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开学啦!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咋适应?这里有妙招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开学啦!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咋适应?这里有妙招-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9月1日,全国各大中小学都迎来了开学第一天,不少学校都进行了别具一格的首日活动,比如爸爸妈妈进校园、校长寄语、举行“开笔礼”等活动,让这个开学变得格外丰富多彩。


今天一早,中国教育在线小编来到了史家教育集团主题为“传统文化浸润童年,专注学习精彩绽放”的开学典礼,感受小学生们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啦!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咋适应?这里有妙招-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开学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尤其意义重大!他们告别了幼儿园的轻松课程,一下子进入小学,此时,无论是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要求,虽然一年级的老师也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生的准备,但许多家长还是万般担忧。孩子该怎样渡过这个关键期呢?家长如何解除担忧?我们来听听老师和专家是怎么说的。



家长最担忧: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



家长周先生:“孩子即将上小学一年级了,我有很多的担忧。最主要的担心就是我们家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她能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呢?而且我们家孩子有她自已的小性格,那么就这方面,老师和同学能否包容她呢。” 周先生表示,针对孩子的情况,会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已经做好了牺牲自我的准备,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


家长叶女士:“我比较担心孩子能否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 另外叶女士还有一层担心:“我家的孩子在幼儿园时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得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认可。到了小学,万一孩子觉得自已某方面不如其它孩子了,她的自信心会不会下降。”叶女士表示,自已会与老师多沟通,请老师帮着给引导下孩子。


学生们最关心:老师“凶不凶”



一年级新生李卫鑫:“我最担心自已会做错事,做错事后,老师会不会凶我。”同时,李卫鑫表示,还是挺喜欢上小学的,因为这样就象征着自已长大了。


一年级新生廖益萱:“我很想上小学,只是有点担心,一年级的规矩会不会很多,老师会不会喜欢我?”



专家:淡化分数,注重习惯的养成



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接受许多规则的约束,但是,仍然保留着对游戏的兴趣。孩子发展过渡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这时期,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新阶段的特点较易形成,否则,会过多保留幼儿期的特点。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国平认为,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家长的心态要调整好。“小学一年级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最初的成绩。比方说小学一年级,孩子考试成绩中的100与98分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排名上,可能一个是第一名,一个是第三十几名,但是,有家长为了面子或者虚荣心很在意这个,其实这大可不必。家长的面子和孩子的里子孰轻孰重应该分清楚,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不然毁掉的是孩子,没有谁受益。”王国平还认为,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分数淡化到科学的态度上,这个阶段老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的心态、情绪、学习的品质等 ,在一年级时这些东西要比成绩重要的多。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中小学数学教学报》社长兼总编辑邓兴军:


1、相信孩子有巨大的智慧,能处理好一些问题。孩子进了校园,遇到的都是同龄人,智商、情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差不多,他们也都是带着好奇去探索世界。


2、相信老师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家长不必太过焦虑。既然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要相信老师能照顾好、教育好孩子。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打折扣地配合老师,和老师一起不打折扣地完成教学工作,比如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


3、对孩子的培养切忌急功近利,应长远谋划,不抱怨不放弃。学习成绩勿须看的太重,身心健康是第一要素。不看重成绩不等于轻视学习,相反要重视学习,循序渐进,扎实踏实即可。爱好特长不能目标高大,只须让孩子享受爱好特长,爱好特长一定要长久坚持。


4、未来,也许学校的某些要求某个老师的某些做法会令家长不舒服。这时,家长一定要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分析问题,看看这些要求和做法是否有利于学校和班级管理,切忌只考虑个体而忽视群体教育目标的实现。


5、适当与老师多沟通。一方面表达对老师谢意,让老师享受职业的尊重;另一方面传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 白家庄小学资深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程淑娟:


1、情感上,要培养孩子“爱学校,爱老师”


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这时家长应该顺势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当一名小学生是光荣的事。例如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你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2、行为上,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


学习上的准备,从学校下发新生入学温馨提示开始,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通知”,一起参与选购所需用品,并与孩子一起讨论,学校为什么对学习用品有这样的要求。孩子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对学校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能够唤起他们对自己准备的学习用品的使用兴趣,从而强烈地唤起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注意利用入学用品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价值。比如,书包可以选择分量比较轻的那种,因为孩子的书比较多,这类书包可以尽量减轻书包的重量,便于孩子自己背,这也是一种自理能力锻炼。


入学的小学生,最初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课堂的规则很不适应。但是,基本 每个学校都会针对入学新生有一整套学习习惯养成的培训教材,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方面老师会通过表扬、提醒、暗示和竞赛等手段,强化这些行为在儿童头脑中的印象,帮助小学生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以适应学校规章制度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家长多跟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当小老师,把一天的学校生活表演给家长,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行为。


3、生活上,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是新生入学不可忽视的内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学后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差,易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像穿脱衣鞋、洗漱、整理文具书包、摆放碗筷等等,从这些生活小事做起,相信孩子能做好,切忌家长再包办代替,当孩子在家长的鼓励、示范和协助下、最后独立完成时,“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这样的美好感觉会油然而生,孩子得到肯定的过程,能充分激发他们对自我的信心。


孩子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房间的书桌、书架摆放,装饰品的摆设,甚至时间上也自己安排,早晨听闹铃起床,晚上按时睡觉,双休日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的长短先后等等,只要孩子的安排合理,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在这一过程中家长适度引导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了提升。


4、交往上,鼓励孩子交新朋友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去户外活动,多和陌生人见面,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让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让孩子既可以跟大哥哥大姐姐沟通,也可以做比自己小的孩子的领导者。潜移默化的随时指导孩子的言行,必定会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本文系中国教育在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学啦!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咋适应?这里有妙招-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在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开学啦!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咋适应?这里有妙招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