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我们的主题环境创设即是基于此种理念,强调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与之相吻合的主题墙或活动情境,布置活动区角;强调环境的“中介和桥梁”作用,要能物化目标、物化内容。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实施中,要鼓励幼儿和家长参与环境的创设,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性、互动性、参与性、过程性和艺术性,以实现环境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实现“环境”与幼儿、教师、家长的不断“对话”。
(1) 活动室墙面
主墙为“长大的我”,结合主题开展“成长的秘密”、“我的新本领”、“别说我小”等系列活动,师幼及家长共同记录,帮助初步了解身体各组织、器官主要功能,科学的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变化。
● ▼ ●
“成长的秘密”:引导幼儿讨论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感知成长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背后的故事
成长的秘密:在开展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共收集家庭成员的照片,将家庭成员照片进行分类、观察,了解人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引导孩子们讨论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于是洋洋说:“我弟弟很小,还是个小婴儿,她个子很矮,还不会走路,头发也很少。”龙龙说:“我的姐姐个子很高,而且很漂亮,她喜欢化妆哦。”依依说:“我的外婆戴眼镜,还拄拐杖,头发也白了,有点老了哦……
根据讨论结果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最后引导孩子将不同时期的人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来。
“我的新本领”:家长和孩子共同记录成长的变化和幼儿习得的新本领,教师整理张贴,帮助幼儿感受成长的自豪。
“别说我小”:利用儿歌鼓励孩子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填写表格,幼儿自绘自己能干的事,家长对进行评价。
“怎样做能长高”:幼儿集体讨论如何能长高,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激发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不挑食的进餐习惯。
背后的故事
怎样做能长高:又到了学期初量身高的时候,孩子们早就私下展开了“较量”,都说比对方高,对所有孩子量了身高后,我鼓励孩子们说“你们都很棒,比上学期都长高了,但有的小朋友长的身高增长很慢哦。”说完,我看了看平时挑食的依依,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接着我又提问:“那我们如何做才能让自己长得更高呢?孩子们纷纷展开了讨论,跳绳、喝牛奶、拍球、按时睡觉等等。”这时依依突然站起来说:“我以后一定多吃水果和青菜,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长得高高的,身体棒棒的。”
(2) 走廊墙面
“我进步了”:通过夹“爱心夹子”的方式,师幼共同评选出“本月小明星”,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 ●
背后的故事
我进步了:一天放学后,成成蹲在门口数着其他人的“爱心夹子”,数来数去还是比好朋友的少一颗,妈妈问:“宝贝,你为什么比别人少一颗呢?”成成不好意思的答道:“因为我今天没吃小菜,所以老师没奖励,”但我真的好想要一颗红色的爱心夹子。”听到这里,我走出去,对成成说:“宝贝,我相信你明天一定可以把小菜吃完,靠自己的努力争取一颗最喜欢的夹子。”成成高兴地点点头,和妈妈开心的离开了。果然第二天成成把小菜吃的干干净净。我奖励了她两颗夹子,一颗是鼓励她把小菜吃完,另一颗是对他遵守承诺的奖励。无声的环境,时刻鼓励着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3) 盥洗室墙面
“晨检牌”:由值日生每天统计出勤,并提示拿到红牌的孩子多喝水,增强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同时又在生活中进一步巩固了数数能力。
(4) 寝室墙面
增添“我会折衣服、我会折被子”的照片,以此来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 语言区
关于身体的书:基于该主题,投放关于人的生长过程、人体器官等多种类型的图书,帮助孩子更好认识人的身体器官,同时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和关爱他人。
● ▼ ●
看图讲述:基于主题,投放学过的故事和儿歌,供幼儿看图讲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往期回顾-幼儿园整体环境设计
点读笔:投放点读笔和多种故事书,满足幼儿听、说、读等多方面的能力。
故事听赏: 前期投放录音机供孩子听赏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听故事,还可以自己戴耳机录制故事,将录制的故事播放给老师和同伴听,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增强了孩子的表现能力。
私密空间:增设“私密空间”,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供幼儿说悄悄话,自我调节情绪。
背后的故事
中班孩子情绪比小班要稳定,但也容易因为一点刺激情绪变得波动。一天早上,来园时多多因为一点小事变得情绪很大,拒绝进教室,并且用脚踢椅子、打桌子。我把他抱到私密空间,让她冷静一下,没过多久,她便像没事儿人一样走了出来,有说有笑的和其他孩子玩耍。给中班孩子一个独立、私密的空间去解决问题,稳定情绪,更有助于其学会自我调节,促进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
(2) 科学区
分为实验操作、认知学习和观察探索版块,张贴图文并茂的区域规则,帮助幼儿有序游戏。
认知学习:结合主题新增设“包装工”,利用同种材料设计不同的颜色、形状等层次,幼儿根据塑料袋的提示,装入相同的材料,学习通过点数、实物加减等方式按物取数,完成任务。
认知学习:新增“我会拼图”,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根据物体的特征完成拼图,提升幼儿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认知学习:新增“我会把鱼儿变得一样多”,投放各种数量不同的操作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有趣。
● ▼ ●
实验操作区:新增“颜色变变变”,幼儿通过实验感知三原色的变化,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区:新增“光的折射”,投放镜面的盒盖、光碟等,幼儿通过操作观察,感受光的折射原理。
实验操作区:新增“夹弹珠”,提供“夹子”和“筷子”,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锻炼精细动作的发展。
实验操作区:新增“让灯泡亮起来”,幼儿通过操作,探索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实验操作区:新增“好玩的塑料袋”,引导幼儿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
实验操作区:新增“好玩的磁铁”,鼓励幼儿大胆操作,隔物转动磁铁使蝴蝶动起来,在游戏中感知磁铁原理。
植物角完善“我的观察记录”: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定期观察,并记录洋葱、土豆、白菜等植物的生长过程。
● ▼ ●
(3) 美工区
● ▼ ●
绘画区基于主题增添了“我的自画像 ”、“满嘴的牙”等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身体的组成部分。
泥工区丰富主题,幼儿使用轻黏土、陶泥等多种材料制作人物、植物等作品,充分体现趣味性。
剪纸区家园共同参与,有幼儿作品、亲子作品和师幼作品,供幼儿学习、欣赏。
我为狮子做头发:基于主题,提供各种材料和白色纸盘,供幼儿自主选择并进行创作。
背后的故事
我为狮子做头发:在开始制作狮子头发时,欣欣、弦弦都选了扭扭棒为狮子做头发,欣欣说:“我已经选了扭扭棒,你为什么和我一样啊!”弦弦说:“因为我也喜欢,我会和你不一样的。”说完两人各自开始了,我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弦弦在装饰狮子头发时,将扭扭棒卷了几个卷,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她说:我不喜欢凶猛的狮子,这样卷起来,显得它很可爱,我就不会怕了。”我肯定了弦弦的想法,表扬她善于动脑思考,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旁边孩子听到了,纷纷给自己的狮子取了名字,温柔狮子、粉色狮子……
涂鸦区投放高矮不同的纸筒,孩子可以大胆想象创造,又可以使用颜料涂鸦,统一摆放在美工区墙角,既美观又方便取放。
作品展示架利用废旧PVC管拼接或是收集饰品展示架,摆放孩子们作品,既美观又实用。
(4) 表演区
设置“小厨房”和“小医院”。
● ▼ ●
增设“我设计的食谱”:师幼共同讨论如何合理饮食,幼儿自主绘制表现,既丰富了角色体验,又有利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背后的故事
每天开餐前老师们都会向幼儿介绍本餐的食谱。有一天,乐乐说,我也想来设计我们的食谱,于是孩子们成了营养师,设计出了一张张有趣、均衡搭配的一餐食谱。乐乐想画自己最喜欢喝的鸡汤,但是苦恼画不出鸡汤,于是就把鸡汤的原材料全部画了下来。
增添“工作牌”:幼儿根据以往游戏经验集体讨论,每个角色应该分配几个人最合理,最后以绘画形式表现,进区佩戴相应“工作牌”。工作牌的设计使角色更明确,任务更清晰。
增添“菜谱”、“钱币”,更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幼儿游戏体验。
增设幼儿手工自制的菜品,使幼儿成为角色区环境创设的一份子。
张贴医院流程图,幼儿更清楚了解各职责的任务,使游戏有序进行。
增添游戏材料,收集各种药盒,并将材料分类整理摆放,将材料更细致化分类。
(5) 建构区
增添辅助材料,幼儿讨论并画出来,辅助材料的增加使作品更加有整体性和美感。
我的设计幼儿在搭建前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再具体搭建,更有计划性。
(6) 生活区
增设“水果制作间”,投放各种工具,如压花模具、榨汁机、削皮刀等,满足幼儿游戏需求。
张贴水果拼盘制作流程、拼盘参考图片等,供幼儿模仿学习,投放真实的水果供幼儿进行拼盘创作。
取食物流程:通过图片、箭头,帮助幼儿有序排队取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 运动区
拍球记录:幼儿定期记录,了解自己的变化,以此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游戏。
根据活动进程,在玄关悬挂、展示幼儿作品,既美观又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