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优秀幼师的“两种世界”


幼儿园教师生活在两种世界中:第一种是理智性、逻辑性强的成人世界;第二种则是具有童话精神的儿童世界,如教师充满稚气的言语,与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啦”等游戏时的忘我投入。虽然教师经历过童年生活,也会有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但也可能会遗忘充满童趣的第二世界。而在理想的师幼交往中,由于教师是真诚、开放、“非对象性”、非理性参与的,因而能使教师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召回自己对童话世界的回忆。


啊, 我还是5岁孩童的那一年,

在河流截出而成的磨房小溪里,

在那个夏天我终日戏水:

一会儿晒晒太阳,一会儿潜入水中,

如此反复,或是在沙滩上徜徉,

跳跃在开着黄色的狗舌草花的小树林中;

直到岩石、山崖、树木以及远处的斯基达山,

都染上了夕阳的光辉。

我还独自停立在苍穹下,

就像我出生在印第安大草原,

从我母亲的草棚中跑出,

可以任意在外面跑动和游戏。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英国哲理诗人华兹华斯创作的这首诗篇《序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5岁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景象,孩子是那么地惬意、纯真、自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将我们带入了他的童话世界中。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孩子的童话世界往往被教师打断———“孩子!该学习了!该到班里进行集体教育活动了!”当教师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其实并没有尊重他们,并没有想到此时孩子正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迷恋于自己精心建构的童话世界中,也就是说教师尚未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与幼儿拥有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成人世界,在其中教师以成人的视角与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另一个是幼儿世界,幼儿有着自己的眼光与见解。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不同世界中的成人与幼儿如何交往呢?一种是解释学方法,教师通过理解与宽容的师幼交往,达到与幼儿的“视界融合”、“视域共呈”;另一种是现象学方法, 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运用“非对象性”的立场,暂时悬置、搁放自己的成人世界(中止判断),而将视角切入到幼儿世界,这种方法与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共在”是很接近的,即教师与幼儿一起进入童话世界中。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有位教师这样谈到她与幼儿“共在”的


“通过师幼交往,我发现我越来越走入孩子的心理世界里了。可能我平时就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孩子们中流行的东西我也知道,这一点就比较容易跟他们亲近。他们在那里谈,我也凑过去,大家一起谈。就比如目前孩子们流行数码宝贝,我也过去跟他们谈,他们能讲得出的,我也能讲得出。大家坐在那里一起看动画片,一起激动,就好像我跟他们之间没有隔阂。我是不会这样的———‘哟,他们在看动画片,我没啥兴趣的。’”(小班某教师,23岁)



在理想的师幼交往中,教师会判断出什么时候该尊重、理解幼儿, 什么时候又该悬置自己的视界,进入幼儿的想象天地中。进入到幼儿世界中的教师,会发现自己能找寻到失去的童心。童心最为可贵,只有拥有童心,教师才会具备幼儿的视角,了解幼儿的心思,也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很多教师提到与幼儿交往对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失落的童心:“与孩子交往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是孩子们让我保持一种童年的心态,让我时刻充满着微笑,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第二世界”的形成离不开都教师的人文精神


幼儿园教师“第二世界”的形成离不开其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是教师对幼儿作为发展中的生命个体的理解与尊重,是教师充分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生存状况与意义,关注幼儿的自我生成与完善,关注幼儿的美好生活与幸福,以及与此密切相连的对幼儿的热爱、关心与理解。不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可以成为一名很好的“教学者”、“传道者”,能很好地承担与完成上级指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却不是合格的“教育者”,因为他难以从心底感动幼儿。


事实上,人文精神的提出由来已久。20世纪初,伴随着“人文科学”的复兴,教育领域出现了“人文学科观点”的时代。


在德国, 以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为基础,产生了文化教育学派,提出了人文关怀的教育主张。例如,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角色通常是“灌输者”、“传递者”,即向幼儿传授、讲解知识,而幼儿是听讲者、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师幼交往就被局限于以知识为中介的传递与接受的过程。


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向幼儿提供、传递、讲授知识而不断地扩大自身的知识容量,并提高传授方法与技能技巧,这样,教师发展也就局限于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然而,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意义的在于追求精神的成长、心灵世界的丰富。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局限于知识与学历的发展,而应充分关注个性品质、人格魅力的发展。很多教师都认为,“第二世界”的形成离不开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胆子小,不爱说话。当我问她什么时,她都很紧张,不愿意说。但我发现她与小朋友交流时特别好,也敢说。后来我发现她可能是怕老师,不愿和老师聊天。于是我慢慢和她聊天,让她知道老师并不可怕,老师想和她做朋友,后来小女孩也能和我进行交流了。”


“与孩子的交往能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有一天,有个孩子来园后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您特别好,小朋友有错误能讲道理,不训人,像我们的朋友。’听了这话,我真的非常感动。”


“师幼交往能给我带来快乐,例如,每当清晨,孩子高高兴兴地从父母的身边张开小手冲我跑来,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亲吻,都能让我把一切的烦恼去掉,给我带来无比的快乐。”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可以看出,教师由于形成了人文精神,因而能够真正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儿童世界”,从而与幼儿共同走向美好的教育生活。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与幼儿结成的关系是融洽、和谐、轻松、自由的,看不到师幼间的冷漠、紧张、拘束、压抑、对峙, 甚至是剑拔弩张。


“反正我觉得他们都蛮喜欢我的,可能是因为平时我跟他们的关系比较平易近人。他们不会叫我金老师,有时候就叫我阿金,或者叫名字,反正他们叫什么,我都会答应。我们之间的话题也比较随便。”(大班某教师,23岁)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第二世界的形成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幸福感



“第二世界”的教师往往会处于教育的幸福之中。我们研究发现,70%以上的一线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压力大、辛劳、精神负担重。有位教师甚至向我抱怨:“ 我 已 经 快 精 疲 力 竭(burn out)了。” 但当问及对于这份职业有什么体会时,又竟然有很多教师说自己感到很快乐、很幸福。这种“矛盾”现象与荷尔德林在诗中描述的情形是颇为一致的: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人还能举目仰望说:

我也甘于存在?是的!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既然是非常辛劳的,人又为什么是诗意、快乐地栖居在大地上呢?我们认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琐碎的,但如果他们能拥有 “第二世界”的话,那么就会感受到教育世界的美好与幸福。


“和孩子们在一起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便是快乐。是孩子们让我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让我时刻都充满着微笑,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某大班教师,24岁)

“最大的收获是开心。孩子们会把自己的发现、乐趣告诉你。有一天丹丹说:‘老师,我可知道蚯蚓是怎么生气的,你抓它时,它身子会硬,扭来扭去。’”(某大班教师,28岁)


“快乐,是我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最大的收获。孩子稚气的脸,无忌的语言,还有纯洁的心灵,让我感到快乐。”(某大班教师,23岁)

“欣慰、快乐、满足的收获。有一次,我非常疲惫,脸上及行动上都表现出极度的倦容。孩子们看到了,互相小声嘀咕:‘你小声讲话,别吵着老师!’孩子们那样关心、关注我,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快乐与知足。我再也不把累当成一件事了,非常愉悦地和孩子们交流起来。”(某大班教师,31岁)


我们以往总是用“燃尽自己,点亮别人”的“红烛”来比喻教师, 其实这并不是非常恰当。


事实上,教师并不是要以自我的牺牲来造福幼儿,并不是以自身的痛苦来成就幼儿的幸福,幼儿的成长也不是对教师成长、幸福的剥夺,相反,教师价值的自我实现正是在与幼儿的真诚交往中,教育是师幼双方共同成就的幸福生活。“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校内外茁壮成长更让教师幸福的呢?”孟子将“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作为人生三乐之一,或许也是出于这种理解。正因此,杜威才说:“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园长私董会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优秀幼师的“第二世界”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