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来到,游子返乡归
归途心似箭,渴盼车儿飞
年味儿越来越浓,放下手头工作,与家人一起过春节的心也越加急切。在外求学的时候,一到寒假就马不停蹄赶回家,前三天是爸妈的宝贝,接下来就是无尽的唠叨;工作后,回家过年是难得的放松时刻,当然也有七大姑八大姨数不尽的问题;当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小家,回家的机会就少了。
有了孩子之后,似乎回老家过年也要经过深思熟虑,能不能适应老家的天气、饮食还有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爸爸妈妈的决定。
有的家庭定好了外出旅行的计划,有的就在自己的家里过一个温馨的春节,而最终决定回老家过年的年轻爸爸妈妈们,则要全副武装,自己的行李且不说,孩子的东西就要占一大半,可很多爸爸妈妈们怎么也无法料到,在城市里精致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回了老家会变成这个样子……
回家前 VS 回家后
是不是有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jio?
“改头换面”已经不算什么了,亲戚们亲孩子、喂孩子吃坚果、筷子蘸白酒让小孩尝……才是各位爸爸妈妈们焦头烂额、防不胜防的操作,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可真是让年轻父母们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除了这些“鸡飞狗跳”的逗孩子场面,更多的还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热热闹闹过年的温馨时刻。儿孙们承欢膝下让长辈们称心如意,兄弟姐妹推杯换盏,小朋友们收红包玩炮仗…….在这盛大的节日里,被亲情包围,将365天的辛苦和压力都冲刷干净,迎接新的一年。
其实,带孩子回老家过年,不仅是团圆的节日传统,也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次旅程。
生活需要新鲜感,所以有些人的梦想是看世界。即使是小孩,一成不变的生活也会让他们失去兴趣。
在幼儿园,老师会给孩子们讲不同地域、气候的变化,户外教学会让孩子了解他们平常生活中看不到的事物。不如乘着过年回老家,带孩子去看看世界的另一个模样,一定是比在自己家里玩玩具更让他们释放天性、寻找快乐的事情。
让孩子去适应陌生的环境、文化,甚至是房间和床铺,可能对他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勇敢,更加愿意尝试。
当今一直被谈论的一个议题就是“该不该让老人带孩子”,老人带孩子的传统方式似乎在讲究科学育儿的年轻父母眼里太落后了,而长辈对孩子的宠溺似乎也让爸爸妈妈们的“教育事业”频频遇挫。
春节只有几天假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老人多多宠爱小孩也不失为美好的时光。想起我们小时候被长辈们宠爱的样子,也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
让老人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也是年轻父母们的责任,更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
“故乡”似乎是中国人放不下的执念,古往今来多少优美的诗句和文学作品用最真挚的情感描写这两个字。小时候总想着逃离那一片土地,长大后的游子都会明白回到故乡那种迫切的心情。
时代的发展,让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却也改变不了人们归心似箭。带孩子回自己的故乡看看,在这片成长的土地上,感受时光赋予我们的变化,给孩子讲讲爸爸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让他了解和感受时代的变迁。
现在的孩子们,通过电子产品或者图书,认识和了解很多事物,但很多时候多彩的世界只存在于画面中。可回到老家,院子里养的鸡鸭猪羊就够让孩子大开眼界了。
更不要说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蒸花馍、炸年糕、扭秧歌、逛庙会……都会让孩子们眼花缭乱,手舞足蹈。孩子看到的不再是通过视频、图片想象的春节,而是能够亲身参与的真实的生活。
点击下方,免费预约参观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