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季幼儿园开学季,新入园的宝贝有些好奇也有些忧伤,家长们有些欣慰也有些焦虑,于是便催生了幼儿园门口各种“悲欢离合”的亲情大戏。
不仅如此,这种延续性焦虑同样转移到朋友圈,一篇名为“老师,回个微信很难吗?”的爆款文霸屏三月。今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春季孩子分离焦虑症”爆款文的背后
暴躁标题背后的温情牵挂
“老师,回个微信很难吗?”看似有些愤怒的标题,更能看出家长对孩子的迫切关爱和牵挂。
对于初次入园的宝贝来说,分离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初次离开孩子的家长,更是生活的处处揣揣不安。
这时候微信和老师沟通似乎是所有焦虑家长的救命稻草,于是从孩子入园到放学,家长们开始疯狂的问老师问题:
“老师,我家宝贝吃饭了吗?”
“我家孩子睡得好吗?”
“我家孩子哭了没有?尿尿了没有?”
“好的,尿了几次?麻烦给宝宝多喝点水!”
那么问题来了,不少家长认为:“有时候给老师发信息,要么不回,要么就是到了第二天才回复,但我发信息的时间也没有很晚,回个信息很难吗?”
积极正向面对问题的老师,换来的一定是逐渐体谅家长
那么老师,回个微信真的很难吗?
是的 很难!
一位幼儿园老师是这样回复家长的:
当我收到您的消息时,我可能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孩子们下楼去室外活动;
可能在为孩子们准备着活动开展要用的道具;
可能正在为孩子们分发点心;
可能正在处理孩子们的一起“纠纷”;
可能在我准备回复时,又被一件“突发”事件所打断;
可能我已经累到筋疲力尽睡着了;
更有可能您发我的消息被淹没在无数信息中,我还来不及看到……
我会尽可能及时回复您的消息,如果没有做到,并不是不重视您的孩子,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请您多多谅解!
从这篇回复中,我们可窥见幼儿园老师工作的不易,尤其在开学季,老师们面对的压力更大。在这个可以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默默忍受责备从不是件值得提倡的好事儿。而积极正向面对问题,把实际情况说明的老师,换来的一定是逐渐体谅家长。
信任与高效沟通是解决焦虑的不二选择
无论是焦虑的家长还是压力山大的老师,我们最终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既然目标一致那么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家长相信即使自己不在,孩子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时,便不会再惴惴不安。
家园如何建立高效沟通?
1. 除非紧急事件,家长尽量不在上班时间联系老师,以免打扰老师的工作。
2. 老师可以在送孩子的时候简单的和家长沟通宝贝今日的状况,让家长放心。
3.对于相对复杂的情况,双方最好提前约定好时间当面沟通。
4.给老师发短信、打电话时语言尽量简洁,省去不必要的寒暄,直入主题会更节省双方的时间。
5.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和家长约每周固定时间在微信群解惑,避免家长们的重复提问,耽误双方的时间。
新生轻松入园干货,一切为了孩子
送孩子入园不当的六种做法
1.善意谎言,不辞而别
“今天不去幼儿园,快点穿好衣服,妈妈带你去看鱼!”、“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很多家长都是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就不辞而别,当孩子发现家长不见的时候,会哭得更凶,而且会让孩子失去了对亲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悲悲切切,难舍难分
“再见”说了一遍又一遍,总不忍心离去,再抱一抱,再亲一亲,家长总是想多陪伴一会儿,希望孩子能多一些安慰,但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这就如同演员演戏一样,入戏越深,越难从角色中抽离。幼儿园老师其实也不喜欢家长这种做法。
3.过度担忧,加倍补偿
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苦受罪了,接回去以后,百般宠爱、处处迁就,有的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和食品。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任性,有的孩子还会把上幼儿园当作条件进行要挟,大人必须答应孩子所提的要求才去幼儿园。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一哭就不去幼儿园了,反反复复,送送停停。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融入集体,不坚持入园的孩子会错过很多课,对游戏规则和学习都不熟悉,往往会成为尴尬的“局外人”。
5.消极暗示,威胁恐吓
“听老师话,要不我就不来接你了。”威胁加吓唬是很多成人“对付”小孩儿的绝招,但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子会比较小,特别是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认为处处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6.疑神疑鬼,中途放弃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尿湿裤子、吃不饱饭、因此果断退园,这也是某些家长的做法。新生入园阶段,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幼儿都面面俱到。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尽量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送孩子轻松入园的六种做法
1.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家长要给孩子多带几套衣裤和袜子,以备尿湿裤子时更换,书包里准备一个袋子,用来装换下的脏衣服。女孩子的头发要便于打理,不给老师带来附加的工作量。
2.积极暗示———用正能量影响你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家孩子表现可棒了,不用老师喂,自己吃了一大碗饭呢!”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3.情感援助———给孩子带上安慰物
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4.信任园方———既来之,则安之
有的家长会躲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当侦察员,看老师有没有“修理”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心神不宁,到处搜寻亲人的身影,也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既然来了,就选择相信,家长的信任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
5.避重就轻———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
对于3岁的孩子,只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要运用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比如把起床穿衣服当成一种游戏,跟小孩子不能较真,要懂得迂回和转弯。
6.持之以恒———不要让眼泪动摇了决心
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