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祎超(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积累按物体大小进行比较的经验,幼儿能在3个学具中找到最大的、最小的”,这是小班上学期数学领域的重点内容。结合“戴高帽”游戏的玩法,我设计了游戏材料“套碗”。
预设玩法为:根据游戏卡要求的位置、颜色,选择大小、数量合适的套碗摆放。游戏中有6~8个套碗,但游戏卡中只涉及4~6个套碗,还有几个套碗到哪儿去了呢?这就需要幼儿利用“大套小”的方法,将较小的、不需要的套碗藏在大套碗里。
为什么“套碗”不受欢迎?
套碗的颜色鲜艳,大小非常适合幼儿把玩,而且“大套小”的玩法就像变魔术一样。这么有趣的玩具,孩子们肯定喜欢!
我将套碗投放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区域中,开始观察孩子们的操作情况。观察中我发现:
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够看懂并根据题卡的要求,按“大套小”的方式尝试操作;能力中等的孩子能按照题卡对应颜色、方位简单摆放套碗;能力较弱的孩子无法理解游戏的玩法。最让我沮丧的是:大部分孩子在操作了一次之后再也没有来玩过。这是为什么呢?
小班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但面对自己不熟悉、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他们则不会有探索的热情和兴趣。“套碗”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距很远,游戏集中凸显“比较大小”的数学元素,使得游戏缺乏情境性,充满了“作业感”,因此不受孩子欢迎。
为什么“蛋糕店”缺乏挑战性?
反思之后,我决定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尝试调整游戏材料。上学期亲子活动时,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烘焙馆做了美味的蛋糕,他们至今还念念不忘。结合本月我班进行的主题“好吃的食物”,我将“套碗”调整为“做蛋糕”。
我选取了大小不同的套杯,在外部包裹海绵纸,做成奶油蛋糕和巧克力蛋糕的样子,同时结合蛋糕制作的工艺,将原先“大套小”的要求调整为“小叠大”。
调整后,我将蛋糕投放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区域中,“蛋糕店”开业啦!我设想着孩子们一边快乐地制作和售卖蛋糕,一边积累“比较大小”的数学经验……我观察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小静是蛋糕店的蛋糕师,源元进来说想买一个三层蛋糕,小静马上动手制作蛋糕。她先把一块“大蛋糕”放进托盘,再在上面放了一块“小蛋糕”,最后把“中蛋糕”放在最上面。
咦,好像不太对!小静迅速将“中蛋糕”和“小蛋糕”拿下来。她将两块蛋糕并列在一起比了比,然后重新组合。三层蛋糕做好啦,源元拿着蛋糕满意地离开。
虽然我设想的场景出现了,但随着游戏的深入,我发现孩子的游戏行为悄然发生了变化,幼儿由热衷操作向乐于交往转变,游戏的重点转移到了游戏情境上,即“怎样才能使蛋糕店更受顾客的欢迎”等。显然,“小叠大”的游戏方式对孩子来说缺乏挑战性,使游戏偏离了原来的学习目标。
针对数学个别化学习活动而言,幼儿的学习应该是有目标的,游戏材料的挑战性就意味着有效帮助幼儿积累数学经验,如果材料的难度与幼儿目前的发展水平是等同的,那么幼儿的操作等于是在重复已知经验,数学学习从何而来?
从“套碗”到“美味蛋糕”
为了增加游戏的挑战性,我在“做蛋糕”中增加辅助材料——订单。在订单里,卡通人物会针对蛋糕的数量、层数提出不同的要求。孩子们将根据这一要求运用“大套小”“小叠大”等经验进行游戏。
订单设计好了,有的客人想用三块蛋糕制作一个双层蛋糕;有的客人想用四块蛋糕制作一个三层蛋糕。孩子们如果想要制作出符合客人要求的蛋糕,就一定会接受挑战,即将多余的蛋糕藏在其他蛋糕中,并且将蛋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叠放起来。调整后,我又重新开始观察。
活动一开始,小杰根据订单的提示,拿了三块蛋糕,分别是“大咖啡”“中奶油”和“中咖啡”。接着,小杰根据提示,尝试将三块蛋糕组合成双层蛋糕。摆弄了很久,双层蛋糕终于组合好啦!
咦,蛋糕怎么上面大,下面小?小杰盯着蛋糕看了一会儿,自己也觉得不合适,就把蛋糕拆了下来,重新叠放。不一会儿,漂亮的双层蛋糕重新做好了。
随着孩子们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要,我还尝试投放了空白订单,将游戏的主动权放手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设计订单,邀请同伴制作蛋糕。游戏依然在进行,我的观察还在继续……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在园积累数学经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充满趣味、挑战、凸显数学功能的游戏材料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将被运用于不同的环节之中,帮助幼儿更为灵活地运用习得的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助推幼儿的发展。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