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亲子LIF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UyMjYzMg==&mid=2247486980&idx=1&sn=18f177c8aaa00ca5380a5ae0c1d42358
第一篇
|
【专家出招】 |
黄 琼(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卫生习惯
●名称:保护眼睛
●材料:眼罩、故事《眼镜公主》、护眼棋、护眼操等
●做法:
1.眼睛很重要
(1)蒙眼走:用干净的眼罩蒙住眼睛,引导孩子在行走中感受视障人士的不便,体验拥有健康眼睛的重要性。
(2)听故事:亲子共读《眼镜公主》,了解导致近视的原因。
2.护眼小妙招
(1)正姿势:在光线适宜的地方阅读或涂鸦,眼睛与纸张保持30cm的距离,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如必须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日累计不宜超过一小时)。
(2)远眺望:每次阅读、涂鸦活动结束后,向户外绿色植物远眺1分钟以上。
(3)护眼操:每天上下午定时学做护眼操。
←点一点,看视频
(4)亮眼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C、D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牛奶、胡萝卜和深色蔬菜等。
3.巩固好习惯
(1)护眼谣:朗读护眼谣,巩固用眼好习惯。
(2)护眼棋:在亲子游戏中巩固正确的护眼方法。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学会方法:让孩子知道眼睛是最重要的身体器官之一,从小学会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好方法,并持之以恒。
2.榜样示范:成人要以身作则,注意用眼卫生,如与孩子一起向外远眺等。
3.鼓励强化:及时表扬和强化孩子正确的用眼行为,以形成良好习惯。
作者:浦东新区顾路幼儿园 顾燕丽
生活安排
●名称:饲养小动物
●材料:小动物(小乌龟、小金鱼、小蝌蚪、蚕宝宝、小狗等);饲养容器、清洁工具
●做法:
1.关爱照料:每天给家里的小动物喂食、清洁等,学习照料。
2.观察记录:观察小动物的特征和变化,用图画、符号、照片等方式记录。
3.亲子互动:说说、聊聊小动物的趣事与问题。
●价值: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关爱动物的情感,满足孩子倾诉和陪伴的需求。
2.引发孩子对动物特征和变化的持续探索,发展观察比较、发现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发孩子对生命的关注,初步感受动物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提 示
1.交流互动:成人可与孩子讨论饲养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如“小动物喜欢吃什么”“今天它有变化吗”等,还可结合疫情,看看人与动物的电影、绘本,聊聊怎么保护动物。
2.适龄适宜:小年龄孩子以观察喂食为主,与家人一起照料;鼓励大年龄孩子自主照料、观察记录、提出问题、查找信息等。
3.安全卫生: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动物粪便,定期对宠物狗等进行驱虫、检查和疫苗接种;孩子应在成人看护下与小动物接触,勤洗手。
4.善待动物:尊重不同动物的习性,养成关爱动物的情感和行为。
照片提供:嘉定区红石路幼儿园 林嘉乐
作者:嘉定区红石路幼儿园 金春亚
趣味饮食
●名称:南瓜汤
●材料:绘本《南瓜汤》、南瓜、黄油、淀粉、盐
←点一点,看视频
●做法:
1.阅读绘本:熟悉三位主人公在制作南瓜汤时的不同角色,与孩子讨论并分工,允许孩子选择他想做的事,如切南瓜、搅拌南瓜泥、加水、装盆等。
2.准备南瓜泥:将南瓜去皮去籽,和孩子一起将南瓜切成块状,放入蒸锅蒸软,然后放入搅拌机加适量水搅碎,或者直接捣烂。
3.制作南瓜汤:将南瓜泥倒入汤锅中,加水煮开后适当搅拌,以防南瓜泥粘锅(可以让孩子当“大厨”搅拌南瓜泥);按个人口味加入黄油、盐,并用淀粉勾芡。
●价值:
1.一家人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制作南瓜汤、享受美味,让孩子体验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和亲子情感。
2.挖、切、拌等动作,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使其感受劳动的快乐。
提 示
1.观察全程:为孩子提供专用的小刀、小盘以及一个踩脚凳,让他能观察、参与整个制作过程,获得真切具体的生活体验。
2.说说做做:通过制作过程中的表达和品尝美味后的交流,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南瓜南瓜切小块,我学松鼠搅一搅”等。
视频提供: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蔡璟烨 曹安祈
作者: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蔡璟烨
第二篇
|
【专家出招】 |
王 菁(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员)
器械运动
●名称:抹布总动员
●材料:抹布若干(建议尺寸:大抹布为40cm*50cm,小抹布为20cm*20cm)
●玩法:
1.小雪人:每只脚各踩一块抹布,双脚交替滑动前行。
2.爬行小猴:手膝或手脚着地,四个着地点各“踩”一块抹布,手膝或手脚交替向前爬行。
3.小汽车:孩子坐在抹布变成的“小汽车”上,家长当“司机”,双手拉着孩子的手向前滑行。
提 示
1.“小雪人”活动考验孩子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与协调性,开始游戏时可适当放慢速度或微微屈膝,避免滑倒。
2.“爬行小猴”活动的难度可逐步递增,如从手膝着地爬行,过渡到手脚着地屈膝爬,增加孩子运动的信心。
3.本活动可以将做家务和运动合二为一,在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劳动的同时锻炼身体。
←点一点,看视频
视频提供: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 安齐家庭
作者: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 吉梦青
徒手运动
●名称:垫上运动
●材料:瑜伽垫
●玩法:
1.俯卧击掌:保持俯卧撑动作,伸出手臂,交叉击掌;年龄较小、尚无法做支撑动作的孩子,可以先俯卧在地玩游戏。
2.平板支撑:呈俯卧姿势,用脚趾和前臂支撑身体,尽量保持动作,比比谁持续的时间长,可以进行亲子比赛。
3.拉大锯: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伸直双腿,家长拉着孩子的双手,两人来回拉送,做锯木头状。
4.俯卧撑:躯干笔直,双腿微开,双手和肩膀保持同宽,手臂稍微弯曲,降低身体,尽量贴近地面,然后再恢复到起始动作。
5.抓小鱼:家长用身体搭一张“渔网”,孩子扮演“小鱼”爬来爬去,避免被“渔网”抓住。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垫上运动能增强孩子的四肢支撑力量及协调能力,家长可根据自己及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以上几种玩法进行选择或组合。
2.做平板支撑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肘关节、肩关节与身体是否保持直角,提醒孩子保持身体挺直以保护腰背部,无法承重时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
视频提供:黄浦区瑞金一路幼儿园 石栩嘉家庭
作者:黄浦区瑞金一路幼儿园 郑黎清
操节
●名称:小兵操
●做法:
小兵操共有五节:1.看望远镜 2.拿手枪 3.开炮艇 4.做骑兵 5.敬礼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通过模仿解放军叔叔的本领,发展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
2.家长与孩子一起跟着音乐的节拍做动作、念儿歌,过程中有情感交流,让做操变得更有乐趣。
3.学会“小兵操”后,建议每天让孩子做1~2遍。
视频提供:徐汇区上海幼儿园 瞿祎澄家庭
作者:徐汇区上海幼儿园
第三篇
|
【专家出招】 |
徐则民(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特教部主任)
●名称:爱吃水果的牛
●价值:
当大家都感冒的时候,只有一头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它为大家提供了各种“水果牛奶”,最终帮助大家治好了感冒。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水果的外形特征;出人意料的情节又可以让孩子明白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对健康的好处,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点一点,听故事
提 示
1.可以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与孩子讨论:大家都生病了,为什么只有这头牛没有生病?爱吃水果的牛挤出了什么口味的牛奶?你喜欢喝什么口味的牛奶?大家的感冒是怎么好起来的?在讨论中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家长与孩子一起玩“水果游戏”,巩固与拓展孩子对水果的认知经验。
作者:黄浦区南京东路幼儿园 陈佳昕
●名称:玩具总动员
●价值:
一张手工纸在不断折叠的过程中可以变成一个又一个好玩的“玩具”,鼓励孩子发现其中的每一个变化,感受折纸的奇妙。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数数,从一张纸到一张桌子,一共需要折几步?变出了哪些好玩的东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折出的每一步“像什么”,充分发展孩子的借形想象能力。
2.对于5~6岁的孩子,可以鼓励他大胆表达自己是如何折出“房子”“风车”“鲨鱼”“帆船”“桌子”的。说清楚制作过程,有助于孩子积累“说明性语言”。
3.鼓励孩子动手尝试折折玩玩,并大胆折出不同的东西。
作者:上海市民办东展幼儿园 张晨华
●名称:把“彩虹”搬回家
●价值:
怎样把“彩虹”搬回家?生活中的哪些材料能变出“彩虹”?通过三个小实验,孩子能看见“彩虹”、感受“彩虹”,从而获得水的折射、光影变化、糖果溶化、纸张吸水等经验,激活孩子的好奇心。
提 示
1.选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和孩子一起玩“寻找彩虹”的游戏。给两个透明水瓶缓缓注水,引导孩子发现变化。实验中,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哪个瓶子的光影里会出现彩虹”“彩虹是怎么出现的”“能不能让彩虹变大”等问题,鼓励孩子思考,并发现水的折射和光影变化的关系。
(1)将高矮不一的塑料瓶放在阳光直射的桌面上。
(2)慢慢注入水并观察比较。
(3)彩虹会出现在哪个瓶子的光影里呢?
(4)试试用手在瓶身的不同位置挡住阳光。
(5)找找阳光通过瓶子的哪个部位会出现彩虹。
(6)怎样让彩虹变大?试试摇动瓶身,改变角度。
2.“糖豆彩虹”能让孩子看见糖豆溶化的过程。实验前,可以鼓励孩子大胆预测:“倒入温水后会出现什么状况?”“倒入冷水会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孩子在比较中发现差异。使用温水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烫到。
准备:温水、圆形白盘、彩虹糖
(1)将彩虹糖摆放在圆盘里,围成一个圈。
(2)将温水缓缓注入盘子中间。
(3)慢慢的,盘子里形成了漂亮的糖豆彩虹。
3.“色素彩虹”适合孩子独立操作。可引导孩子观察水的渗透性和棉柔巾的吸水现象;比较餐巾纸、棉柔纸巾、A4纸等纸张中哪种最容易出现“色素彩虹”,发现不同材质的纸张吸水性不同的有趣现象。
←点一点,看视频
作者:浦东新区紫叶幼儿园 宋侃侃
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李胤珩
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梁辰歆家长
●名称:厨房音乐会
●价值:
喜欢敲敲打打各种物品是孩子的天性。把锅碗瓢盆当做“乐器”,让孩子在自由表现音乐节奏、创编各种肢体动作的同时,体验多元表达的乐趣。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鼓励孩子认真倾听厨具发出的不同“音色”,并自己决定用什么“乐器”参与演奏。可以一人选择一件厨具,也可以一人选择多件厨具,轮流敲打。
2.选择孩子熟悉、喜欢的音乐,可以让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游戏;选择不同风格的乐曲,有助于孩子思考选择哪些“乐器”更适合;全家一起表演时,可以鼓励孩子利用厨具发出的不同声音创编不同的节奏型,还可以创编一些即兴的动作,边奏边跳,体验共同演奏的快乐。
3.要提供安全的厨具或餐具,避免安全隐患。
4.除了厨具,可以发出有趣声音的物品还有很多,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敲击键盘的声音、摇矿泉水的声音、拉拉链的声音……让孩子拥有会发现、会倾听的小耳朵,感受生活中的无限美好。
视频提供:荷花池幼儿园 许煜 陈小梦
作者: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名称:和纸杯玩游戏
●价值:
纸杯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用品。在纸杯上写上数字,可以让“数字纸杯”成为“玩具”,玩出多个和数有关的游戏,帮助孩子巩固数数、凑数等数经验,激发数字学习的兴趣。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小兔找杯子”更适合5~6岁的孩子。游戏不仅需要孩子拥有“5的组成”经验,还需要孩子选择方向和线路,确保走过对应的格数能得到需要的数字,完成凑数。
2.“纸杯接龙”适合3~6岁的孩子。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会更关注自己手中纸杯的颜色、数字是否可以完成接龙;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或许还会关注对方手中纸杯的数字和颜色,机智地出一个让对方无法接龙的纸杯,从而获胜。
3.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提供数量适宜的纸杯以及纸杯上的数字来支持孩子游戏。玩“小兔找杯子”时,纸杯上的数字建议控制在6以内;玩“纸杯接龙”时,纸杯上的数字不宜超过10。
4.建议亲子共同观看视频,鼓励孩子说一说看到的游戏材料、游戏过程以及游戏规则,这样的“阅读”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分析、推理及表达能力。
5.可以和孩子一起创编新的游戏玩法。比如,有家庭就为“数字纸杯”添加一个写有“单”“双”字的骰子,和孩子一起玩“抢单双数”的游戏;也有家庭玩“找相邻数”“凑10”等游戏。
6.玩“数字纸杯”游戏时,不要急于以结果来评价孩子,应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其真正获得数学经验和游戏获胜的智慧。
作者: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李祎超
●名称:数开心果
●价值:
用开心果作为游戏材料,在舀一舀、数一数中鼓励孩子目测数群、比多少,发展孩子的数数能力。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鼓励孩子一同参与开心果、餐盘以及摇铃等材料的准备,提醒孩子关注材料用品的清洁卫生,也不要忘记洗手。
2.游戏过程中,家长可多与孩子互动交流,如“你用什么方法数开心果”“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快速正确地数数”,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数数方法,并逐步积累目测数群,尝试两个两个数、三个三个数、五个五个数等数数方法。游戏中还可以让孩子说说开心果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进一步拓展数经验。
3.可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提供不同的勺子来游戏。大小、形状、材质不同的勺子对手部肌肉的挑战也不同,并会带来开心果总数的差异,总数越大对孩子目测数群以及快速数数的挑战越大。
视频提供: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祝悦闻
作者: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汤金岚
第四篇
|
【专家出招】 |
龚 敏(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
作息衔接
●名称:动植物养成记
●材料:
1.自制动植物观察记录表
2.记录工具:画笔、贴纸、图章等
3.照料工具:小铲子、洒水壶、镊子、手套等
●玩法:
1. 讨论并选择一个照料对象
可以是家中已有的动植物。
2. 制作动植物照料记录表
和孩子一起讨论一天中什么时候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观察和陪伴动物玩耍等,并根据时间顺序制作记录表,用敲章、贴贴纸或简单的图符进行记录。
3. 制作成长小日志
鼓励孩子用喜欢的方式(拍照、视频或绘画等)制作动植物成长日志,每周、每月可以看日志,说说被照料“宝贝”的生长过程和期间发生的事情。
提 示
1.通过有计划地照顾动植物,了解生命的成长与变化,在每天定时的照料、记录与分享中养成规律作息与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2.培养坚持做一件事的秩序感、目的性,为开学生活做好准备。
3.可以和家长一起查阅资料,知道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的最佳时间。
作者: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沈 滢
情感衔接
●名称:幼儿园地图
●材料:
1.绘画工具: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2.积木
3.有关幼儿园的场景照片
●玩法:
1.一起聊天:回忆幼儿园里有哪些地方?分别在什么位置?
2.参考幼儿园场景照片,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区域位置和路线,最后添画、绘制幼儿园地形图。
3.画 “小人”,将“小人”摆放在幼儿园地形图上,说说“小人”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4.结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孩子摆放小人,说说不同时间“小人”分别在干什么?
5.运用积木搭建幼儿园的活动场景,交流曾经在哪里发生过的趣事。
提 示
1.不能如期开学,但是孩子对幼儿园依然充满了期待,通过回忆唤起孩子的归属感和集体意识。
2.绘制幼儿园地形图让孩子对幼儿园户外、室内的方位有初步的认识。不求画得如何正确,重在孩子的情感表达。
3.运用小人、搭建幼儿园,回忆在幼儿园时的快乐时光,萌发期待回幼儿园上学的愿望。
4.绘制地图适合大班孩子。小中班孩子可以回忆讲述,由家长帮助绘制,满足表达与唤起记忆的需求。
作者: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 巢燕 李立早 朱夏艳
能力衔接
●名称:家庭趣事
●材料:纸、笔、色子、九宫格等
●玩法:
1.卡片游戏:亲子绘制家庭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卡片,孩子随意选择,根据卡片内容连词成句,说一句简单的话(卡片也可用骰子代替,扔骰子玩游戏)。
2.我画你猜:全家每人用纸记录下当天的几件事。将画面朝下,彼此随意翻开其中一张,共同进行解读,猜测记录内容。表达接近本意的为佳。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可以将记录纸收集起来,用夹子夹好,过几天后设计一个封面,自制《家庭日记》书。
3.九宫格日记:建议大班孩子操作。亲子共同回忆家庭生活,讨论各种小事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放满9个为止。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提 示
1.督促孩子仔细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积极沟通与互动。看图讲述需要仔细观察、分析推理、清晰完整流畅地表达,使之与幼儿园“天气预报”“新闻坊”“班级日记”等活动做好能力上的衔接。
2.互动分享的家庭趣事应为积极向上的内容,可采用照片或视频等多种记录方式。小班孩子要鼓励其想说愿说多说,说清楚即可。中班孩子思维快于语言,要提醒他们想好再说,注意表达的完整性。大班孩子词语丰富、要鼓励他们用“因为……所以……”等复句表达。
3.大年龄孩子还可以邀请同伴进行“云分享”。拉近同伴间距离,为开学后的共同生活做好情感准备。
作者: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钱 蕾
编辑: 黄 铮、王 坚、刘 宣、陆怡君、沈 晔
美编: 陆 晨
系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