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活动中,幼儿的年龄个体差异致使每个孩子的表现千差万别,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是师幼形成新一轮实时有效地的师生互动,让教育活动在幼儿身上得到实效性的体现,是每个孩子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经过几年教学的实践锻炼,我觉得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教师要加强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素养。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时代在发展,孩子们接触到的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知识,了解方面的常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充实自己的教育信念;不断地收集资料,丰富自己的教学阅历,只有不断使自己装得更满,才能给孩子们的世界更宽。
2.通过正确的观察与评价,了解每个幼儿 。由于家庭环境、性别、个性的不同,幼儿在认知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不同,客观的获得他们的情况。在成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情况,通过针对性的去观察,为之后的师生有效互动奠定了基础。
3.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有时幼儿的反应和表现是我们能够揣测到的,对于这样的指导我们只要在活动中实施就可以了。但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好问、好动,他们有时的发问会让老师没有防备,这时,我们必须全面观察,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引导孩子们获得全面的认识。
4.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 在活动中,怎样去化解难点,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难点呢?活动《大象与花儿》中,幼儿先是欣赏歌曲,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并找出相应的图片,再根据歌曲进行排序。其实这一环节是为之后的“轮唱”这一难点做准备的,通过幼儿自己发现问题,集体解决问题。通过图谱的不同变化,让孩子感受、学习轮唱,激发孩子的演唱兴趣,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活动内容,还学会了轮唱,孩子们学的又轻松有开心。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1.创设活动情景,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活动情感 。《大象与花儿》是一首活泼又有趣的歌曲,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歌词的情节性较强,我在设计时就通过提供情节图片让幼儿排序,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在反复的检验图片过程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知的旋律从而轻松地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情、动作、语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歌曲,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己去体验的快乐。这种灵活机智、因势利导的方法能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艺术化的语言,能激起幼儿的兴奋度。如活动前后的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让幼儿做律动,表示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挖掘和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绪、情感,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再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儿,创设一种与作品相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教师可随着优美的,用简洁美妙的语言引导,把乐曲的意境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起来,让幼儿在美妙的意境中畅想,感受乐曲悠扬、清晰、欢快活泼的旋律和意境。
3.适当的节奏教学,能激起幼儿激动的情绪。如活动《小蝌蚪》,歌词内容很简单,为了使幼儿不觉得单调,我们让幼儿边说边拍手,拍腿,跺脚,充分得用了幼儿自己的身体乐器进行练习,这些动作不一定表现的意思,但是要跟上节奏。让幼儿感受到就在生活中,只要细心地发现,就在我们身边。
4.适度的肢体语言,能加深幼儿体验所欣赏的内容。 老师用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
如在欣赏歌曲《小小家》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家的自豪;如唱《小月亮》等较为柔和和抒情色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让幼儿感受夜晚安静、平稳的特点,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如唱《蜜蜂做工》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激发幼儿的内在情感,使孩子和老师的情感相融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让走进生活,孩子爱上,教师将每个幼儿带进美好的境界中,把幼儿的听觉、视觉调动起来,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实现幼儿园教学的目标,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陕西省洋县幼儿园)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性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