论孩子在一个多好的幼儿园,也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一出现类似的问题就转园,不要说孩子吃不消,家长也很伤神。如果在一个地方深入不下去,孩子的心里会不踏实,也会有动荡的感觉,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人际交往压力
转园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困扰是人际环境的适应压力。孩子在入园后慢慢就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这些好朋友甚至会成为孩子去幼儿园的动力。熟悉人际环境中的安全感,在陌生环境里需要重新建立,这种压力可能会引起孩子行为上退缩等情况的出现。
认知冲突
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班级,在教育方式上也有许多不同,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认知冲突,教育的连续性也容易被打破。
文字丨源于网络
图片丨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的每一次分享、在看与点赞,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