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从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先分析幼儿园常规教育的误区�D�D军事化管理而忽视自主性,放任自流而阻碍活动的开展,强调共性而忽视个体差异,再提出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新举措�D�D常规养成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尊重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常规教育;重要性;误区;策略
常规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即是“经常使用的规矩”。这儿的规矩就是标准、习惯。皮亚杰认为:3-6岁的孩子可以理解一些规则,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常常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而为之,按照自己的喜好而随便改变规则。“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暂不说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幼儿时期是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幼儿们良好常规的教育也可以反过来引导我们幼教工作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反思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抓起,良好的生活常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的常规基本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以纪律与次序为主,对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进行常规教育,就是日常规则、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幼儿的心理可谓是一张空白纸,在这张纸上,图画出什么样的画面,决定他们人生的方向;幼儿的心灵是一块待垦、奇特的土地,播上什么样的种子,将会收获什么样的行为,收获行为,也就收获了习惯,收获了习惯,也就收获了生活、收获了命运。幼儿们是生活的主人,只有学会了懂做人、懂做事、懂学习、懂交往、懂交流、懂创新、懂自主、懂合作,才真正正懂得与社会融洽、与他人共同生活。
二、幼儿常规管理的误区
(一)军事化管理,忽视幼儿自主性
幼儿园管理,强调指令的听从,将幼儿常规管理看做是管理幼儿、控制幼儿的手段。如在游戏课后,幼儿教师们将幼儿们排着队、有秩序、有顺序地男生和女生各站一队,依次一个个进入厕所,然后,有顺序地一个个洗手,再一个个按顺序一丝不乱地拿起自己的水杯倒水、喝水,然后,按次序再将茶杯放回原地等,看似有条不紊,其实剥夺了幼儿自我管理的权利。
(二)放任自流,阻碍活动的开展
与军事化管理恰好相反,有的幼儿园、幼儿教师们疏于对幼儿的管理和行为养成教育,而对幼儿们的常规放任自流。如游戏课后,教师对幼儿们课间活动不管不问,孩子们只顾追逐打闹而忘记上厕所而憋尿,喝水、洗手时弄湿衣服,相互泼水等,孩子们的活动出现“乱”,使活动无序化,无法正常开展。
(三)强调共性,忽视个别差异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幼儿们的共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可是,在常规教育和管理中,教育教学的“一刀切”而集体“颁布”活动规则和要求这种集体性的要求、统一的规则与幼儿们的个性的发展相悖,与因材施教相去甚远。
三、常规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常规教育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常规教育应以引发探索活动为基础,因此,我们的常规教育不能拘泥于常规,应注重在常规教育中,重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常规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幼儿的发展,为发展铺就成功的路,点亮成功之灯。
如剪纸课上,为了让孩子们学会使用剪刀,于是就手把手而教孩子们按规定应该怎么拿剪刀、怎么用,告诉孩子们剪刀能剪什么、不能剪什么,剪下来的东西该往哪儿放,该放哪儿,统一放在什么位置,并再一次强调,以后用剪刀都得这样用。这样的手工课明显走了调、变了味、变了质,手工课变成了安全教育课。
纲要指出幼儿的常规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能力为宗旨。如美术课上,让孩子们画一些动物,花和草等,教师不能局限于绘画单一活动任务的完成,不应该只教他们怎么画、画什么,而应该引导他们走进社会生活,走进自然界,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观察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在脑海中想象,勾画出“图片”,然后绘画,便“游刃有余”。画画好后,再引导幼儿们对自己的画、同伴的画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故事”图片,而让幼儿们发挥和想象,这样,孩子们不仅“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更“话”出了画中意、画的“美”。孩子们“画”、“话”出的多种多样,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尊重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
皮亚杰认为,孩子对常规的执行和遵守,第一阶段是个人规则阶段,不是靠强制和说教。因此,军事化的管理和教育只会违背孩子们的个人意愿,应注重体现幼儿的自主意识和主动管理和行为养成教育,只有幼儿乐于参与下的常规教育才会凑效,在他们主动参与下的常规要求才可能被接受。
对孩子们的常规教育,兼顾个性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此时,对孩子们共同要解决的问题,共同的指导可以达到目的,那么“同要求”是关键。幼儿园是孩子们进入 “小社会”的最初阶段,常规要求、常规管理和常规养成是以后踏入“大社会”、“大熔炉”的基础,是幼儿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务必站在新课改的高度,站在尊重幼儿个性的立场上,站在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去认识常规教育,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创新常规教育,定会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焱.如何抓好幼儿常规教育[J].新课程,2013年9期
[2]雷小利.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常规教育[J].小作家选刊,2013年9期
【幼儿园常规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