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小衔接 | 由“课间十分钟不能‘玩’”引发的学习活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小衔接 | 由“课间十分钟不能‘玩’”引发的学习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郑佳雯 马鲁静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


幼小衔接 | 由“课间十分钟不能‘玩’”引发的学习活动-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又到了大班下学期,我们按常规开展幼小衔接系列课程,这期间进行了“参观小学”“模拟小课堂”“竞选小班长”等活动。在参观小学、采访哥哥姐姐之后,我们发现,孩子们担心的问题集中在: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可以干什么。

幼小衔接 | 由“课间十分钟不能‘玩’”引发的学习活动-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课间十分钟”能做游戏吗


一个午后,乐乐和悠悠用小茶杯接水喝。乐乐说:“这个小茶杯和我家的茶杯一样,我们可以坐在小沙发上喝茶。”悠悠问:“就像我爷爷喝功夫茶一样吗?”乐乐说:“哎呀,不是喝功夫茶,是喝下午茶。”两个孩子一边聊天,一边悠闲地喝茶。不一会儿,他们又在小沙发上玩了起来,乐乐当爸爸,悠悠当小客人。小客人去做客,爸爸热情地招呼客人,并泡茶给客人喝。

 

看着孩子们游戏,我对他们提了一个问题:“没有玩具,能做游戏吗?” 不料孩子们却向我提了更多的问题: “没有玩具的游戏,应该是一个人玩、两个人玩,还是三个人玩呢?”“没有玩具,我们可以玩些什么呢?”“没有玩具,会比有玩具玩得开心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给孩子们布置了双休日小任务:收集“没有玩具的游戏”。周末过后,孩子们带回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一张张字条上记录着孩子们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没有玩具的游戏”:弹纸球、抢椅子、跨大步、抢手绢、打仗游戏……

 

我特意准备了一块公告栏,请大家把字条贴在上面,然后用讨论和投票的方式从中选出喜欢的“无玩具”游戏。入选的游戏有拷贝不走样、石头剪刀布、木头人、你做我猜、传悄悄话等。


在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幼儿一致认为: 虽然没有玩具作为游戏道具,但是周围的环境,如教室里的凳子或桌子、墙壁或地面等都能成为游戏的辅助材料。有的幼儿将目光聚焦在触手可及的物品上,如一份报纸、一支粉笔、一个小盒子等,甚至是毫不起眼的一团纸也可以作为游戏的道具。一个幼儿说:“没有玩具,我可以和好朋友玩石头剪刀布。” 


可以怎么玩


有了游戏的内容,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玩了起来。可没过多久,就有孩子跑到我跟前来抱怨:“老师,教室太小了,他们老是跑到我们这里来!”这时,有一个孩子提议:“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原来,孩子们一致认为: “在外面玩,一定比在教室里更开心!”于是,大家跑到户外继续玩游戏。

 

不一会儿,原本对到户外做游戏信心满满的孩子们发现,游戏效果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好,原因是大家还是挤在一个地方做游戏。一些孩子讨论起来:“还有哪里可以玩呢?”“梧桐树下可以玩吗?”“走道里可以玩吗?”一个孩子提议说:“哎呀,要是有张地图就好啦!我们去游乐场玩都是看着地图的。”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可以通过一张《幼儿园小地图》来引导孩子做一次实地调查——在哪里玩最合适?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幼儿园小地图》,让孩子们边看地图,边寻找与地图对应的场地。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除了草坪之外,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让大家做游戏,如红色砖地、塑胶场地、小花园, 甚至校门前的树荫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此,关于游戏场地的问题,在大家的实地考察中迎刃而解了。有了这么多可供游戏的场地,没想到孩子们又陷入了“选择困难”,于是,一场有关“最佳场地”的辩论赛开始了。孩子们在辩论中发现最佳游戏场地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其次空间要大一些。

 

孩子们继续玩着他们的游戏,但新的状况又出现了:一些游戏替代物成了供不应求的“大热门”,该怎么办呢?

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轮流玩。”另一个孩子说:“就像图书馆里的借书证一样做张租借卡吧。”在商量后,孩子们自制了“材料超市租借卡”。接下来,孩子们又推选出了“游戏管理员”,负责维护秩序,协调解决小冲突和小争议。孩子们还决定这个岗位由大家轮流担任。


从游戏场地的选择到如何有秩序地玩,这些在游戏中发生的问题都是每个幼儿亲历的,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 关注着幼儿的行动,仅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一些建议和支持。由下而上的游戏规则是幼儿自己制订的,规则便从“要我遵守”转变成了“我要遵守”。让幼儿拥有如何去解决困难的经历是非常有意义的。


“课间十分钟”怎么合理安排


孩子们发现,课间十分钟过得很快,每次游戏临近结束,都会出现“我还没小便”“快来帮我一起收东西呀”“我还没有玩好呀”等情景。显然,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中更关注如何玩,忽视了生活料理这件事。“课间十分钟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再次引导孩子们讨论。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可做可不做?经过归纳,孩子们发现:喝水、如厕、整理衣服、和好朋友说悄悄话、做游戏等都是“课间十分钟”可以做的事。

 

我拿出了一个小闹钟,采用计时的方法再次让孩子们进行现场模拟。计时一开始,孩子们便忙碌起来,有的先玩游戏,然后匆忙去厕所;有的先去厕所,再慢悠悠地去喝茶;有的先找同伴聊天,再去厕所排队……结果,很多孩子在十分钟内没做完想做的事。

 

最后,我帮助孩子们整理出了一张“课间十分钟活动流程图”,用箭头提示做事的先后顺序,并且建议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十分钟时间有多长,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我用形象化的游戏方式让幼儿进行体验,知道在十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并通过收集、整理、汇总和尝试,在事件与时间之间建立联系。可以说,这是一个幼儿自己完成的对有序、安全、快乐、有意义的“课间十分钟”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由问题引发的幼儿自我学习的过程。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内容有删减,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小衔接 | 由“课间十分钟不能‘玩’”引发的学习活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