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以后面临的竞争更激烈。竞争是指不同的群体或个体为了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就拿我们都熟悉的“抢椅子”游戏来讲,它的规则就是椅子数量一般比参加游戏的人数少一个。当响起时,游戏者围着椅子朝同一方向行进,当一停,游戏者立即抢坐椅子(每张椅子只能坐一人),抢到椅子坐的人为暂时的胜利者,反之则为失败者被淘汰出场。依次循环,直至椅子数为一,此椅子最后的得主即为最终胜利者。这个游戏是鼓励个人竞争的,现在这个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竞争是残酷的,但也是现在孩子必须学会的,所以现在的幼儿园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可否认,适宜的竞争可以成为一种鞭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个人的成就动机,促进个人不断努力学习和进步。但由于竞争者各自的目标之间存在着消极的相互关系,即一个人只有在其他成员未能达到目标时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彼此相互排斥,相互否定,表现出更大的互碍性。这种个人竞争一旦过多,也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使幼儿逐步变得自私、孤僻、猜疑、妒忌,不利于其康发展。以至长大成人后,心理发生负面的偏移。甚至为了成为各种竞争的胜利者,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可以不择手段,置法律、道德、舆论的规范于不顾。但个人若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则难以站稳脚跟,不过一味强调竞争,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合作是第一位的,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那如何能使竞争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呢?那就需要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幼儿园新《纲要》社会教育目标第二条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使竞争与合作就存在着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的、相互排斥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参与作用的比例成分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两者相互协同,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鼓励竞争,更提倡合作。适度的竞争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激励自我实现与我自我超越,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互助合作则能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并能够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善心,使孩子学会合群、善群、利群。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因而会大大地增加成功的概率和可能。
就拿我们的传统项目“拔河”来讲,它是分两队进行。比一比那对先把对方把过红线。这是就需要各队的队员合作把个人的竞争转化为集体的竞争。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了竞争而学会必要的妥协与合作,建立互利互惠的战略联盟;在竞争中寻找一切合作机会,在合作过程中强化竞争功能;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赋予成员竞争能力进而起到强化竞争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合作性的竞争
如何才能引导幼儿能从小具有合作性竞争的素质呢?
1、培养幼儿的合作性竞争意识,积极提倡并学会进行公平正当的竞争
班级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性格也都各异。但这些孩子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下,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如何去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公平竞争等等,逐渐在班级中形成这种氛围。这种合作竞争意识应随着孩子年龄的见长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小班幼儿来讲,竞争意识还非常淡薄,而到了中大班以后,这种意识越来越强烈,那么教师就可以在一些活动中适当的提出要求,比如在建构活动中,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活动,并在以后此类的活动中提出不同的合作性竞争任务,使孩子渐渐养成这种意识
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进行公平正当的合作性竞争,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和他人共同努力付出的基础上。例如,区域活动中,“餐厅”一直是孩子比较关注的地方,因为活动人数的限制,很多孩子都来向我诉苦。于是,我就建议开个招聘会,招聘“厨师”、“点菜员”、“服务员”、“领班”、“经理”等。要求想去“餐厅”玩的孩子能说出自己的特长适合做什么职务。这样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无论干什么,都需要用真本领和同伴很好的合作,才能在竞争中不会被淘汰。
我们随时都要鼓励幼儿通过发展和提高自己在与他人的公平正当竞争中获胜;鼓励幼儿和同伴要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在竞争中获得共同发展。在幼儿的生活中及时纠正一些不公平竞争现象,以真正促进幼儿的康发展。
2、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发挥交往的主动性
我们的新《纲要》非常强调幼儿主体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代社会非常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它包括自信心、坚持力、抗挫性等。只有主动地邀请他人合作,主动参与他人的活动,才能建立起良好合作的开端,在合作中进行良性竞争。消极等待和回避都是不可取的。我班的唐仪卿小朋友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小班读了一段时间后就休学了,中班才开始重读我们班级,照理来讲,她对小朋友不是完全陌生的。可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得却是非常被动。尤其在玩建构游戏和户外自由活动的时候,这个弱点表现得相当突出。有好几次户外活动时,我看见她一人站着,看其他小朋友兴高采烈的玩。刚开始,我就找了几个孩子带着她一起玩,可不一会儿,她又回到我身边,我问她:“仪卿怎么不玩了?”她低着头说:“没人和我玩。”我只好一边鼓励她,要勇敢些,自己学会和别人交朋友,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边又鼓动班上其他小朋友帮助她,和她交朋友,和她一起玩,如此三番五次。一两个月过去了,她进步都不大,总希望别人来主动邀请她,而且在活动中总希望别人主动拉她的手一起玩,否则,她就瞪着两眼站着看。最后使得其他小朋友都不太乐意和她玩。而和她同时从中班插进来的另外小朋友,没几天就和班上小朋友相处得象老朋友似的。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孩子主动性成分的大小,影响着他们发展的方方面面,和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成正比。只有让孩子学会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才会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和他人合作、竞争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与家长共同努力,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发展自己,从而获得积极主体性的发展。
3.角色分工,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学会合作、学会负责,这是21世纪人才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能否被社会接纳,其创造力能否有效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衡量标尺。为培养这样的心理品质,我进行了学生角色分工的实践。每天设一位小了老师,负责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再根据需要设若干角色,如负责去盥洗室的监督员,负责观察班级中是否有不安全的情况发生的观察员,负责帮阿姨分餐点的小助手……这些角色要通过竞争,定期轮换。孩子在这种分工中要学会独立工作,必然会有挫折,这种挫折会激发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切实锻炼其才干,并且这种角色分工破除了儿童中的等级观念,人人有责任感,人人要与别人协调、合作,从而增强了心理素质,提高了活动质量。
4、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尊重、宽容别人。
合作性竞争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人的能力。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合作群体中,不同的个体差异,必然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因此,为了实现共同目标,需要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协商、相互谅解,有时甚至需要做出让步或牺牲,才不会损害到双方共同的利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在考虑问题中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对方考虑的习惯。尊重、诚信、宽容等美德是需要他们必须学会的。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让幼儿明白这些美德的重要,如:别人刚搭好的积木你把它毁坏了,别人心里怎么想,相反如果是你的成果,别人把它毁坏了,你又有什么感受。而且,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只有你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而且要培养孩子的信誉感,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让孩子在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感受,从以前的被动接受别人的感受到主动接受。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还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引导他们保持合作性竞争的性质良好康、公平正当。
我们在教育中还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是一个集体,因此,在群体中必须尊重对方,相互支持、不能事事惟我独尊,要求别人来服从自己,也不能支使别人帮去做本来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目标,才能在竞争中获得好成绩。
5、组织多种活动,提供幼儿练习的机会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幼儿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不是老师上几节课,搞几个活动,做几个游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地进行教育渗透,不断地提醒,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孩子每天在园的一日生活就是一个一起学习、游戏的时间。那么教师就应该。想办法为幼儿创造与同伴进行合作性竞争的学习和游戏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合作性竞争。例如比比早操哪一排做的最认真;上课哪一组的朋友发言最积极;建构区里哪以组的小朋友的房子搭的最有创意;在组画中,哪一组的小朋友画的公园最漂亮等等。再比如,将一些合作性游戏稍微做点改动,加上一两条竞争要求,就变成了合作性竞争游戏,摇船、推滚筒等都是合作游戏项目,我们进行比赛,看看哪一队先到。这样一来,这种游戏既有合作性,又有竞争性。再如起床以后,让每排的孩子两个两个检查对方的衣服是否穿整齐,帮忙翻好领子,看看有没有扣错扣子,再来比比哪排的小朋友先检查完毕。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为孩子创造各种环境、各种条件,才会使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和游戏的机会。
所以从教育效果的微观角度看,采用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比单纯采用竞争策略的效果要好得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作为小组中的一员与别组竞争,这样每个学生个体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还要与其他组员合作,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同时,合作竞争也有利于协作精神,诱发学生之间的互帮行为。同学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
6、对活动进行积极的指导和评价,从而让幼儿体验合作性竞争的愉快
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还不是很强,使得在合作性竞争中,一边要合作,一边要竞争,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产生摩擦。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指导,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想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好办法,从而对合作性竞争保持浓厚的兴趣。
对合作性竞争的评价,应包括对合作性竞争态度、方法和效果三部分的评价。评价应该以肯定为主,但也要指出其中出现问题与不足。评价时应让幼儿对自己和他人在对合作性竞争过程的行为有个明白清楚的认识,从而知道在以后的
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更好的提高合作性竞争的能力。在评价时,要注重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要以合作为重竞争为附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体会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从小学习保持良好的合作、竞争心态。
体验合作性竞争带来的积极结果,对于巩固强化幼儿的合作和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合作竞争的直接后果,如友谊增进、事情完成、活动成功,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让孩子体验到合作性竞争的愉快,自信心的提高,集体荣誉感的增强。如,当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时,老师要及时予以表扬,还可以把他们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拍成照片进行展览,使幼儿明白合作行为是被人认可和称赞的好行为;大家努力合作,用大家的智慧共同做一件事,会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其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其合作行为更加自觉和稳定。也使他们对合作性竞争更感兴趣。
合作性竞争是现代社会所赋予的新的亲社会能力,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这种意识,让他们逐步掌握与人合作、竞争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成为被社会接纳和欢迎的高素质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谈谈幼儿合作性的培养》张倩
《浅谈幼儿社会交往的引导》袁爱华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研究》李智慧
【大班幼儿合作性竞争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