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开展勤工俭学的意义 勤工俭学的好处很多。一方面可以带来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勤工俭学可以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康成长,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 幼儿园如何开展勤工俭学
⒈目前勤工俭学所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6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还需要大人的呵护照顾,要让他们来勤工俭学,家长和老师们都不太理解。现在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孩子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们也相对溺爱,认为孩子小、不会干,在家很少安排参加家务劳动锻炼,就是吃穿用也都是尽力选最好的和孩子们最喜欢的、有些家庭甚至连孩子力所能及的自我生活服务都一并包办,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勤工俭学也不被重视,主要是比较麻烦、难组织又存在安全压力。由于安全无小事,所以人们都怕出事,不敢开展、不愿开展活动,给勤工俭学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使勤工俭学工作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发展状态。
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勤工俭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育人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过去的勤工俭学工作中,强调创收功能相对多一些,造成普遍认为勤工俭学就是挣钱。而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正和勤工俭学以实践教育为载体,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提高幼儿应用知识能力的育人宗旨相一致,也正是大力发展勤工俭学的良好时机。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老师和家长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知道勤工俭学主要是为了孩子认识社会。其次,废物利用,节约成本,创造效益,绿色环保等都可以是勤工俭学的方式。如学会把生活垃圾分类。在幼儿园各班都有两个垃圾篓。牛奶瓶、饮料罐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做好分类,妥善处理。
⒊在跳蚤市场中开展勤工俭学
跳蚤市场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旧货地毯市场的别称。由一个个地摊摊位组成,市场规模大小不等。出售商品多是旧货、人们多余的物品及未曾用过但已过时的衣物等,小到衣服上的小装饰物,孩子用过的玩具,大到完整的旧汽车、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交易者通常都不是专门的商人,但讨价还价的过程却让人历练了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既获得了物美价廉的物品,又培养了理财的能力,而且过程中,乐趣无穷,让人流连忘返。
幼儿园的孩子们家里都有很多很多的“宝贝”!可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已经有很多被闲置高阁,幼儿园跳蚤市场给孩子一个机会,既锻炼他们经营的能力,又锻炼他分享交换的意识。家长和孩子在家整理好各自的“宝贝”,想想自己还需要哪些,然后到幼儿园跳蚤市场来进行宝贝大交换。
⒋在种植活动中开展勤工俭学
根据我园园舍面积大、空地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设适应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的种植园地,通过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收获,使勤工俭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尝试翻土、栽苗、浇水等劳动技能,忙得不亦乐乎。小小种植园地栽满了各种蔬菜,有葱、蒜、空心菜、白菜、萝卜……一片生机盎然。等到孩子们亲手种植的蕃茄、黄瓜、茄子、冬瓜都长出了可爱的果实,向日葵也开出了金灿灿的花朵。在这个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吃着自己种出来的各种蔬菜瓜果,分享收获、品尝的喜悦,在观察讨论、实验探索中获得知识。
小小的种植园地给了孩子们一个观察与发现、付出与收获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他们分工、合作、交流分享,达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让孩子们体会果实的来之不易,感受丰收的喜悦。通过这样的种植活动,孩子们在体验中获得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知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也正是在课堂中无法习得的。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持续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体验了成功。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
幼儿园的勤工俭学既没有“五小工程”的浩荡声势,更没有“五小工程”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它只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领,是一种热爱生活、积极探索、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精神的孕育,是优良品质的萌芽,更是《纲要》和《指南》的落实,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做好的准备。
(作者单位: 湖南省武冈市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的勤工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