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特征
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
模具制造型
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 示。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 力。
温室培养型
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温室”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父母,却无法适应于社会,最后父母只好哀叹自己无法与天地同寿了!
极力压榨型
为了使孩子能够上一所名校,有个较好的前程,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
在平时,孩子们都被迫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而假期,更有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在等待着被压榨得灯枯油尽的孩子!
经济刺激型
物质的社会, 造就物质的方式,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产业化,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钱看”!
小小的脑袋,最终只容纳了一个庞大的“钱”字,洗自己的衣服,可以, 拿钱来;帮你做作业,可以,拿钱来;帮爸爸买包烟,可以,拿钱来……
原始放牧型
这类模式多出现在打工家庭或者问题家庭, 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无暇关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顾及孩子。
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现在虽然有“教育万能”的理论,这世界上却没有万能的教师!
自家萝卜型
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稍微的出众,在有的家长眼中都是天才的举动。
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 仍然有部分家长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逆反心理以及长大后 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恶劣影响,很难消除。
《大话西游》唐僧型
这部分家长相对比较温和, 但又失之偏颇,当语言说服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难免絮絮叨叨了。
百依百顺奴才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 孩子数目的减少,一个孩子,可能是祖父祖母的期望所在,外公外婆的期望所在,叔叔阿姨的期望所在,父亲母亲的期望所在,这样,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自私自利,没有爱心,唯我独尊,最后不容于社会也就必然了。
理想型
2017
爱孩子,重视孩子,但不能 溺爱,满足合理的要求;
严格要求孩子,但应给孩子适度的活动空间;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特别重要,这是决定孩子的行 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
【版权声明:本站是公益网站致力于寻找3-6幼教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幼教意识,促进教育交流。本文章与图片来自网络,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联系,感谢作者的辛苦创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建立友谊。欢迎大家推荐优秀文章与原创投稿,谢谢!可回复邮箱:preschool@126.com】