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本不仅可以用来阅读,还可以用来表演,绘本戏剧表演常常作为绘本阅读的延伸性活动而展开,可以促进幼儿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绘本戏剧表演不是对绘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在进行绘本戏剧表演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物角色的塑造、场景结构的划分、语言的转化以及道具的使用。
教育研究院 严晓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绘本是最适合他们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也是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的重要载体,而绘本戏剧常常是作为绘本阅读之后的一个延伸性活动来开展。绘本戏剧表演通过另一种的形式将故事呈现出来,丰富了故事的呈现方式,同时也加深了幼儿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一、绘本戏剧
所谓绘本戏剧是由绘本故事改编的儿童剧以及儿童戏剧活动的总称,是指学前儿童在阅读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以儿童所学的绘本角色和场景为元素,让幼儿成为绘本中的角色,并融入部分即兴表演的一种表象形式。
绘本戏剧对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审美感知、创造性表达、审辩式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绘本戏剧表演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表演是有一定区别的,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表演倾向于满足观众的满意度,而幼儿园的绘本戏剧要求就比较简单,主要在于发展幼儿的能力,愉悦幼儿的身心,并不一定是为观众来表演,也可能是自娱自乐,其表演的直接目标和核心对象是表演者本身,更注重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参与、表现和创造。
二、绘本戏剧表演四要素分析——以绘本戏剧《老鼠嫁女》为例
绘本《老鼠嫁女》根据传统的民间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老鼠国的国王和王后想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找一个天底下最强的人当丈夫,他们先后找了太阳、云、风、墙,但是都不满意,最后他们选择了一只猫当女婿,然而,他们的宝贝女儿在婚礼当天就成了猫的盘中餐。
幼儿园老师以此绘本为蓝本,首先将绘本改编为剧本,在幼儿熟悉理解剧本内容的条件下进行接下来的戏剧表演。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戏剧表演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角色、场景、语言、道具。
(一)角色
角色即人物,戏剧情节的发展离不开人物,任何戏剧都要通过人物角色来发展情节。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应该设计哪些人物。通常教师往往会根据绘本故事中呈现的人物数量来决定戏剧表演中的人物数量。
其实在戏剧表演中除了主要的人物之外,为了使剧情更加的丰满,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新的人物,也可以适当的删除一些次要的、对故事内容影响不大的人物。
比如在《老鼠嫁女》中教师就增设了鼠群这一角色,通过这一角色一方面可以体现“鼠国”这一场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表演中来。
在确定了角色的数量之后,教师还需要关注的是角色之间互动与转换频率,即角色之间是否都要进行语言上或者是行为上的互动,每个角色会在多少个场景中出现。
对于绘本剧表演而言,决定表演难度不是角色的数量,而是角色之间的互动与转换。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对角色已经有了初步了意识,能根据角色的特点运用动作、表情等再现角色行为,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两个角色之间的简短互动。中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2~4个角色之间的互动。大班幼儿能够进行4~6个角色之间的互动。
比如在绘本剧《老鼠嫁女》中设定的角色有:鼠王、鼠后、鼠公主、鼠群、太阳、乌云、风、墙、鼠媒婆、老猫。在这些角色中鼠王、鼠后之间,竞争者之间,猫与鼠王、鼠后之间有语言上互动,但是都是两个角色之间的相互互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相对简单了一些,所以在创作绘本时可以增设更多角色之间的互动,如当乌云出来挑战太阳的时候,除了乌云和太阳之间会有互动之外,鼠王和鼠后会与太阳、乌云之间会有什么互动呢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增添的内容。
在角色这一要素下教师还需要考虑如何塑造角色特性,即幼儿不仅要清楚这个角色是什么,同时还要知道这个角色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要让角色“活起来”,每一个角色都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使角色充满“个性化”。
那么,该如何刻画角色的特征呢?可以通过语调的变化以及适当的肢体动作等方式来体现。
比如在《老鼠嫁女》中鼠王鼠后出场的时的状态是这样的:穿着华丽的服装,在仆人的搀扶下迈着缓慢的步伐,昂首挺胸,以此来体现国王和王后的威严。
当公主出场的时候,公主的步态与鼠王鼠后是完全不一样的,公主是迈着小碎步双手捏着裙角跳着舞蹈出场的,这就显示了公主与鼠王鼠后完全不同的角色特点。
另外,鼠王在开场部分时讲话的手势动作与说话时的铿锵有力的声调也能显示出其在鼠国高高在上的地位。
在最后一幕猫出场的时候为了突出猫的神气,角色是迈着大步、拍着胸脯伴随着“哈哈哈”的笑声出场的。所以剧中幼儿对于角色特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二)场景
场景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幕”,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确定场景的数量呢?每一幕下出场的角色有多少呢?这就需要教师心中对故事的结构要有清楚的了解,要有一定的故事结构意识,进行故事结构的划分,以结构作为划分幕和进行场景转化的依据。
比如在《老鼠嫁女》故事的结构分为故事的开始——鼠王、鼠后想要为宝贝女儿找一位天底下最强的人当丈夫;故事的经过——太阳、乌云、风、墙之间进行比武招亲;故事高潮——猫娶了鼠公主;故事结局——猫吃了鼠公主。
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每一幕下出场的人物将整个剧本分为五幕:
第一幕,出场人物有鼠王、鼠后、鼠群,在这一幕主要介绍了鼠王鼠后想给公主找一个丈夫
第二幕,公主出场了
第三幕,竞选者之间进行比武招亲,太阳、乌云、风、墙在这一幕出场
第四幕,公主出嫁,猫、媒婆在这一幕出场
第五幕,结尾,猫把鼠公主吃了,鼠王鼠后当场晕倒
整个剧本场景的划分比较清晰,人物的出场顺序也比较明确,每个场景下要表现的剧情也比较明了。
(三)语言
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戏剧中的语言与故事中的语言呈现方式往往是有一定的区别。
在故事中语言常常是以独白的形式呈现,即使是有对话,也是以第三者的视角呈现出来的。戏剧当中的语言(除了旁白、独白)更多的是以对话式的语言呈现,通过对话来展现剧情发展。对于绘本戏剧而言,尽量不要有大段的独白以及对话,并且尽量使用儿童能够听得懂、看得懂的浅显的语言。
在绘本剧《老鼠嫁女》中,教师对原绘本中的语言进行了改编,每个角色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另外在语言的风格上也是将其改编成朗朗上口的类似儿歌化的语言形式。
例如,在第三幕太阳出场的时候,原绘本中的语言是这样的:哎呀,好大的太阳!金灿灿的真精神。鼠王眯起小豆眼问道:“太阳,太阳啊,你是天底下最神奇的不?”“嗯嗯,除了乌云吧。乌云能遮住我,遇到它我就没办法了”。
教师修改后的语言是“听说鼠王选女婿,我的资格数第一,光芒万丈全球照。天下无双,我最神气”。这样儿歌化的语言是比较浅显的,也是幼儿能够明白理解的。
(四)道具
道具也是绘本剧表演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物形象的塑造、舞台情境的设置、故事情节的推进都离不开道具。
通常情况下教师设计的道具来源于绘本故事本身,故事中有什么就呈现什么样的道具,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造性设计一些书中没有呈现但是对于塑造角色特征有用的道具。
另外在设计道具时教师要注意并不是道具越多越复杂就越好,设计道具的标准在于对于角色塑造和情节推进是否有用。
在《老鼠嫁女》中用到的道具主要有:
首先,人物的服装,比如国王戴着一个王冠,以显示其高高在上的地位;太阳穿的是红黄相配的衣服,以凸显其光芒万丈的特点。
其次,音乐。在绘本剧表演中,音乐作为一种道具可以起到辅助推动情节、调动情绪的作用,音乐可以更好地营造表演的氛围,也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融入到剧情中去。
教师根据故事的发展在表演的过程中配了不同的音乐,这对于故事的节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国王、王后出场时配的音乐就是大气、庄重的,当猫娶到公主的时候配乐是欢快的,这跟故事的节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其他的一些小道具,如猫娶亲时的花轿等。
因为整个剧本涉及到的场景有两个,分别是鼠府和猫府,所以在场景设计上,教师还可以根据情节增设其他的一些舞台布景道具,以区分这两个不同的场景。
三、绘本戏剧的排练
在正式进行绘本剧表演之前,教师会带领幼儿进行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的戏剧表演活动不是专门的戏剧艺术的舞台表演,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追求“整齐划一”以及“逼真的”舞台表演效果,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幼儿说台词,不是“训练”幼儿怎么做动作,而是应该尊重幼儿的天性,以引导者的身份,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提问、适当的参与等方式介入,以促进幼儿的戏剧表演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利用绘本开展绘本戏剧表演不仅仅是角色人物之间的简单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人物的塑造、场景的转化、道具的合理使用都是需要关注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绘本“活生生”地展现于舞台之上。
第十四届“阅读启迪童心·创意引领未来”教师绘本戏剧组参赛作品
大赛相关链接
2019年第十五届『阅读启迪童心?创意引领未来』全国大赛通知
大赛︱绘本戏剧赏析之从绘本到剧本—以大班戏剧表演方案《阿奇旅行记》为例
-END-
点击下方“”了解大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