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绕圈走;在游戏中能够遵守规则。
准备:
《小星星》的音乐
玩法:
幼儿手拉手按顺时针方向跟着音乐走,老师作为“领导者”站在圈外跟着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行走。当每次唱到“小星星”时,领导者随意触碰一个幼儿的肩膀,该幼儿就离开圆圈,右手拉住领导者的左手,跟着领导者按逆时针方向走,圆圈里的幼儿继续唱着歌按顺时针方向走,同时离开幼儿的左右两个伙伴将手拉在一起,形成封闭的圆圈。
如此反复直至中间只留下一名幼儿,此时领导者的右手拉住自己队伍中最后一名幼儿的左手,形成一个圆圈并下蹲。中间唯一的幼儿举双手成为小星星。第二次游戏时,中间的幼儿就是领导者,游戏继续。
小蝌蚪找妈妈
目标:
培养音乐的节奏感。
准备:
小蝌蚪头饰若干,青蛙头饰一个。
玩法:
幼儿戴上小蝌蚪头饰,跟着音乐边唱歌边做简单的动作,如游来游去,扭一扭,转一转等。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幼儿蹲下用手蒙住眼睛,老师戴上青蛙头饰在活动室一角躲起来。唱到“妈妈妈妈在哪头”,幼儿作寻找的样子。歌曲结束后,青蛙妈妈叫两声“呱呱”,小蝌蚪循声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延展:
可以让个别活泼的幼儿当青蛙妈妈。
目标:
通过音乐感受单二部曲式AAB,感受乐句的长短,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准备:
问候舞音乐
玩法:
全体幼儿自由站在空的活动场地,A段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边走,找到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站好。A段音乐重复时和对面的伙伴拍手。B段音乐共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两人相互问好两遍,第一次握手说“你好”,第二次鞠躬或脱帽问好等。第三次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找老师在什么地方,并向老师挥手问好。然后幼儿重新找朋友,游戏反复多次进行。
建议:
刚开始游戏时,幼儿对音乐和玩法不够熟悉,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两次A段的音乐都让幼儿找朋友,以便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找到朋友。
目标:
听音乐做母鸡下蛋、小鸡出壳、跳舞等的动作。
准备:
《老母鸡》、《小小蛋儿把门开》、《老鹰捉小鸡》等音乐,母鸡、老鹰头饰,了解母鸡生蛋、小鸡出壳、孵蛋等知识。
玩法:
老师当母鸡,听《老母鸡》音乐做下蛋动作,幼儿当小鸡不动。听到《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时,幼儿做小鸡出壳和跳舞的动作。听到老鹰的音乐马上躲在母鸡的身后,一个跟一个搭着肩。(或者变成老鹰不爱吃的东西,一动也不动。)
规则:
被老鹰捉到的小鸡停做游戏一次,母鸡和老鹰的角色可以请比较活泼的小朋友来扮演。
目标:
听音乐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准备:
小老鼠头饰若干,猫头饰一个;蛋糕盒做的灯台一个。
玩法:
配班老师戴上猫的头饰,在一边躲起来。幼儿戴上小老鼠的头饰,围绕灯台成一个圆圈。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唱到“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小老鼠躲避猫的追逐。
规则:
被猫捉到的小老鼠停做游戏一次。猫可以让活泼开朗的幼儿来扮演。
目标:
根据不同物体种类、颜色等相同的特征,听游戏信号玩碰一碰。
准备:
音乐《碰一碰》,各种小动物或水果的指偶若干。
玩法: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偶套在手指上。音乐起,幼儿起立边唱歌边做找朋友的动作。唱到“碰哪里?”时,听老师的口令,如小鸭碰小鸭,拿小鸭纸偶的互相碰一碰。以此类推,游戏重复几次。
规则:
找错的幼儿停做游戏一次。
目标:
能够辨听并根据音的数量,找到相应数量的朋友。
准备:
铃鼓一个。
玩法:
老师拍击铃鼓,若听到连续快速的声音,有几声就要和几个朋友抱在一起。比如老师拍二下,那小朋友赶紧两个两个抱在一起。若听到声音连续一样的时候,就要放开手,自己随意走动,不要走出圆圈就可以。若有人找不到朋友,或者找错朋友,那么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规则:
老师刚开始时铃声数量少些,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增加,但不要太多。
目标: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发展敏捷的反应能力。
准备:
钢琴
玩法:
老师弹钢琴(连续弹一个和旋声)作为蚊子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用手机或者嘴),也就表示有蚊子出现了。小朋友仔细听,当声音消失的第一时间,老师迅速说出一个方位,如头顶,则小朋友立即用手在头顶合掌,表示拍蚊子。谁没有打到蚊子(也就是在音乐声停的那一刻,没有拍手),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规则:
游戏反复进行2次左右,可以请孩子来说方位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关注公众号“幼教之家”
以最快速接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