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自《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2017年2月刊
本文选自第41期《幼教评论》
一、关于主题教学的介绍
我们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早期教育中关于主题教学的现代教育观,主题教学融合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而这些均建立在其是否能促进幼儿深化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认知的猜想上。总体上来说,主题是对不同领域进行持续探索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和环境之间的持续互动。
在主题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就是把握如何建构主题的核心,清楚导入何种经验能拓展幼儿的学习机会,最后要确保主题活动(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也包括在内)能够不断发展和延伸。在一些北欧国家的传统教育中,主题教学是进行内容学习的一种常用方式,除此之外,这些国家的课程指南(National Agency for Education,2011;Stakes,2005)当中也经常提到:为了促进幼儿的艺术、文学和数学等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主题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式。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数学领域与艺术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具体来讲,就是探索在早期教育中进行主题教学时,如何将教师的“教”、幼儿的“学”与艺术相融合。二、研究分析与结果
过程导向性目标
结果导向性目标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教学方式和之前“过程导向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结果导向目标”,教师对此的解释是他们希望幼儿能够习得特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真相。像学习几何知识的结果,教师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能学会识别并命名不同的几何形状。这些目标通常被表述得很简洁,教师会列一份学习目标。以下是两个较为完善的表述:1.我设定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识别形状并学习关于形状的部分和整体。2.幼儿熟悉形状并知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概念。为了实现在数学学习中的结果导向性目标,教师强调要使用正确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语言。
发展导向性目标
在上面的例子中,数学和艺术在幼儿的经验受到挑战的活动中得到整合。目的是在交流实践中,通过相关的主题幼儿的现有经验可以得到发展。在这里,没有已经准备好的答案,相反,概念可以在探索创意活动中、在与同龄人和教师的交流中得到发展。疑问、反问以及假设会用一种共同的方式进行测验,从而促进学习的进步。
引领思路性目标
三、讨论
在研究中,教师们发现了在幼儿的主题活动中发生的数学现象。这些活动被看成是自我生成知识的推进器,这与数学化的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以上这些项目中,幼儿被鼓励去探索数学原理和关系,而且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可以维持幼儿学习过程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数学思路,首先想到是过程学习法这种方式。但是在教师启发幼儿进行探究时,这种方式非常注重新奇的发现。从这种意义上看,数学本身并不是学习目标,而是交织了能被幼儿识别的不同知识领域的现象。
在之前的研究中,创意性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被用来作为对数学进行探索的激励和课程架构,并作为一种成熟的方式去思考数学现象。课程的融合同样促进了手工技能的发展,因此也可以对手工制作和数学的学习提供额外的支持。
一方面,维果斯基(1987)主张为了与幼儿获得的“伪概念”和日常认知形成对比,幼儿需要在交流活动中习得科学的概念。作为幼儿发展(正确的)概念的基础,这种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在早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不将相关的意义和内容问题化,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怎样习得更多的发展性的概念或认知。在发展导向型的教学方式中,由幼儿自己或他人创作的手工艺品可以作为学习的中介。
发展导向型的教学方式中提到,为发展一个人的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新情境中使用新知识的能力,这与学习目标尤其是学习数学目标中发展全局观点是息息相关的。一位教师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为“发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几何图形的能力、建构图形的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能力”,教学目标应包括发展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发展幼儿在艺术和建构活动中使用数学知识与技巧这两个方面。
推荐阅读
01
02
关注“教育”了解更多学前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