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念缺位:将“幼小衔接”等同于“超前教育”
|
|
|
一、生活习惯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给植物浇水,在活动、游戏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4.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例如:进入小学后,要适当调整作息安排,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保证午休,上学不迟到,知道上学、放学及上课、下课时间安排,听到上课铃声会自己进教室,下课会主动喝水、如厕。
5.学会安全自我保护。例如:指导孩子在上学、放学路上能认识红绿灯并遵守执行,活动时远离有危险标识的场地和设施。引导孩子注意课间活动安全,不追逐打闹,有序上下楼梯。
二、行为习惯培养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例如: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
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
1.良好的倾听习惯。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
2.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 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 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
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
2.人际交往。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在集体中寻找伙伴,引导孩子互帮互助,发生冲突时协商解决。
3.和哥哥姐姐聊一聊。虽然出不了门,但是我们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妹妹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哦!
4.查阅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宝贝们对小学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学参观一下呢?“宅”家的日子同样也可以参观到小学哦,请爸爸妈妈上网为宝贝们收集一些小学的照片,我们来一个“云参观”。参观结束后,更可以用画笔记录下你心目中的小学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之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