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胡静:践行教养法,成就更好的孩子、更好的自己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胡静:践行教养法,成就更好的孩子、更好的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内容摘要:正如富尔曼先生所推崇的《道德经》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儿童技能教养法其实就是儿童教养的“道”。这个“道”,博大精深,难以用语言去描述,却需要切身去体会和感知。技能教养法能让家园共同努力的方向细化到了某一个小点,好实施、易操作,但取得何种程度的效果,有赖于教师去用心、去体会、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观点认知和感悟。期待我家长、老师们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后,都能顺着“儿童技能教养法”的“道”去做,家园携手,一致用尊重、合作和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一起享受孩子们成长过程的快乐。

胡静:践行教养法,成就更好的孩子、更好的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胡  静

胡 静
“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中国园长班首期学员
岳阳市一级幼儿教师
岳阳市优秀幼师
全国华夏园丁大联欢“优秀志愿者”称号
一名喜欢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帮助孩子的岳阳市蓓蕾教育机构一线教师


大家好!我叫胡静,是岳阳市蓓蕾教育机构的一名一线老师,也是一位六岁孩子的妈妈。


在园所领导的支持下,我先后两次参加了蓝天会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学习,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尝试应用技能教养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对这套源自芬兰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有了初步的体验和认识;不仅如此,我还在我自己孩子身上尝试使用这套方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说,幼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让我对儿童技能教养法有了更为深入地认知和了解。


感谢蓝天会和园所领导给我这次与全国幼教同仁分享技能教养法的机会,首先跟大家分享我女儿文文的故事。



文文的故事


端午时节粽飘香,端午节放假期间,带孩子文文回老家,在一天傍晚,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在室外玩,文文很有兴致地在骑他的儿童自行车。老公看到伯伯和伯妈走在前面,鼓励文文说:“文文,快骑到前面去,跟伯爷爷伯奶奶打个招呼。”


文文有点儿小犹豫,我赶紧给文文打气:“小车车,加油哦”。“小车车”是文文“小甜嘴”技能的升级版,我话音未落,只见文文一个劲的往前骑去,远处传来孩子大声跟伯爷爷和伯奶奶问好的声音。看着孩子那小小的背影,我当时内心里特别的温暖、特别的欣慰。因为只有母亲最清楚孩子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从文文的背影中看到了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支持孩子去改变,更支持着我自己去认真思考,深刻体悟,用心探索。


这一份温暖和力量,都源自去年十一月份的“儿童技能教养法”培训班。短短三天的体验式培训,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的,但在与导师的互动中,在与同学分小组的体验练习中,在导师的个案治疗过程中,有更多的智慧火花和头脑风暴,这些触及教师灵魂层面的深度思考让我领悟到—原来还有这样美妙的方法去教化孩子!


在导师设计的练习中,我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尽情吸收着教养法的水份、感受“儿童技能教养法”的魅力。当富尔曼教授提出要我们回家跟自己的孩子先练习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了一句话:“你们家文文好内向,不喜欢叫人”。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很想将孩子身上的这张小标签轻轻地、不露痕迹地擦拭去,但努力很多却效果寥寥。



所以当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特别期待用“儿童技能教养法”来帮我的文文小朋友学会主动交往的技能。


回到家后,我模仿富尔曼教授的链接方式,跟文文小朋友谈心。亲爱的老师,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和文文小朋友谈心而不是谈话哦。经文文同意,我按照“儿童技能教养法”十五步的方式,跟文文一起找到了要学习的技能:主动问好。我们一起给要学习的技能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小甜嘴”;选择小兔兔吊饰作为魔法宝贝;邀请爸爸、老师、园长妈妈、门卫左爷爷当支持者;设计DIY自制蛋糕的方式作为庆祝方式。


文文小朋友还跟妈妈一起设计制作了自己的技能学习表。作为指导者兼支持者,我每天拉着文文的小手带文文练习小甜嘴技能,慢慢的文文从以往的不开口到能跟班级老师、门卫爷爷、园长妈妈问好。特别是周末去到外婆家,外婆都夸文文越来越有礼貌。


文文的点滴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所以,“小甜嘴”技能庆祝会我们搞得热热闹闹的,让孩子充分感受自己进步、自己改变的成就和惊喜。


庆祝会结束后,在跟文文和爸爸的商量后我们制定了“小甜嘴”的升级版——“小车车”技能。小车车技能是怎么来的呢?文文在开小弟弟的儿童遥控车时喜欢自己开,说小弟弟妹妹才要大人遥控。我立马想到文文的“小甜嘴”比较依赖我,跟文文探讨遥控和自动的问题。最终我们约定好了下一个要学习的技能“小车车”技能,文文要练习不需要妈妈拉手自己主动问好。所以当我看到文文为了跟伯爷爷伯奶奶问好独自一个人骑车前往时,才会有如此的感慨:“儿童技能教养法”确实行之有效啊。


在文文的技能教养法实践中,我自己总结出一些感受。

首先,找出孩子目前存在的小问题,模仿福尔曼教授的方式去改变。也就是说,模拟是初步运用的第一步;

第二,与孩子沟通、约定注意方法。我前面说到的谈心而不是谈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家长和孩子谈话多而谈心少,很多家长从父母的高度,习惯用指导的方式和语气,去要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谈话的氛围严肃、家长主导,很多时候不在意孩子的感受。而谈心则不然,应该用孩子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孩子对自己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然后,用孩子同意的方式去改变;

第三,我们和孩子约定的技能,一定是孩子稍努力就能做到的,这样孩子才有践行的勇气;

第四,孩子的点滴进步一定要及时予以肯定,这也是我重视庆祝会的原因。当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大家的肯定时,那种我可以、我能行的信心,是将教养法深入进行最好的动力;

第五,在孩子有了满满的成就感和满满的动力感后,设定新的、合理的技能培养目标也就水到渠成,而且效果越来越好。


通过文文这一案例,我坚定了在园所践行教养法的决心。分享是一种美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儿童技能教养法”岳阳蓓蕾教育机构的家庭指导师,作为从教养法受益的一名一线幼儿教师,我认真思考如何与同事们分享我的感受,如何带领同事们将“儿童技能教养法”运用于工作中。


让老师们接受儿童技能教养法这一新生事物,仅仅说我自己孩子的改变是难以服众的。那怎么办才能让身边的同事和幼儿园的家长接受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案例。


作为幼师,我们很容易发现班上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想,要在园所让教养法风行起来,最好选择一个大家都关注的案例实践,做出效果来。


正在我寻觅案例的时候,我同事的孩子——瑞瑞因为转班的原因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稍有不如意就在班级中大喊大叫,面对孩子的不愉快,家长和老师的焦虑。我找到瑞瑞妈妈,跟她交流我的想法,我想用“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方式来试试。瑞瑞妈妈同意了。   得到家长的支持后,接下来要设计好如何跟孩子交谈。


我一直谨记富尔曼教授的零步骤——链接比十五步更重要。我不敢贸然直接跟孩子约谈,因为我对瑞瑞不太了解。我知道我要做些准备。为了增进瑞瑞对我的信任感和更好的了解瑞瑞目前的现状,周末我邀请瑞瑞到我家跟文文一起玩。在一天的亲密接触中,我不停地引导文文要学习瑞瑞的优点,非常有礼貌、很会关心人、象棋下的很好、……同时侧面了解了他目前的困惑(在班级中没有朋友,玩游戏时大家都不听他的)有了这些了解,我、瑞瑞、瑞瑞妈妈开始谈话。首先我很开心的跟瑞瑞妈妈聊到周末瑞瑞在我家的情况,请教瑞瑞妈妈瑞瑞的象棋是谁教的?怎么会这么棒!询问瑞瑞在家中是怎样关心妈妈的?邀请瑞瑞当文文“小甜嘴”技能的支持者。我看的出瑞瑞很享受我和妈妈的谈话,趁热打铁我赶紧跟瑞瑞说:


“你有这么多的优点,你们班级的小朋友知道吗?”

瑞瑞皱着眉头说:“他们都不是我的好朋友。”

我接着问:“为什么你没跟他们交上朋友呢?”

“玩游戏时我大喊大叫,他们就不跟我玩了。”

“你可以跟他们好好说话呀!你好好说他们一定会听你说的。你愿意学习好好说话吗?”


瑞瑞弱弱的应了一声,妈妈赶紧插话“我也支持瑞瑞学习好好说话。”


我赶紧拿出之前设计好的技能记录表,跟瑞瑞介绍怎样学技能。瑞瑞一听说可以邀请好朋友庆祝,他很感兴趣。


我们就给技能取名为“好好说话技能”;瑞瑞选择了他最喜欢的玩具枪作为魔法宝贝;

瑞瑞自己画上了妈妈、我、文文、老师做他的支持者,画上了我们一起去K歌切蛋糕的庆祝方式……


最让我感动的是瑞瑞的带班老师佳佳,佳佳老师也是我的好闺蜜,她非常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


佳佳老师有意识地在班级中放大瑞瑞的优点,给瑞瑞更多的肯定。瑞瑞则每天出门前看一眼技能记录表和魔法宝贝,跟妈妈约定好在幼儿园要好好的跟同伴说话。


佳佳老师作为瑞瑞的支持者在必要的时刻会以商定的方式提醒瑞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瑞瑞的进步非常明显。这时,佳佳老师趁热打铁,帮助瑞瑞在班级举行了庆祝会。瑞瑞的妈妈在给我的微信中这样写道:“奇迹般的一个月,孩子居然做到了控制情绪,不大叫,好好说话,这实属不易,特别是在庆祝的时候,孩子脸上的喜悦和自信又回来了。


找回了自信心的孩子更乐于去学习技能让自己更优秀,现在,孩子逐步地适应了新的班级生活,能自由友善的与同伴玩耍,能积极认真地学习,虽然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是,他已经会自己制定计划,监督自己慢慢改进。对于学习技能,感触颇深的是尊重孩子,平等交流,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才是教师和家长应该做的。教育真的不是耍耍嘴皮子,更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经历的每一个过程。”


面对家长的这些感触,我很是感动,感觉到自己践行技能教养法是特别美好和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更坚定教养法是对孩子、对家长都有帮助的好方式。有了这样的信心,加上我在家中引导文文学习”小甜嘴”技能的经验,我更坚信了儿童技能教养法是一套在幼儿园可行的教育方法。


瑞瑞的案例以后,我在班级里接着尝试引导孩子们集体学习“小书包”技能。孩子们每天按照统一的标准将小书包放在书包柜中。一个简单地动作,要想让全班的孩子们养成自主的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为了让孩子们牢记标准,我们一起编了一首小儿歌——“小书包,要放好。名字对外面,小尾巴藏起来。”接着我每天得做爷爷奶奶们的工作,希望他们把整理自己物品的机会还给孩子,以便配合幼儿园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慢慢的,从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到大部分孩子都学会了小书包技能。真心觉得用“学技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好的习惯非常有效。


当班级集体学习“小书包”技能取得一定成绩后,在曾斐总监及各园园长的支持下,我负责召开了全机构的“儿童技能教养法”启动会,启动会上,老师们自己先体验三重赞美法,体验抱怨之手和祈愿之手的不同感受,再分享我教学和生活中 “好好说话技能”“小甜嘴技能”“小书包技能”这三个成功案例。老师们更加相信儿童技能教养法是真的可以帮到孩子、帮到家长、帮到老师的好方法。


启动会后,老师们学以致用,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尝试在班级或家庭中实施儿童技能教养法。整个机构的三所幼儿园里,老师们常会就自己实行教养法遇到的问题相互探讨、取得的经验相互交流、获得的喜悦共同分享……整个蓓蕾教育机构,掀起了学习和践行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热潮。


一个月的时间后,我园召开了首次“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分享会,在此次分享会中,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老师们实行教养法时创造的各种方式、生发出的众多智慧和满满的收获。


践行四方式:

总结起来,老师们践行技能教养法,大体上有四个方式:


方式一:


老师们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施儿童技能教养法,引导孩子们学会了“小书迷”技能。庆祝会时孩子邀请了好朋友参加,这些好朋友们都对技能学习很感兴趣,甚至他们的家长都找我们的老师来咨询、请教。这,足以证明“儿童技能教养法的”魅力。

方式二:

一个年级组同时学习一种技能,如“独立睡觉”技能。我们花板桥幼儿园大班组的老师们在田敏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教研如何在班级启动“儿童技能教养法”。首先组织研讨式的家长会,以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幼小衔接为主题。会议上家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说出了孩子们的现状和家长的担忧。通过总结发现,家长的关注更多的是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尤为突出的就有孩子晚上睡得晚,或不能单独入睡的现象。通过年级组老师们分析和讨论,大班组决定引导幼儿学习独立睡觉的技能。集体的智慧碰撞之后,她们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执行方案。为了能激发孩子们学习此技能的兴趣,老师们巧妙的用一个《上床睡觉了》的绘本故事导入谈话。故事讲完,老师们马上提问:故事听完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孩子们回答各种各样:兔妈妈很辛苦。小兔子们太调皮了。小兔子们睡觉不乖。它们自己睡不着就吵着妈妈也睡不着···老师接着问:你们觉得小兔子们应该学会什么,兔妈妈会好过一点?孩子们们纷纷说:小兔子应该不吵妈妈,它们应该学会自己睡觉。这时,老师们因势利导:那,我们要学习什么技能才能让把爸爸妈妈更轻松一点呢?


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也要学会晚上自己一个人睡觉。


老师接着引导:谁愿意学习这个技能呢?

一个小朋友首先举手说:我。

在这个小朋友的带动下,全班小朋友都举手表示自己要学习晚上独自睡觉的技能。在孩子的自发认识中,将问题转化成为了要学习的技能通过讨论孩子们给技能取的名字为“我爱睡觉”,接着大家谈论学会技能有哪些好处。 


“我们可以不要爸爸妈妈操心。”

“我们会更勇敢。”

“没有那么热,不容易踢被子。”

“睡觉没有那么挤。”

“爸爸妈妈会很开心。妈妈可以更好地照顾弟弟。”

“爸爸妈妈可以好好休息,早上起来就没有黑眼圈。”


在与孩子达成共识后,接下来老师带领孩子们画出技能学习计划表。共同为技能起名字;选出魔法宝贝、支持者;讨论庆祝方式、坚持练习的记录表形式……


有了老师们如此用心的导入,班级的家长们更是非常配合,每天在班级微信群里相互交流,孩子们日常聊天的话题也离不来“我爱睡觉”。最终在老师、家长、孩子们自己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孩子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我爱睡觉”的技能,庆祝会如期举行。


我们的老师在小结中这样写道:“首次尝试使用儿童技能教养法让我收获满满,同时这也让我知道了:什么事情只要放手去做,你就会有收获。把难以解决的问题看成是一个要学会的技能,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也会更加配合你。虽然不能信誓旦旦地说,我今后就会使用儿童技能教养法了,但至少我对孩子们学习下一个技能更加有信心了。

方式三:

老师模拟“儿童技能教养法”中的案例,来引导个别孩子学技能。如“夹住小猴子”“生气虫快走开”等等。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生气虫快走开“的案例,一个中班的孩子叫健健,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急的跳脚,大哭大闹。要不就是一边说,“我生气了再也不来了”,一边向室外走。面对这样的案例,我跟带班的梁老师一起,在健健看他最喜欢的恐龙绘本书的时候,跟他聊天。我们聊恐龙,请他教我们认识恐龙,请他表演恐龙。有了很好的链接。


接着我给健健讲了关于生气虫的故事。“每只小恐龙的身体里都住着一只小小的生气虫,当他的小主人一生气时它就会长大,聪明勇敢的小恐龙们都不想让他长大会跟他说,生气虫快走开……”健健很感兴趣我给他编的故事,主动问我,“我们人的身体里有没有呢?”“当然有呀!我还有一个赶走生气虫的好方法呢?”“健健要不要学习聪明勇敢的小恐龙,管好你身体里的生气虫呢。”最终我跟梁老师约定,当健健情绪激动时就用搓热的手对准健健的掌心,让他感觉到热量,并跟他一起说生气虫快走开。


后来梁老师跟我反映,健健对这个游戏还挺感兴趣,还取了“开心娃娃”这个技能名称。老师将健健学习的技能告诉了妈妈,妈妈很是赞同。当健健在家情绪激动时,妈妈也像老师一样跟他互动,效果比往常跟健健讲大道理好很多很多。


慢慢得,健健的情绪自控越来越强了,老师和家长都很欣慰。

方式四:

班级中三位老师每人引导一个技能学习。如排队中的“和谐号技能”、进餐中的“光盘宝宝技能”、午休中的“云朵技能”。班级中的三位老师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技能学习变得更高效了。同时也较好的回避了孩子们的差异性,因为在三个学习的技能中都会有一个技能孩子会做得不错。


整场分享交流会,分享的老师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教师”的笑容,听课的老师们深受感染,我们的保育员老师们也都纷纷主动咨询,希望将教养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一场分享会,坚定了我们蓓蕾推动儿童技能教养法的信心,掀起了蓓蕾全机构、全园所、全员工、全方位践行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新高潮。


现在,教师们不仅在园所实行技能教养法,而且也尝试通过家访或面谈的方式,针对个别孩子的突出问题做些个案,如“微笑说再见”“主动问好”“大老虎”“狮王”“滴答滴答”等等,家长们也都肯定这是一种有趣又有用的教育方法。


收获的同时,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反馈。大概来自三方面:


一是来自孩子——比如孩子们掌握技能的时间差异较大,

二是来自家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特别是指导家庭个案中,家长们总是选出孩子最难学习的那个技能。

三是来自年轻老师——很明显那些没结婚的老师对在班级开展“儿童技能教养法”没有那些自己家有小孩的老师积极主动。


怎样解决现有的这些问题呢?我们要学习的技能应该是三部曲:


用已有的理论和案例充实和启迪自己,通过进一步学习教养法的图书,特别是参加教养法的培训班,现场与富尔曼、红燕老师以及项目组专家互动和练习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多的感悟。

实践出真知。要更加认真去践行,去思考,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收获解决问题的惊喜。

不断反思、交流、总结,才能出成绩。遇到难以解决的困惑多和项目组专家、全国实验园的同仁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其实,践行儿童技能教养法,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在蓓蕾教育机构这个大家庭里,有我们蓝天会专家的帮扶、曾总监的引导、有园长们的支持、有同事老师们同行。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践行,绝不只是一个人的战斗!

就如富尔曼教授所推崇的《道德经》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技能教养法其实就是儿童教养的“道”。这个“道”,博大精深,难以用语言去描述,却需要切身去体会和感知。技能教养法能让家园共同努力的方向细化到了某一个小点,好实施、易操作,但取得何种程度的效果,有赖于教师去用心、去体会、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观点认知和感悟。特别期待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学习技能教养法后,都能顺着“儿童技能教养法”的“道”去做,家园携手,一致用尊重、合作和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一起享受孩子们成长过程的快乐。


感恩大家的聆听!愿全国的幼教同仁和教养法中国实验园的姐妹们一起把这套好的方法践行得更好。

胡静:践行教养法,成就更好的孩子、更好的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倾听胡 静老师的原版讲座内容~
请点击左下角“”!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园长私董会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胡静:践行教养法,成就更好的孩子、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