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组织体系内人员的共同理想和事业基础。在目标的牵引下,可以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形成工作合力。因此,细化全方位的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园长要善于阐明目标,并积极倡导发展的理想化愿景,要构建系统、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目标要细化和明确,不能模糊和笼统,目标制订得越全面、越具体,就越有利于管理计划的落实。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管理目标 法规
随着十八大精神和一系列新的幼教法规的贯彻落实,幼儿园实施精细化管理愈加显得至关重要,它是提升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让孩子快乐、家长放心、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实效,逐步让“精细化理念”成为每个教师工作的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达到一种管理的自觉、文化的自觉?多年的实践证明,实施多元的管理模式,唱响精细化管理“三部曲”是我们在更高水平办人民满意幼儿园的有效法宝。
一、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组织体系内人员的共同理想和事业基础。在目标的牵引下,可以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形成工作合力。因此,细化全方位的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园长要善于阐明目标,并积极倡导发展的理想化愿景,要构建系统、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目标要细化和明确,不能模糊和笼统,目标制订得越全面、越具体,就越有利于管理计划的落实。比如每当新学期,我们要及早着眼幼儿园发展,结合各科室主任的工作设想,遵循继承、创新的原则,制定出科学细致、切实可行的整体工作目标,为了目标的达成,我们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分项小目标,将小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事件,印制出本学期《目标分解暨大事安排一览表》,把各项工作细化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个负责人,并分发到各科室、各班组,张贴在醒目位置。每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园长为全体教职工逐项解读目标及要求,在各科室工作实施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使许多看似纷繁复杂的任务由于事先准备工作的充分到位而显得一切井然有序,按照目标方案、组织实施、考核评比、反馈总结、经验分享流程,把每一项活动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学期结束召开中层干部述职及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大会,还进行工作目标总结评比表彰。
通过这样的目标管理,真正让目标管理看得见、摸得着,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求最好,不仅可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教职工参与幼儿园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幼儿园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幼儿园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制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保障
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是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制度,便没有管理,更谈不上精细化管理。实行制度管理既可以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又可以促使全体教师理智地、自觉地遵守工作纪律,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细致、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制度,用制度引导教职工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职工个体工作行为,明确教职工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惩措施,保障幼儿园的政令畅通。精细化管理强调求“精”、求“细”,制度也应“细”和“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就能使幼儿园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现象的出现。
当然,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成不变,还应随着发展改革要求和问题实际及时进行完善补充。比如我们在2009年重新就38个工作岗位、31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工作实际和师德问题,先后出台《在岗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和有偿家教的处罚制度》《教师不文明言行处罚制度》《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20余项,填补管理上的空白,让管理不留死角。而制度管理的关键在落实,否则说而不做,就是一纸空文。作为园长首先要身体力行、榜样示范,带头遵守,俗话说得好,“群众看干部”。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领导者的率先垂范无疑是一项制度实施成败的关键,我园在制定各项制度时,要求所有中层领导必须做到“打铁先得自身硬”,强调中层以上领导要在制度执行上以身示范,正其身,严其行,规其言,以“己正”带动教师,使幼儿园各项制度得以在精细化的正常轨道上运行。实践证明,有制度和规范做保障,工作才能更有品质。加强制度管理,带给我们的不是约束和烦恼,而是处处彰显着勃勃生机,形成处处有管理、办事讲程序、人人守秩序的工作局面。
三、个性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境界
班级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细胞,是幼儿园各项目标达成的具体执行者、实施者,精细化管理当然也包括班级管理的精细化。需要指出的是,精细化管理并不是管理的最终目标,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性化”管理,毕竟具有个性才是幼儿园发展的必要条件,才是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
教职工是 “精细化”管理的对象,也是 “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因此,在管理中应充分强调“人”的重要性,全心全意的依靠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和聪明智慧。那么,对于班级管理,要大力倡导在园部统一目标任务引领下的“班级个性管理”,园领导应采取引导、信任和服务的办法,尽一切力量为班级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最大限度发挥班级团队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呈现各具特色、各显风采的育人氛围,建设以人为本、发展向上的和谐校园。比如班班成立家委会,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建立幼儿电子档案,记载孩子成长足迹;挖掘家长教育资源,让他们走进课堂;举办系列亲子活动,让家园更亲近;创建班级博客网站,让沟通直观无限。又如在家园携手庆“六一”活动中,25个班,分别以户外趣味运动、环保时装秀、分享美味、亲子手绘、爱心行动、亲子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这样的班级个性管理不仅有效落实了园部的目标管理,而且形成了团结、和谐、严谨、有序的班风正气。从每学期向家长发放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在涉及班级管理和教师评价两方面,家长的满意率都在99%以上。实践证明倡导班级个性管理是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不断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有效手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涉及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幼儿管理、教育科研、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诸多层面,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让我们沉心静心,在“做”字上下功夫,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在点滴之中求和谐,于细微之处见品味!
【幼儿园精细化管理“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