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伴随改变而来的,还有创新。我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不仅形成了园所特色,还给孩子带去了快乐与发展。
────────────
文 / 徐则民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托幼》相约名师专栏作者
每学期,幼儿园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同行,大家迫不及待地看着、听着、记着,操持着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和录音笔,恨不能把所有的一切都收入囊中……
很多次在伴随大家观摩时,我听到了这样的议论:
“瞧人家,班额数控制得多好!我们班级要是人少点,啥问题都解决喽!”
“呀,这材料多棒啊!我们咋没有呢?老师,这东西去哪里买啊?”
“嗬,这教室真大啊,怪不得角色游戏做得那么好!我们那地方实在太小,游戏都不能开展!”……
说实话,偶尔听到一 两次这样的感慨,我能够理解,因为,谁都希望在一个场地宽敞、材料丰富、班额适当的环境中工作。可是,当如此抱怨或羡慕一遍遍地重复出现,尤其是居然还成为不少园长、教师认定的阻碍保教质量提升的障碍时,我的心被揪了起来。我开始有了这样的反问:
在同一所幼儿园里,当场地、材料、班额数等条件都基本相同时,是否意味着该园所有班级的保教质量达到了同一水平?
如果一个地区都按一定的标准来配置幼儿园,各园所间就不存在差距了吗?
显然,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事实上,当所有条件都一致时,我们未必会获得同样优质的教育水平,而事实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一个班级保教质量的高低,一所幼儿园的课程以及课程领导力决定着幼儿园质量的优劣。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对幼儿园的硬件条件有所释怀。的确,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决定园所的占地面积,我们也不能左右各级领导的财政拨款,近几年,我们甚至还需要与政府共同承担入园高峰带来的压力。
然而,我们或许能从自身做起,用一点点小小的改变来缓解矛盾,来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几年前,我曾去山东省的一所幼儿园参观。清晨走进园所,我看到操场上、教室里、走廊间,每一个角落都有孩子活动的身影,这样热闹的场面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我边观摩边纳闷:操场上立着标示“大一班”孩子活动区间的标牌,而在“大一班”的教室里,却也始终活跃着二十多个孩子,究竟哪里才是真正的“大一班”孩子?园长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咱园是个老园,室内外场地都不大,再加上现在班级人数超额,所以,我们就尝试实施分组活动,一半孩子去操场上运动,一半孩子留在教室里参加区角活动,待会儿再交换。”原来,解决师幼比,分组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前一阵子,全国游戏专委会成员在浙江安吉召开了一个小型研讨会。会议结束后,我听到好几位专家欣喜地感叹当地的幼儿园“竹天竹地”,由衷赞扬那里的孩子真会玩。显然,安吉地区的幼儿园立足“竹乡”,让孩子们与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材料充分互动,在游戏中尽情想象,“竹文化”的浸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促进作用。
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孩子不可能把握着一根竹子玩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一个没有探究精神的孩子也不可能在一小时里不断地尝试着去钻越、跨跳和攀爬,快乐自由地享受游戏的乐趣。游戏的材料不在于昂贵与独特,而在于能否激发玩兴与童趣。
夹缝里求生存,夹缝里求改变!这是幼儿园解决硬件条件缺失的共同经验——
在改变的背后,折射出幼儿园对现有资源的不满足;在改变的过程中,体现着教师团队对先进理念执著求索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真切关注。其实,伴随改变而来的,还有创新。我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不仅形成了园所特色,还给孩子带去了快乐与发展。
改变,从自身开始,却能带给孩子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