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浓缩在棋盘上的父爱 | 嘉宾讲座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89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杨鸣镝,小多传媒和少年时创始人,一土的老朋友。


前言:鸣镝和先生Winston在孩子养育方面有着很丰富的经验,培养出来的两个儿子都是美国棋协国家大师,共同创办非盈利组织 www.CHESSanity.org , 为社区孩子和资源匮乏校区普及象棋,立志将国际象棋纳入美国公立学校必修课程。

浓缩在棋盘上的父爱 | 嘉宾讲座-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哥儿俩在长岛罗斯福学区学校为该校象棋俱乐部的孩子们授课,并捐赠棋具。

去年家中邀请当地棋童和家庭,办了一个大PARTY,大家借着圣诞气氛,总结孩子们的象棋成就。长岛近15年来产生了五个国际象棋国家大师,当时四个都在场,包括我们两个孩子,每人现场做了小小的演说。老大最后致谢的时候说,感谢我的教练G,感谢我的爸爸,句号。大家都笑了,有人大声说,不谢你妈妈啊?老大看了看我,笑着说,奥,对了,谢谢妈妈。老二最后也是感谢教练,感谢爸爸带着下棋,又是句号。大家笑得更厉害了。老二马上对我笑着补了一句,当然也谢谢我妈!我先生在大家的一片哄笑中打趣说,我可没有事先教唆儿子啊。

当然不是孩儿他爹教的,童言无忌。这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谢谢,丝毫没有场面上的虚饰,这声感谢是他们的爸爸十多年如一日的长期陪伴换来的。

美国象棋协会网站的记录可以说是先生陪孩子们下棋的历史证据:17岁的老大自近六岁开始参加比赛,去过282个比赛, 一共下了1139场棋;老二今年13岁,自五岁半开始参加比赛,去过198个比赛,一共下了885场棋。初级棋手的比赛平均每次当天来回大概需要八个小时,后来高端的比赛平均每次需要花费三个整天,吃住在外。大部分比赛是哥儿俩一起去的,爸爸全程陪伴,照顾日常的吃喝睡眠,体味孩子们的失败和胜利,一起难受,一起欢笑,也一起成长。

这里摘选老小写的一首诗的几句,调侃爸爸。诗中可以看出爸爸会下棋,但是早在N年前,就已经败在孩子们的手下。老小以一分钟对爸爸的五分钟并让一车,爸爸也不能扭转局面。字里行间也可以感到爸爸对孩子们取得成绩的骄傲。

I play my dad 1-5 with rook odds,

10% of the time I lose, 

about the same percentage he solves puzzles, 

especially the mate in twos. 

When good news reaches us, 

somehow it’s him who takes all the praises,

“But, wait, who actually won the title?”

is the question that soon raises.

诗的大意是:我让我爸一车,一分钟对他五分钟,我九赢一输,和他做对两步杀棋题的比例大致一样;好消息传来时,不知为什么总是爸爸得到表扬,“等一下,到底谁是冠军?”这才是大家应该问的问题。

浓缩在棋盘上的父爱 | 嘉宾讲座-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对弈的父子三人

事实上,我先生做的远远超过了单纯的陪伴。军功记录可以上榜的事情很多,留着他自己说…….

我的表扬信不想写的太长,以防他骄傲自满,毕竟好爸爸成千上万。先生可以做个好爸爸,离不开其他好爸爸的激励。朋友中,一个爸爸开车八个小时单程,只为了让孩子参加更适合他水平的四场棋赛。棋爸中,这样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

既然键盘在我手里,我自然不能放过为自己敲打两句的机会:

先生可以做个好爸爸,离不开当妈的充分配合和支持,和两个人在孩子们教育理念方面的紧密团结,加上不时的相互妥协。我们在母亲节歌颂母亲的奉献,在父亲节突出父亲的伟大,也是想借着节日的仪式,让父母双方都高兴一下,并提醒自己尽到为母为父之责,扮演好父母双方共同的角色。夫妻关系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孩子可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一份礼物,搭起了父子关系的桥梁

13年前,Winston将一套棋盘游戏作为礼物,送给了我们的大儿子。没有想到,这样一份简单的礼物,竟让我们全家与国际象棋结下了不解之缘。若干年后,我们两个孩子双双晋升美国棋协国家大师,我们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九个家中有子女同为国家大师的家庭。

八年来,参加世界业余国际象棋团队公开赛已经成为我们的家庭传统。Winston在此期间付出的努力,对孩子表现出的耐心,让我自叹弗如,也渐渐被他感动和激励。经过几年征战之后,两年前,他跟另外三位棋爸组成了一支号称“Father Knows Best”的队伍,自己也下场参赛。一次比赛过后,一位父亲给其他三位父亲队友发来一封邮件,感慨自己儿时放弃象棋的遗憾,同时又为孩子和队友们感到骄傲。

Winston 收到邮件后非常感动,他回信说:“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孩子们犯的错误,其实我们自己的错误可能更多。所以我鼓励棋爸棋妈们,特别是那些‘虎妈狼爸’,和孩子们一起学棋,他们就会更了解自己孩子是怎么样的一个经历,这样有利于他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这番话让我想起罗素?培勒长老的一段名言:“不要因为自己曾经年轻,就以为你能了解孩子的感受,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和你成长岁月里的那个世界大不相同。” Winston 没有站在局外对孩子的表现指手画脚,而是自己尝试学习新的东西,参与孩子的世界,与孩子一起成长。他知道,只有成为孩子并肩作战的队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经历,造就孩子的未来,也成就父亲的将来。

虽然 Winston 在摩根斯坦利的工作并不轻松,但他从未因此缺席孩子成长中的任何阶段。中国人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可很多人印象中的父亲,要么是疏离的,要么是严厉的。这些年我看到不少报道,说现代男孩越来越没有男子的阳刚之气。我却认为,这种“阴盛阳衰”的怪相和父亲在家庭长期缺失的角色也有很大关系。对男孩来说,父亲是他们成年男性特质的典范和言传身教的英雄;对女孩来说,父亲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异性,直接影响她们成年后和其他异性交往的能力。父亲对孩子的陪伴,是母亲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的。

浓缩在棋盘上的父爱 | 嘉宾讲座-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对我的先生和孩子们而言,象棋不只是一个共同的兴趣,它已然成为一种彼此沟通的语言。许多父母培养孩子兴趣的初心都很朴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水平的提高,家长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得失心变得重了起来。一种兴趣的培养从不会一帆风顺,中间必定有酸甜苦辣,也有父母与孩子的博弈。我先生的秘诀是,不断检验自己的初心,不因一时的胜负左右自己的判断,这是他的养育智慧,也是下棋的制胜之道。

孩子眼中的好爸爸,Winston 是怎么做到的?

本周日(6月18日)晚21: 30,把父爱下成一盘棋的 Winston Wang,将在大洋彼岸与我们分享他对培养孩子兴趣和帮助孩子成长的个人感悟,聊一聊他眼中的父子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对生命有激情、对社会有公益心的孩子。

Winston是谁?

美国注册认证理财师、毕业于宾大沃顿商学院MBA,工作日在摩根斯坦利看股指,周末回家带娃下象棋。

讲座加入方式:点击“”下载磁场App,扫一下二维码,根据提示操作即可加入讲座。

浓缩在棋盘上的父爱 | 嘉宾讲座-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推荐阅读:

中国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来自作者(好文)

一土校长小月 | 做“好家长”,不容易

怎样才能养育一个独立思考、积极行动的小孩?(内有华章讲座)

当我长大以后……

为什么中国孩子行为上无法无天,思想上却缩手缩脚?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浓缩在棋盘上的父爱 | 嘉宾讲座-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土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浓缩在棋盘上的父爱 | 嘉宾讲座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