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以下内容来自 东方娃娃-保育教育
字数:4328字
备注:本文来自《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托育聊天室栏目,作者均为SECEE学前教育能量站成员。
前言
面对喜欢“有样学样”的孩子
教师该怎么办?
2岁的乐乐非常喜欢模仿,模仿老师和同伴的语言、动作,甚至模仿一些不良行为。比如:集体活动时其他幼儿随意跑动,他会跟着跑;有幼儿在地上乱爬,他也跟着一起爬;个别幼儿遇到问题后大喊大叫,他就算没事也会跟着一起喊叫。
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从问题行为的源头去劝诫,我们也对乐乐进行了多次引导、教育,但收效甚微。所以想请大家帮帮忙支支招:面对喜欢“有样学样”的孩子,教师该怎么办?
01
“不良行为”真的不良吗?
作者:江苏省射阳县教育局 费文成
话题描述中“乐乐有时会模仿一些不良行为”,然而,这些行为真的不良吗?跑动、在地上爬、喊叫等行为本身对幼儿的动作发展和情绪表达是有所助益的,或许只是在成人视角下和安静的情境中才显示出“不良”。因此,不良并非行为本身具有的属性,而是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和所处的情境。
在成人控制的世界里,儿童的很多行为会被贴上“不良”的标签并且遭到压制,然而正是这种不被允许会让幼儿对此感到新鲜,甚至想要打破禁忌。
托班的幼儿正处于爱模仿的发展阶段,其模仿行为多是源于本能的好奇和探索的需要,不分善恶。幼儿通过模仿获得经验、学习动作和语言,自主进行心理建构,这是他们独特且有效的社会性观察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同、欣赏和尊重幼儿的模仿行为,看到具体行为背后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机会,而需要注意和破局的关键在于当下的情境。
2~3 岁幼儿常常会做出一些与当前情境不符的动作,或延续上一个情境中的行为。这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幼儿对行为与情境的适宜性认知、情境变换的适应能力尚在初步发展中,需要成人加强其对行为意义的认识及与情境的联系,引导幼儿认识到不同情境对行为有不同要求。比如:身体运动活动中的跑动行为出现在讲故事活动中,或许就变得不再适宜。
我们可从对情境的“动和静”的理解、判断入手,通过采用“动静对对碰”游戏帮助幼儿加深对一日活动中不同环节的情境认知。首先,在活动室的显眼处放置一个动静选择表,通过集体讨论活动加以介绍并引导幼儿思考、判断。之后,在一日生活的不同环节中,邀请幼儿根据情境从“动”和“静”图片卡中选择其一放入卡槽,并说一说当下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该游戏不仅有助于加强幼儿对情境的进一步认识,还能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不断发挥隐性的教育作用。
面对个别比较活跃的幼儿,我们还可以商量设置只属于他的特定手势,作为彼此的秘密沟通方式,使该幼儿感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加深师幼间的情感联结。
02
模仿有因,“对症下药”
作者: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蔡厝港分校 赵晗宇
模仿行为是幼儿进行世界探究及验证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他们的模仿行为就是想验证自己的认知,或是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幼儿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和需求,是教师多次引导无效且不良行为继续的原因所在。下面将结合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给出一些解决策略:
1. 关系为本
托班阶段的幼儿大多刚独自进入园所生活,与家人的分离容易让其缺乏安全感。教师可先通过“尊重的(respectful)、回应的(responsive)、相互的(reciprocal)”的 3R 原则与幼儿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幼儿在有情感寄托、产生安全感的基础之上,愿意信任教师及所处环境,身心放松地跟随一日流程自主、快乐地进行活动。
2. 放松心态,接纳幼儿多种探索方式
2~3 岁幼儿活泼好动,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很难坐在某处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与教师互动、学习。一日活动往往都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幼儿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常常使他们根据兴趣采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因此,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应转变心态,多给自己和幼儿一些空间和时间,对幼儿各式各样的自由探索给予充分的理解,对幼儿做出的不当行为能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过分着急、放大。
3. 基于观察的“对症下药”
与幼儿相处时,教师需格外警惕“主观臆断”加“先入为主”。当幼儿模仿不良行为时,不妨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不加干扰地观察一段时间,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需求及起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 制定规则,明确行为底线
良好的活动规则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有利于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当幼儿初从家庭步入托育园所,必定受到各自家庭养育的影响,进而生成不同的行为模式。教师需根据幼儿状况及需求制定相关的活动规则,让幼儿提前熟悉、适应。如该年龄段幼儿在家不愿坐在餐椅上进食,很多家长便端着饭碗追喂,在一开始入园用餐时不免也会跑来跑去。若这种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其他同伴就会默认此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继而出现模仿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应提早明确各活动环节的行为准则,在个别幼儿做出与准则不符的行为时及时制止,并通过多次重复规则,在幼儿做出正确行为时适当鼓励加以强化,进而减少其他幼儿模仿的可能。
5. 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平和
幼儿的情绪与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教师情绪的影响,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成人的情绪情感变化,但尚不知如何分析、应对。当幼儿做出不良行为时,教师的语言呵斥或无意义的惩罚往往收效甚微,因为被制止的幼儿并不明白教师的真实意图,只是一味地恐惧、慌张。教师应保持以平和的语气与幼儿对话,同其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鼓励幼儿用同样平和的语言或方式表达自身的需求或情感,以此共同面对解决问题。
6. 做好家园共育
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习惯以获取更多信息,从而和家长一同探讨应对策略,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回访,根据幼儿的情况动态调整应对之策。另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
03
引导幼儿关注行为后果
作者: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李 点
1. 原因探析
首先,幼儿通过模仿认识世界,但观察习得容易流于表面。依据幼儿注意的心理特点,加之认知经验有限,他们只能注意到外部较为表面的特征,容易被外部非常明显的刺激所吸引。例如:深受幼儿喜欢的英雄奥特曼,往往造成幼儿习得了不少攻击性行为,其保护人类的英勇行为却被忽略了。
其次,幼儿的模仿行为除了出于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可能是为了获得成人与同伴的关注。案例中模仿别人大喊大叫的幼儿可能就是发现该行为可以引得周围同伴大笑,引得教师关注,才会进行模仿。
最后,幼儿在模仿时没有关注行为后果。案例中模仿不良行为的乐乐也许仅仅觉得对方的行为好玩,又也许是看到那个跑动的幼儿受到教师的关注才去模仿,尚未意识到自身行为对身边的其他同伴、教师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对策建议
第一,引导幼儿关注内在品质。如:幼儿喜欢模仿奥特曼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英雄”“勇敢”“正义”等形象与品质,引导幼儿观察习得积极的一面。
第二,不过度回应幼儿的消极模仿。如果经过一番观察和分析,得知幼儿这样做就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关注,教师应警觉该现象并在一日生活中给予幼儿应有的关注,尽量避免不断回应幼儿模仿的不良行为。即使是教师的消极回应,对于幼儿模仿不良行为而言也是一种刺激强化。
第三,采用“我的信息”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行为后果。“我的信息”是一种不以指责和命令别人来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向模仿不良行为的幼儿传达周围人的感受,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托马斯·戈登指出“我的信息”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分别为具体说明不能接受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这个行为对自己的具体影响。针对在班级内模仿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可采用该方法引导幼儿关注到自身行为的影响,如:“哎呀,这里太吵了,我都读不下去了,为了让大家都听到,我只能提高音量,我的喉咙都痛了。”
04
把握模仿敏感期的教育契机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 曾馨仪
模仿是幼儿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在2岁左右最明显,也是幼儿生命的内在需求和学习的临界点,幼儿通过模仿完成对自己身体和行为的确认,再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出来,直至形成自己的特质模仿才会消失。模仿行为的发生让幼儿更快地习得行为,减少学习的摸索和时间成本,当幼儿开始出现模仿行为时,表明他的心智已经逐渐成长到可以通过观察领悟和掌握某些行为的阶段。我们可采用以下策略,利用幼儿的模仿心理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幼儿通常会模仿一些显性、鲜明的行为,选择模仿他所喜欢、关注的人,进而通过模仿引起同伴和照料者的注
意,拉进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乐乐的模仿行为正是他表达对同伴的喜欢、希望引起教师关注的一种表现。当教师发现幼儿做得好时要及时鼓励表扬,集体讨论该行为带给大家的感受、值得学习的地方。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处于以自我为中心、以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好坏是非的前习俗水平的幼儿来说,这有助于形成幼儿乐施向善的心理倾向,促进同伴间相互学习和模仿优秀的行为。同时,教师是幼儿在园生活中照顾、接触最多的人,其言语和行为都可能会引发幼儿的模仿,并在模仿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须多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学习榜样。
2. 了解需求,正向引导
因幼儿尚未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会不经意间模仿一些不良行为,如:文中的乐乐喜欢模仿同伴随意跑动、在地上爬、大喊大叫等,需要教师及时劝阻,帮助幼儿辨别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我们可先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接纳这一行为,理解模仿是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蹲下身来去了解他为什么想要模仿这个行为,这个行为有什么特别之处,幼儿的内在需求是什么,然后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个行为是否合适,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在对话和尝试中支持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对行为的自我认知,也许比直接阻止幼儿模仿行为的发生更加有效。
模仿是幼儿早期从内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的尝试,幼儿通过模仿不断更新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也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建构。我们要做的是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满足其模仿需要,并适时地正向引导,帮助幼儿在模仿中完成早期对自身行为与意识的自我建构,静待花开。
05
“悟”模仿行为,做有效引导
陕西省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二幼儿园 马 雪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语言发展尚不成熟,幼儿常常通过观察和行为模仿进行学习并建构自身的认知经验。同伴模仿是幼儿心理发展、社会交往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外化行为表现,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实现社会化发展。但由于幼儿年龄尚小,认知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模仿同伴不良行为习惯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当幼儿模仿同伴的不良行为时,教师应当及时干预,采取正向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比如集体活动跟随其他幼儿随意跑动时,如果教师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幼儿很可能产生恐惧心理,造成内心的自卑或抗拒。其实可尝试换另一种方式,采用随机教育,将行为事件转换成幼儿日常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请小朋友们快看,我们班出现了两只小鸭子在赛跑,可是班里有一些危险的物品,如果不小心绊倒了,你们猜这两只小鸭子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通过幼儿自主发言、同伴讨论、观看相关教育视频、教师讲解等形式,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使“两只小鸭子”主动意识到不良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另外,同伴模仿是幼儿之间学习与交往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同伴交往机会。当身处一个温暖、充满爱的班级中,幼儿很容易潜移默化间学会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帮助同伴递毛巾、学会排队、协助教师捡残渣等,进而学会辨别是非,体验与他人、集体友好相处、共同游戏的愉悦。
更多专业内容,详见《保育与教育》
作者/ SECEE学前能量站团队
编辑/ 能量老师
图片/ 保育与教育
设计/ 芊初
主编/ 牛牛博士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