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豆瓣上有个帖子,带火了「小侄子」!
网友吐槽自家 10 岁的小侄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重点来了,小侄子吐槽自己爸妈一针见血,还说他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
以下是原贴截图,小编看得五味杂陈!
小侄子的种种吐槽,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努力优秀,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
一个对自己家庭分析的一针见血,对人生道路规划的极其清楚的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童真和感性,让不少网友觉得「冷汗直冒」。
这篇帖子从豆瓣发迹,很快传到了微信、微博、全网络平台。这个话题虽然在网上热议纷纷,真实性却有待考证。
鸡血教育下的「功利冷血」娃
这位网友的十岁小侄子的生活,正是很多城市里的普通家庭的鸡血孩子缩影:
学奥数、钢琴、围棋、轮滑;
注重英语能力,学习成绩也努力;
有网友说这样的孩子智商高但太现实太自私,也有人说完全是父母自私的结果。
不禁让小编想起前段时间的热帖「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戳一下看全文)。
说的就是大城市的普通家庭,给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甚至超过了父母的经济实力的现状。
这种新型的溺爱是一颗定时炸弹,可能永远埋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可能像「十岁小侄子」这样被引爆。在同龄人最多知道抱怨父母的时候,他已经认清鸡血教育的本质了。
做父母的人生最大的失败不是没有钱,而是因为没有钱,被自己养大疼大,深深引以为傲的孩子所嫌弃。
鸡血父母也需要成长
哪位孩子没有过埋怨父母的瞬间呢,在未成年时期,被迫就范仅是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和家长抗衡,这些不满很大程度上会塑造孩子以后的个性。
而家长的「我都是为你好」,从另一面看这句话,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正当的表达方式,也都是出于爱。
在鸡血环境下,家长舍得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真的只是单纯想让孩子以后过的比别人幸福些,没有那么多真的想孩子以后能够好好报答自己。可惜的是,他们没能追上孩子已经进步的思想。
正如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爸爸说:「爸爸也不是出生开始就是爸爸啊,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
缺失情商教育跟缺爱一样可悲
有人判定这位小男孩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有老师评价:「我希望有这样的学生,但是我不想有这样的孩子」,仔细想想,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智商,是否忽略了情商、爱与正确的价值观?
情商教育,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小宝宝,也要把 TA 当成独立存在的个体。
家长的功利心和自私耳濡目染给孩子,家长的专治手段压迫着孩子,不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才奇怪呢。
爱与功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教育的出发点。我教孩子读书认字,带他看世界,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不是为了让他考第一,做精英,而是带他享受学习的乐趣,生活的乐趣,做人的乐趣。鼓励他追求卓越,更鼓励他成为自己。无论他是否优秀,都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坚定不移的爱。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爱,他们就会回馈给你什么样的爱。
前几天看了一条新闻,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小田暑假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帮做清洁工的父母扫马路。他接受采访时特别坦荡地说,保洁员是一份令人尊重的工作,没什么丢人的,自己想做就去做了。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真的不是丰厚的物质,而是让他时时刻刻感受这世界的美好,一花一木皆美好,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值得尊重。
告诉孩子:你不需要借助物质去获得更好的人生,因为当下就是最好。
网友说
@花落恒少家:孩子这么聪明,父母肯定不傻。孩子这么无情,父母一定势利。孩子从来都是父母忠实的镜子。别把父母投射成受害者啦,肯定自己的种自己养大的瓜。
@白佛山无影脚:思路是清晰,有没有前途不好说。
@吃饱逛街:这孩子送给我[笑cry],你们去生二胎。
@shapeng77:孩子是个明白人,有些愤世嫉俗的话其实也就故意说说罢了。如果是真心话,那还真蛮可怜的,未来恐怕要经历一番磨难的。
@粉粉猫咪:孩子思路的确清晰,但起码的价值观不对,道德伦理不讲的话,很难从根本上快乐起来了。有智商,但福气得自己挣了,但就算拥有了所谓的他大城市的房子,豪车,出国,估计也够不到幸福和内心的富足了。
全文整合自网络,不代表中国教育在线观点,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