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 SPRING,EARLY SUMMER
静守一寸天空
安度一方岁月,得失两两相忘
人生浑然天成
四月再见,五月你好
谷红岩:《还是简单点吧》
2023年5月4日星期四
讲两个曾经的小故事吧。
涛涛是中班时从别的幼儿园转过来的,看上去很乖。大眼睛忽闪着,与我对视时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那种东西其实就是“缺乏安全感”。涛涛一般不会与我主动亲近,当我跟他说话时能够感觉到他很谨慎。他好像时时在观察我、试探我。
逐渐地,涛涛看我的眼神柔和了许多,当别的孩子黏在我身上的时候,他也能够偷偷地靠近,甚至学着其他的孩子“偷袭”我一下就笑着跑开。但他还不能完全放开,不敢与我像两个好朋友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些有意思的话。
有一天,涛涛爸爸很认真地对我说,涛涛最近不听话了。从前爸爸妈妈说什么,涛涛都会听的,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的涛涛,“我不”两个字时不时地脱口而出,总是振振有词的样子。
看着苦恼的爸爸,我反而开心极了。我对涛涛爸爸说,你不觉得现在的涛涛更可爱、更有主见了吗?涛涛从“言听计从”到“任性主见”,正是他的成长啊。
当一个孩子敢于大胆地说“不”,那是他开始建立自我意识,慢慢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是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试探”,他们非常好奇自己如果说出“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敢于说“不”的孩子,更重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自我价值感高,自我完善的动力更强。
我笑着对涛涛爸爸说:“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是‘人云亦云’,不懂得拒绝的,还是一个有个性的,能够坚持自己内心,遵循本性的孩子?孩子首先敢于与父母说‘不’,往往会更加独立,在以后的道路上也会越走越远。”“他们从小就有了一种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说了算的思维,这样的思维都注定了这个孩子以后都是自己的主人,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而不是一个服从者。”
第二个故事:
那一年应该是1997年,那时的我还没有接触蒙台梭利教育,但我喜欢做孩子们的朋友,他们也非常乐意与我说话,家长里短,甚至还会与我“讨价还价”,只要不过分我便依靠孩子们的想法。
早操后,按照计划是要进班级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一个孩子提出来,“老师,趁着别的班级不在咱们先在院里玩吧,等他们玩的时候咱们再进去上课?”好多孩子声援着。怎么办?
我想如果我是“独裁者”,孩子们便不会,或者说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即便提出来,我也会大手一挥,全部“赶”回班级。但我是尊重孩子们的,他们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啊。“狡猾”的我提出要求,“先玩可以,但在进入教室上课的时候,要更专心,今天做任何事情都要抓紧时间。”
孩子们欢呼着。今天的户外游戏,玩得很投入;今天回教室,排队很迅速;今天饮水如厕、上座位,很有秩序;今天上课,听得非常认真;今天的进餐,桌面干净、光盘;今天的午睡,几乎不用老师再“唠叨”……
你看,一天的活动安排并没有变,只不过顺应了孩子的要求,调整了活动的顺序,效果出乎意料。
两个小故事,吧咂吧咂味道。
1.成人世界里,太多“好好好”的声音存在。领导的话便是“圣旨”,即使是错的,也要“将错就错”,很多人心知肚明,但就是忍着不说,生怕自己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成为“眼中钉”“肉中刺”。孩子不一样,他们说的都是自己觉得“该说”的话,他们不会去考虑很多话说出口的“后果”。
2.老师和孩子之间,一定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当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便能够接纳孩子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便不会将孩子“反对”的声音当成“噪音”、当成不和谐的音律。
3.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常对我们说:“长大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千万不要学会撒谎。”今天,我们又对自己的孩子重复着这些话。小孩子们,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无拘无束。随着长大,都学会了闭紧嘴巴。最近在看《狂飙》,你一定欣赏安欣,但,你是安欣吗?
4.童话里《皇帝的新装》,大家都看到赤裸裸的皇帝,也只有孩子才大声说出来。这个世界,正是因为孩子敢于遵从内心说真话,才充满希望啊。所以,请让我们向孩子学习,因为,有时纯真点,简单点未偿不是一件坏事。
关注幼儿教师
很多人吐槽教师,也有很多人赞赏教师。其中的甘苦谁又能真正知晓?
站在老师的身后,默默地关注她们。虽然,我不能为她们争取什么,但我愿以一颗同理心和她们在一起。能有一方寸土休憩心灵,能有一人默默倾听诉说,便为最大的欣慰。
END
所有照片均为原创
若喜欢,请关注
若同频,请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