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一早,莫园长又听到馨儿和妈妈在教室门口缠绵,馨儿和妈妈每天都是一个说“再见”一个不让说“再见“一个说“亲一下“,另一个说“再亲一下“,总之要花上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结束。每天早晨馨儿都是妈妈抱来的,一见老师过来就张开嘴巴哭,其实她在幼儿园哭的时候并不多。妈妈觉得孩子这样不喜欢入园可能是因为不开心的缘故,所以妈妈每天的表情也显得很凝重呢。
一会儿妈妈带着心馨儿去了厕所,馨儿一会儿说小便,一会儿说大便,明显在磨时间。班里的宁李老师看见了,走进卫生间准备去接馨儿馨儿。看见老师把头一扭他妈妈就有些不放心了。
临场应变
莫园长知道馨儿挑老师只是磨时间的伎俩之一,不过女儿表现肯定会让妈妈担心,于是莫园长走过去,因为她了解心馨儿,如果她去包抱,馨儿会很乐意的。
因为馨儿刚来幼儿园那几天都是没莫园长陪着、抱着的,她与莫园长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于是莫园长走过去对馨儿妈妈说“你去上班吧,我在这儿。”馨儿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园长在家长会上说过,新生入园时请家长配合幼儿园送园时候最好尽快离开。他认识到这一点但自己没做好,于是收拾了一下馨儿东西就走了。
莫园长把她从卫生间抱出来,放下,因为馨儿其实不是那种不愿意在幼儿园玩的孩子,只是习惯于每天和妈妈说“我不要上幼儿园。”
馨儿很自然的去了玩具区,她没哭,只是一直牵着莫园长的手,莫园长知道他只是需要一份特别的感觉,要老师特别地属于她。一会儿,馨儿沉浸在游戏当中,不自觉的松开了莫园长的手莫园长。见状放心的离开了。
温馨提示
为了避免上幼儿园,找借口是孩子延长与父母相处时间的最佳方法,一旦形成心理定势,孩子的每天都必须要有这么一个程序方会罢手。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有环境陌生不肯面对的原因,有害怕离开家人的原因,但是一旦父母真正的离开,孩子也会马上寻找能让自己适应环境的人或事。只是有些父母做不到放下孩子就走,尤其是孩子恋恋不舍时,父母就更做不到了。曾经有一位年轻妈妈每天送孩子入园后,躲在幼儿园的栏杆后面观察女儿,只要女儿有一点想念家人的表现妈妈就在栏杆那头开始抹眼泪。
事实上孩子的入园适应期也是父母的适应期,很多父母一边在担心孩子不适应,一边却在无意识地享受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正是父母这种无意识的反向依恋,增加了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难度。这种反向依恋的表现有很多种,比如每天问:“在幼儿园想不想妈妈啊”“有么有人欺负你呀?”当孩子显得很委屈时,妈妈们会表现出更多的爱意和关怀,而这些互动会对适应期起破坏作用,它们加深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抗拒。而妈妈们常常陶醉在孩子全身心依赖的美好感觉中,却不知道这加剧了孩子的不适应。
像馨儿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比较适应幼儿园的,只是每天一到合和家长分别时总觉得要表现一点什么,这正是家长和孩子互动模式造成的结果。大概孩子也知道哭是自己目前阶段法宝,不过父母忧心忡忡的表情其实也是造成孩子哭哭啼啼的一个大很大原因,要让孩子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首先家长要高兴。家长加每天愁眉苦脸、焦虑万分,如何让孩子高兴的起来?为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可以在入园前经常向孩子介绍幼儿园吸人之处,有很多玩的地方了啊,有狠多小朋友啊,还剩几天你就可以去幼儿园了,太好了,等等。
其次培养幼儿能自理大小便,或培养幼儿能清楚的向成人求助;另外多带孩子与周围小朋友玩,让孩子习惯于和小朋友相处,不怕与人交往,带你孩子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帮助孩子提前熟悉老师和小朋友。如此这般孩子自然会很快适应。千万要避免用幼儿园恐吓不听话的孩子“你再哭再哭就把你送幼儿园”,一个经常被这样恐吓的孩子你如何要求他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的呢。
在幼儿入园适应期,要注意孩子期望“独占”教师的心理,教师是孩子离开父母后最早的依恋代替对象,当孩子觉得没有一个人专属于自己时,会接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冷落”,因此“哭—被抱”成了在有老师的最佳手段,排斥同伴也就成了很自然的反应。老师在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依恋情绪,但同时不要落入“一哭就抱了”的错误强化程序中,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尤其对不声不响的孩子更要加强关注,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