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第54期《幼教评论》
作者:曹宇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
近年来,幼小衔接几乎被异化为提前学习拼音、算术知识,导致了部分幼儿园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小学化倾向,加重了幼儿的学业负担,牺牲了游戏时间,实施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并造成了家长的心理焦虑,与此同时,幼小衔接培训班蓬勃发展。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该政策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意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家长教育支出、深化教育改革。在这一政策下,重新审视幼小衔接非常有必要。
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两个要点”的明确更为幼小双向衔接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幼小双向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一词隐含了幼儿园应当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之意,然而,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内容、形式、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不能仅靠幼儿园单向准备,不能忽视幼小衔接的双向性,小学一年级也应当做好入学适应,这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是以幼儿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01
有助于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共同思考“双向衔接”
《指导意见》明确了小学和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具体表现、教育建议,有助于小学和幼儿园对入学准备教育问题进行纵深探讨和研究,不仅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现状能够进行对标分析,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小学一年级教师也成为了入学准备教育的实施者,为小学教师提供了操作依据,如果能够围绕《指导意见》双向落实,那么有效、全面地衔接将会成为可能,真正缩小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间对儿童要求的差异,双向衔接的要求促使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帮助儿童健康、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期提供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
02
打破知识准备引起的入学焦虑
以往幼儿园对于小学的了解不多,只能通过有限的家长讲座、参观小学渠道进行简单的、片段式体验,同时,小学不同于幼儿园,不会把各类活动都通过公众号等自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也不同于幼儿园每学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全面浸润在幼儿生活中,因此从家长视角看来,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对当前的小学生教育、小学的教育方式有认知盲点。
由此引发的焦虑不安情绪带来了种种盲目行为,例如,脱离幼儿园大班,转学到专门做幼小衔接的培训机构;对幼儿园教育提出质疑,为难幼儿园教师,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传播小学一年级教学进度很快,不提前学习就无法跟上的说法,甚至在家长中会流传着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要想进入好班,必须要提前学习。
因此,积极探索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让衔接工作具体化、可视化、透明化,能够缓解家长因不了解而产生的一系列焦虑,同时也为科学衔接,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创造条件。
03
全面科学地进行入学准备
3年前幼儿做入园准备需要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准备,入学准备也不仅仅只是知识准备,而是全面的准备。
在《指导意见》中入学准备由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4部分组成。身心准备中包含了向往入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4个目标,生活准备中包含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4个目标,社会准备中包含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4个目标,学习准备中包含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4个目标。
不仅将学习准备放在第四部分,且把学习能力放在了最后一项,凸显了双向衔接的价值取向,即着眼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基于儿童生活开展教育,以及对非智力因素、社会性发展的强调。
二、幼小双向衔接有待突破的机制
幼儿园和小学如果要实现双向衔接,还需要探索和建立一系列的管理机制,确保双向衔接工作能够打破现有的壁垒。
01
行政保障机制让双向衔接有归口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划分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通常归口于不同的部门,导致了幼小衔接成了管理的空白点,只有幼儿园执行严谨小学化等政策文件,因此,如果要做好幼小双向衔接,就需要有专门的行政归口,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进建设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成立专门分管幼小衔接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小学和幼儿园都有分管人员,把工作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另一方面要让归口部门或分管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都参与的培训计划;明确本地区幼小双向衔接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例如指定试点小学、试点幼儿园,通过样板打磨、观摩展示、积极研讨等具体教育行政手段,积累管理经验,推广管理成果;此外,还要制定评价方案,让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家长都参与评价反馈,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和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这样才能从行政层面确保双向衔接工作有人管,管到位。
02
联合教研机制让双向衔接有支持
幼儿园教师对小学教育存在认知盲点,同样,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育领域的问题也不完全了解,小学教师往往不愿意带一年级,普遍认为带一年级最累,有许多习惯要培养,甚至认为许多一年级新生在幼儿园没有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将儿童在小学出现的种种不适应归结于幼儿园没有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而幼儿园教师则会认为幼儿园开展活动教学、自主游戏、生成课程等,教育理念和实践都很先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反观小学教育,似乎与自己小时候并无差别,认为教学法很传统,对儿童缺少吸引力。这样的认知鸿沟容易造成一线教师的互不理解、互不认可。
因此联合教研机制,能够让一线教师直接进行对话,彼此了解遇到的教育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针对有些儿童写作业慢的问题,小学教师可能会从学习习惯、专注力、自觉性的角度思考,幼儿园教师可能会从手眼协调能力、对问题的理解力、家园共育等角度思考,当他们共同教研时,就会更全面地找到支持策略和解决办法。
03
合作互动机制让双向衔接有实效
每到大班下学期,让很多幼儿园园长苦恼的事情之一是寻找可参观的小学,主动打电话提出想参观的请求,有时会遇到态度开明的校长,愿意承担这样的活动,但是也有不少园长遭遇过各种理由的拒绝,所以有的园长就会感到很困惑。
笔者曾经听到过一位园长是这样感慨的:“为什么我们非要去参观小学,从来没有小学参观和了解幼儿园,难道我们比小学低一等,非要去适应小学吗,小学教育不需要适应幼儿吗?”这句话其实反映出合作互动机制的重要性,单向衔接就会造成主从地位的存在,造成幼儿园教育服从小学教育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哪个学段的教育,都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任何一个学段都有必要去了解受教育者之前的学习经历和未来的学习阶段。
因此合作互动机制可以让幼儿园从被动寻求合作对象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指定对口小学,便于开展参观小学、访谈小学生、小学体验日等活动,同时,小学教师也可以去幼儿园了解一日活动、游戏活动,丰富小学生的课间活动、班级环境创设,改进某些教学环节的导入等。这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儿童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学段。
04
家长参与机制让双向衔接可推广
家长的误区来源于信息匮乏以及对子女的焦虑,双向衔接中的家长参与,能够让家长全面了解《指导意见》中四类目标,以及活动的开展情况,让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即使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可以有重点地去进行准备,而不是盲目读写算,或者全面否定自己的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此外,部分家长对小学的认识停留在很多年前,甚至还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应当给班主任、任课老师“表示”,否则自家孩子不会得到很好的教育,甚至被歧视,种种猜测让家长变得盲从,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子女教育问题。
双向衔接让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变得公开、透明,有利于让家庭教育更科学、更合理,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教育措施才有可能推广,教育文件才有可能落实,否则只会是一纸空文。
三、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的教育建议
目前尚没有较为成熟的双向衔接方案,因此也是笔者未来实践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可以对前期双向衔接的教育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双向衔接的有效方法。
01
关注幼儿社会性发展,着眼个体能力发展
根据学者的研究,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维度中,小学一年级教师重视儿童的良好沟通、情绪管理、不懒惰、抗挫折、独立性及自我保护教育。原因在于小学教师不同于幼儿园教师,她们不能每时每刻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因此对儿童的社会交往、情绪控制、同伴冲突、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方面的发展是确保小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条件。
可见,社会领域教育应当成为幼儿园重点研究的活动。然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流于形式。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跟语言领域接近,活动目标的设置类似于语言活动,侧重于理解和认知,往往通过图片判断、行为判断做社会行为正确与否的分辨,但是幼儿社会发展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却很少有教师进行考察。
第二,过于说教。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依然存在“说明了……道理”“应该这样做”等较为说教的内容,缺少社会实践、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尽管有些幼儿园也会组织游学活动,但是缺乏对社会领域发展目标的挖掘,缺乏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和解读。
第三,难于评价。采用整齐划一的集体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社会领域目标,会存在难以评价的问题,缺乏个别化指导,不能留存个别幼儿自己的语言和表征形式,因此,只有让幼儿个体表达自己的某些问题情境的认知经验、个体感受,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真实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注重非正式教育的作用,可以采用调查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做个性化的表征,记录自己的社会经验和调查结果。例如,“重阳节调查活动”,结合社会领域发展目标,让幼儿采访和调查自己的爷爷奶奶有哪些兴趣爱好:喜欢唱的歌、喜欢吃的菜、喜欢的颜色、喜欢穿的衣服等,把对爷爷奶奶的关爱落到实处;收集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照片,与现在的容貌进行对比,感知时光的痕迹。
通过这样的活动收集到多种信息,也促进了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关心。再如,“好朋友调查活动”,为了让幼儿体验交往的过程,开展好朋友采访、调查活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好朋友的年龄、生日、生肖、爱好,家长协助设计表格,让与幼儿在收集信息过程中互动交流,幼儿把调查表和老师同伴进行分享讨论,讨论的话题包括:“和好朋友发生冲突怎么办;如果两个人吵架了会和好吗”等,帮助幼儿掌握社会交往技能。
02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研读《指南》,确保教育的延续性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普遍反应小学新生的基础层次不齐,教师只能根据平均水平确定教学难度和进度。因此对于部分幼儿来说,难度过高,对于部分幼儿却难度过低,调查研究还显示小学一年级教师中有57.3% 的教师没有读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因此不乏有教师对儿童在语数知识上的准备抱有过高的期望。这样的期望会引起家长的焦虑,把不合理的教育期待转嫁到幼儿园一方。
因此,建议在双向衔接协同教研的时候,教师应当围绕领域目标开展教研活动,幼儿园和小学同步设定学习的重点、难点,确保幼儿园的内容不要太深,同时学习的方式应当是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下面以语言领域的衔接为例,提出具体的建议:
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采用“口述日记”的方式,一方面让家长参与,用文字记录幼儿对事件的描述,从而帮助幼儿养成回忆、表达的习惯,并让幼儿感受到口头语言能够转化为书面符号,另一方面教师对收集来的口述日记在班级中进行分享,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讲述、讨论。
此外,在记录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对幼儿的口述文本进行分析,了解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的发展情况。到了小学之后,依然可以延续口述日记的方式,频率上可以每周1~2次。如果家长参与有难度,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微信小程序等,让幼儿口述,以语音输入转为文字的方式,把幼儿的表达留存和记录下来,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对于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可以结合种植活动开展“种植记录”,因为种植活动的持续性,可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例如,幼儿进行“格桑花种植日记”,锻炼了幼儿书写能力、观察力、简单的图文记录能力。到了小学以后,每天的作业记录、跳绳记录、课外书阅读记录等,也都是可以持续进行的,体现出了幼小的延续性和一致性。
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可以采用“阅读月”主题活动、亲子阅读活动、书香校园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每天都可以在4月份结合世界读书日开展相应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活动。
例如,大班幼儿调查了家中书籍的数量、类型,爸爸妈妈和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在班级中开展了讲红色故事、录制音频等语言表达类活动。到了小学之后,也可以依然保持课外阅读的习惯,每学期组织讲故事比赛等。
对于语言教学活动的实施,幼儿园可以邀请小学老师上一节语文体验课,让幼儿熟悉和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定方式,通过长期、多次和小学教师互动,也有助于小学教师更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的双向衔接更具有温度。
例如,“我的名字”主题活动,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可以共同研讨,画出课程网络图,围绕认识自己的名字、设计名片、统计班级中幼儿姓名的字数区别、了解自己姓名的来历,寻找和自己同一姓氏的名人小故事等,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拓展幼儿的语言文字经验,激发幼儿对语文的探究兴趣。
03
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小学对儿童的评价
幼儿教育阶段提倡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想像力,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常说“谁有不一样的回答”“谁还有更好的想法”等,体现出不限制幼儿的思维,但是小学教育的内容很多东西是有标准答案的,因此,评价的结果较为明确,正确或错误,这对幼儿来说存在心里落差。
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是全面立体全方位的,不仅是智力方面的语言、数学思维等,还强调社交能力、表达力、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对待每个儿童的评价标准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只是发展均衡与否的问题。而在小学,课堂上课的纪律、听课情况和是否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成为入学后就要强调的事。
教学评价上的改变,导致评价标准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因此儿童在升入小学后,一下子承受较大的压力,会产生不适应,所以对于评价方式的衔接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充分的衔接,会让儿童顺利度过衔接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具体建议是:
第一,提高幼儿的自我认同感,通过运动、阅读、问题解决、生活自理等各类活动,让幼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有用和能干,树立自信心。
第二,针对幼儿入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组织讨论活动,让幼儿思考这些问题,尽管在幼儿的对话、交谈中未必有统一的结论,但是这种思维过程,能促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并形成简单的操作方式,提前思考避免问题的解决策略。
第三,在协同教研的机制保障下,鼓励小学教师注重个别化教育的家庭指导和师生互动。尽管小学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但是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能够科学地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进行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汇报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优点、兴趣、不足等,形成家校沟通的机制。
04
摒弃枯燥的计算练习,注重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幼儿园用不恰当的方法教授幼儿数学计算的现象,在双向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应当注重数学应用能力,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数学经验,把抽象的符号运算留到小学再进行概括。应当着眼于日常生活,从而寻找数学教育的元素,并将其变成幼儿园教育活动,为幼儿打好基础。
例如,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调查活动”中,幼儿生活中的日用品、食品、药品几乎都有包装,包装上都会印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就是很好的数学教育素材,为了让幼儿对时间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开展物品保质期、生产日期的调查活动,通过数字记录、发现年月日,发现不同物品的保质期长短也不同,从而对时间产生一定的概念和兴趣,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寻找数据信息并进行记录,引导幼儿分析哪种先到期,哪种后到期,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再如,每年的3 月份,结合植树节活动,大班幼儿对园内的树木进行点数、统计,自行做记录。对测量工具进行调查学习,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例如绳子、卷尺等,测量树木的高度、粗细,同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测量结果。
05
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侧重运动能力发展
幼儿园要求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 小时,而小学的户外活动时间并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只能通过课间操、大课间、体育课来实现,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小学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了,因此在双向衔接过程中要注重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能够让儿童产生愉快的情绪,培养坚强、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够起到预防近视、缓解学习疲劳的作用。小学应当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让幼儿园的体育游戏能够有所延续。
例如,小学可以开展“我爱运动”主题活动,秋冬季节为了培养儿童的身体素质,让男教师带领开展晨跑活动,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开展运动习惯调查记录,了解家人、自己、小伙伴喜欢的运动项目、每周运动几次、运动对健康的好处等,并结合跳绳、晨跑等活动,鼓励幼儿坚持运动和记录,不断挑战自己,也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做无意义的横向比较,而是自己跟自己进行比较。
再如,幼儿园开展“跳绳打卡记录”。结合运动能力的发展,针对大班幼儿跳绳的兴趣,开展跳绳打卡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都挑战自己,记录自己每天跳绳的数量,结合同伴互动,双人跳、多人跳、跳长绳、跳绳结合跳跳球等趣味活动,不仅看到数量的增加,也会感受到创造的满足,更能体会日积月累的付出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06
生活流程不同,注重时间观念的培养
双向衔接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儿童面临生活流程的重要调整,上下课时间、点心、午餐、午睡都与幼儿园阶段不同,断层式的衔接造成了儿童的适应困难,因此建议,在小学阶段的前两个星期或第一个月,保留幼儿园阶段的作息时间,逐渐过渡,慢慢按照小学的作息标准来要求幼儿。
笔者倡导小学能够做出这样的尝试,通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研讨,制定小学第一个月的过渡期流程,这样从长远来看,如果做的好,并能坚持执行下去的话,会对幼小阶段的衔接是一个促进作用,在管理方式上的顺利衔接会非常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过渡阶段,从而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此外,对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也是重要的衔接内容,例如,幼儿园可以开展“我能做主时间”主题活动,围绕认识计时工具、认识时钟,记录自己的一日生活、每日签到、体验1分钟、自主安排10分钟、与时间有关的绘本阅读等活动,帮助幼儿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除了以上建议,幼儿园和小学均应开展更多与幼小衔接相关的活动,包括家长学校、参观小学、毕业典礼、升班仪式班会等跟个人成长、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相关的活动,尽量挖掘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幼小衔接的主人。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幼小双向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深处幼儿发展生态系统中的每个角色和因素都要做出调整和改变。教师要学习对方学段的《指南》《指导要点》,通过共同研讨改变认识,打破认识的误区。
家庭要营造正面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儿童评价话语体系,打造良好的书香家庭氛围。社会层面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机制保障是推进双向衔接工作的有效后盾。
此外,正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所指出的:“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再结合“双减”政策的背景,教育主管部门用行政管理手段开展专项治理,落实国家有关规定,能够为科学合理的双向衔接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行政保障。
— 往期回顾 —
关注“教育”了解更多学前教育资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