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华爱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每年面对“幼升小”的孩子,每届家长都会倍感焦虑。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每届的小学新生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为小学做了知识准备的学生
另一种是零起点的孩子
这两种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表现也是千差万别,各有利弊。做好知识准备的孩子,前期学习不费力,但却很容易丧失认真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到了二三年级的时候弊端初现;零起点的孩子刚入学很吃力,但却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都会选择幼小衔接课程,而幼儿园则为了吸引更多家长,开始出现了“小学化”现象。教育部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而孩子、家长的焦虑却日益递增。面对这种矛盾,该如何化解呢?
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例如: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并且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先行试点,分层推进。在《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很多家长都认为,入学准备与与适应主要是学科知识问题,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作为合格的爸妈,不要再执着于给孩子报各种幼小衔接班了,你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教授华爱华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处于动作思维和形象表征思维阶段。在幼儿园,应该让孩子充分游戏,去体验、去感知,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作奠基。这是一个准备的过程,而不是提前学习的过程。
游戏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华爱华:学龄前儿童现阶段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老师家长要重视生活和游戏对孩子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个体差异还很大,越是早期,越有个体成长规律。就像开口早晚,不同的孩子差异很大。有的孩子独立行走早、有的孩子独立行走晚。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他们仍有那么大差异。
所以,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大,就越强调他们在生活中、在应用中的全面发展。因为要通过感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孩子才能理解一些东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
所以,现在越来越强调——老师的工作能力不再是单看上课能力,而是老师能看懂孩子,能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在自然的状态下,诊断孩子们的发展水平,然后能够提出支持他发展的策略,这才是有价值的学前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如何体现?
华爱华:幼儿园老师的专业性就在于,能够看懂孩子的行为。孩子在游戏当中、生活当中的行为,老师能看得懂,并且在看懂以后,还能够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发展。
实际上这个是我们的专业性。我们应该能够从孩子的行为中判断他能力的发展,然后提出教育建议。如果他搭积木还不能对称,那么就应该可以看到他目前的状况和水平。
老师的专业性让他们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没有达到能够认识对称的水平。如果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话,你再教也没用。三岁前的孩子,你一定要教他对称、架构、数量……就显得太早了。
所以老师的专业性让他们知道,某一年龄段的孩子相应的年龄发展特点,他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那么,老师通过他的游戏,又能够判断孩子的发展水平。
为什么游戏更重要?
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年龄的孩子,他在游戏当中表现出的状态也不一样。
所以,在游戏当中,是能够评价孩子发展的。这个过程当中去支持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在应用中去支持孩子,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游戏活动不仅是让孩子获得发展,
幼儿园也在以此更好地引导家长。
华爱华:幼儿园老师们每天观察孩子,把一些案例拿来教研,也能够从案例当中解读到孩子有哪些发展。孩子的水平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去支持他,怎么去支持他。专业地找到每个孩子的特殊性,老师就有说服家长的一些实践依据。
家长有的时候,比我们老师还会看。这个游戏的里面,有杠杆原理;孩子们正在玩的,可能是浮力、可能是摩擦力,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些概念,但却在实践这些原理,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感性经验。
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上课的话,孩子们就坐在那里,老师讲这个东西,最多老师预设好一些材料,但都是预设的一些目标。可是在游戏中,就会有不确定性。孩子们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困难。
比如,这个轨道老是滚不好,孩子就会这里搭那里搭。这里缺一块,孩子就把它补上。孩子们在不断地解决问题。这个坡度太小了,应该调节一下等等。需要几块积木?
不断地解决问题,孩子就越来越聪明。通过游戏,孩子是会获得智慧的。孩子在游戏当中获得的创造力,是最显著的表现。
在幼儿园阶段
要不要提前学习学科知识?
因为孩子还不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有很多东西不在情景中,他就只能靠死记硬背。
所以学习的有效时间很短,不可能到了四、五年级,还一直用三、四年级的方法。但孩子在游戏当中获得的是一种智慧和能力,一旦拥有这种智慧和能力,此后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升小”的“断奶期”一直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最终顺利过渡,也是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那么,幼小衔接究竟要接什么呢?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幼小衔接呢?程秀兰教授曾在园全直播间和我们分享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与幼小衔接》精彩课程,其中就和大家说到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和家长需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在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能够支持学习成功并影响学习效果的一种心理品质。
想知道具体课程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程秀兰教授的精彩分享啦!
程秀兰 教授
《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与幼小衔接》
识别二维码即刻进入专业学习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华爱华教授,高山仰止,专业风范。诚挚感谢专家老师的思想引领,给予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方向,给幼儿老师点亮专业发展道路的心灯。本文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点亮“在看”一起学习
戳“”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